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22 21:12:47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周長 巧求周長 教案 面積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27頁的例題及“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二十九的第1、3、5、6題。
教學目的
通過面積和周長的比較,使學生分清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及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和實踐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分清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及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分清長度和面積單位。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幻燈片、小手帕。
教學過程
一、情境體驗,對比不同
1、多媒體演示(或幻燈片):一塊長方形的白菜地,周圍圍上籬笆。學生根據(jù)這個情境提問題。(學生可能提出如下問題:籬笆有多長?菜地的面積是多少?......)
繼續(xù)演示:菜地的長是5米、寬是2米。
然后選取學生提出的許多問題中的主要問題:籬笆有多長?菜地的面積多少?讓學生進行解答。
在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提問:求籬笆有多長?菜地的面積是多少?實際上是求什么?方法有什么不同?
2、計算下面長方形的面積和周長。
3厘米6厘米
12厘米6厘米
3、學生估計教科書封面的面積大致是多少?
4、學生討論: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各是指什么?
周長和面積各是用什么計量單位?
5、學生進行交流,教師總結出示下表:
周 長
面 積
含義
四條邊的長度和
四條圍成的面的大小
計算方法
(長+寬)×2
長×寬
計量單位
長度單位
面積單位
二、綜合練習
1、測出手帕、桌面的周長和面積。
2、練習二十九的第1題。(學生做在教科書上)
3、練習二十九的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
4、練習二十九的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
5、練習二十九的第5題。學生先試做,然后啟發(fā)學生想:地板革的大小與房間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板書設計:
周長和面積的比較
周長=(長+寬)×2面積=長×寬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