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20 15:28:28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語文
將相和》這篇課文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主線,通過三個相對獨立而又緊密聯(lián)系的故事,寫出了將相之間由失和到和好的過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關系錯綜復雜。因此,“理解三個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個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就成了本文教學的重點、難點。
一、查閱資料,了解背景。
《將相和》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因年代久遠,內(nèi)在聯(lián)系復雜,課前可先讓學生查閱有關資料,初步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及人物的情況,并做到適當摘錄,以豐富學生知識,為學文作好鋪墊。學生掌握了第一手資料,教師可給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展示、交流的機會,在課前幾分鐘里,讓學生各抒己見,使學生獲取多方面的知識信息,這樣,既為順利地讀懂課文打下了基礎,又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查閱資料的好習慣。
二、理清脈絡,分清因果。
1.初讀感知,設疑激趣
遵照大綱中閱讀教學要從整體入手的原則,我們在教學伊始,可首先讓學生通讀全文,在讀準、讀通的前提下,教師可借檢查預習,了解學生對課文生字新詞(包括課后題4的詞語)的認讀情況,對課文整體感知的情況以及對“將”“相”“和”三字的理解。然后由“和”字引出“不和”。此時教師可設疑激趣: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他們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們言歸于好了呢?學生帶問題默讀全文,邊讀邊思考,最后通過討論,初步理出故事的來龍去脈,即前兩個故事是失和的原因,第三個故事是事情的結果。
2.分清因果,突破重點
《將相和》一文篇幅較長,三個故事的處理不能平均用力?梢灾攸c段“完璧歸趙”為主,教師扶學指導,并滲透一定的學習方法或思路,然后發(fā)揮群體優(yōu)勢,以小組學習的形式,自學后兩個故事,做到長文短講,省時高效地突破重難點,達到教學目標。
。1)扶讀悟法。細讀“完璧歸趙”,引導學生弄清兩個問題:一是該故事的起因和結果各是什么;二是你從中體會出藺相如是一個怎樣的人,畫出有關語句并談出理由。重點引導學生抓住描寫藺相如的動作、語言和語句來體會,如“上前一步”“往后退了幾步”“舉起”等動作的描寫;“他理直氣壯的說”“大大方方地說”等語言的描寫。通過練讀體會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也可以讓學生扮演角色,“理直氣壯”地讀,“大大方方”地說,盡可能地站在人物的立場體會他當時的心理,從而讀出人物的語氣。最終通過學生的讀和發(fā)言,總結出這樣的結論:藺相如在趙王危難之時,群臣無策之際挺身而出,面對強大的敵人毫無懼色,由被動變主動與秦王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從中看出他機智勇敢的性格。這樣,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抓重點句段體會人物特點”,滲透了學法的指導,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2)自學用法。“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兩個故事,教師可由半扶半放到全放,也可以直接全部放手,以課后題1的(2)(3)或上面兩個問題為主,分小組自學。要注意引導學生運用“抓重點句段體會人物特點”的方法,在熟讀、精讀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芍攸c抓以下兩部分:一是藺相如“逼”秦王擊缶并記錄下來,二是“負荊請罪”中藺相如說的話。從這兩部分中,體會出他的機智勇敢和對敵寸步不讓、對友卻寬宏大量的高貴品質,突出他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愛國思想,同時可滲透團結、愛國的思想教育。教師可讓學生在充分理解、朗讀的基礎上復述“負荊請罪”,完成課后題5。
通過自學,學生弄明白了每個故事的前因后果,然后以課后題2、3為主進一步深入探討,抓住故事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得出結論:第一個故事的結果是第二個故事的起因,即藺相如完璧歸趙立了大功,才會有澠池之會的隨行;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即藺相如連立奇功造成廉頗與之失和;整個故事的起因則是課文第一自然段所講的“戰(zhàn)國時期,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
三、品讀欣賞,領悟方法。
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過頭來領會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課文中心的,從中學習表達方法。如《將相和》一文,作者構思巧妙,雖然因果關系錯綜復雜,但卻表達得非常清晰。為了讓學生加深認識,可設問:這三個故事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另外,作者在寫人物特點方面主要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來表現(xiàn)其性格特點,這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可找出有關句段品讀、體會、欣賞。也可以讓學生談體會:你認為課文哪些地方寫得好?讓其各抒己見,說明理由。如:前兩個故事中幾次用到“只好”“只得”這兩個詞語,可抓住它們來深究事情的前因后果,在事情的因果關系中體會出藺相如的智與勇,從中品析出作者用詞之巧妙。
另外,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考慮布置以下作業(yè):
一是知識延伸練習。課后設懸念:“既然將相和同心協(xié)力保趙國,最終趙國為什么還是被秦國滅亡了呢?它是怎樣滅亡的?”這個問題雖然難度較大,但卻能引導學生從課堂走向課外,促使他們博覽群書,養(yǎng)成查閱資料的好習慣。
二是讀中學寫練習。通過一件事寫寫同學、朋友之間團結友愛的故事,要寫清前因后果。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