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20 08:47:52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案 語文
第一課收錄了《塞下曲 》、《春望》《示兒》《前出塞》四首詩。
《塞下曲》中的李廣是一位武藝高超,力大無比的將軍。 這首詩通過對飛將軍李廣高超武藝的描寫,贊美了這支衛(wèi)國部隊,使人感覺到這支隊伍有著充分的信心和力量擊敗敵人。
《示兒》是陸游的絕筆!妒緝骸繁磉_了詩人恢復中原、統(tǒng)一國家至死不變的愛國愿望。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的情感。
2.掌握動腦、動口、動手的讀書方法,解釋詩句和部分字詞的意思。
3.學會本課生字。
4.由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二、教學時間:
3課時
三、教學重點、難點
1.訓練重點是掌握動腦、動口、動手的讀書方法。這個訓練從預習開始,學生要認真思考預習題的要求與內(nèi)容。課堂上要啟發(fā)學生自己去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情感。要想象詩中描寫的畫面。要動手查找字典,在重點字詞旁作注釋,寫寫自己的理解、體會。更要動口回答問題,出聲朗讀,背誦課文等。
2.古詩四首在內(nèi)容和情感上都有難點,教學時要抓住前后詩句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應從理解內(nèi)容入手,進一步體會詩人情懷,并指導朗讀和背誦。第一、二課時
初讀課文
1.邊讀詩句,邊看注釋。
2.試講每首詩的意思。
3.把不懂得詩句畫出來。
一、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懂字音,注意停頓。
2.老師范讀,學生再練習。
3.指名讀。
二、學習《塞下曲》
1.解題,介紹作者: 《塞下曲》 :“塞”為邊界的意思。 《塞下曲》是邊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種歌曲名稱,內(nèi)容大都描寫邊疆的戰(zhàn)斗生活。 盧綸:曾經(jīng)參過軍,它寫的描寫軍隊生活的詩,內(nèi)容充實,富有生氣。盧綸的《塞下曲》組詩六首,這里選的是第二首。
2.逐句講解: 學生講解詩句的意思,老師糾正。
1/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夜晚的森林里,光線暗淡,辨不清楚,一陣風吹過,草叢突然動起來,就以為有野獸在活動。那天夜里,飛將軍李廣聽到草間有響聲和動靜,馬上拉弓射箭。
2/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李廣在天剛亮的時候,去尋找他夜晚時射出去的箭,發(fā)現(xiàn)自己由于拉弓時用力過猛,箭射進了石頭棱里。
3.思考: 《塞下曲》描寫了怎樣的一位將軍?是從哪些詩句中看出來的?
1/ 讀詩句。
2/ 小結(jié) 三、作業(yè):
1.抄古詩。
2.練習朗讀課文,背、默《塞下曲》。學習《示兒》
1.介紹作者、背景。 陸游: 南宋愛國詩人,一生堅持抗戰(zhàn),從小就受到父母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立志要為國家獻身。青年時期,他讀兵書,學武藝,為參加收復祖國河山,抵御敵人做好了準備。中年以后,他在任職期間,曾多次向宋高宗提出很多振國的主張和建議,但從來不被采納,反遭到迫害,最后被朝廷免職,晚年過著貧苦的生活。他回鄉(xiāng)后,一直憂國憂民,時刻不忘收復中原,洗雪國家恥辱,揮筆寫下了大量的愛國主義詩歌,對鼓舞人民抗戰(zhàn)的斗志起著積極的作用。他臨終念念不忘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祖國領土的完整。
《示兒》是陸游的絕筆。 示兒:給兒子們看。 詩人懷著至死不見中原統(tǒng)一的遺憾,借對兒子遺囑敘述了自己一生對收復失地的堅定信心。
2.逐句講解:
1/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本來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沒有了。只是沒有親眼看到中國的統(tǒng)一而感到悲傷。
2/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朝廷的軍隊收復北方領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時候,不要忘記( 把這件事情 )告訴你們的父親。
3.默讀《示兒》,想想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
1/ 畫句子。( 表達詩人情感的詩句 )
2/ 體會情感: 《示兒》表達了詩人恢復中原、統(tǒng)一國家至死不變的愛國愿望。
4.練習背誦.
一、學習《春望》。
1.介紹作者和背景。 作者是大詩人杜甫。公元755年安祿山發(fā)動叛亂,次年元月,京城長安淪陷。不久杜甫聽到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后,報國心切,只身投奔靈武,不幸中途被叛軍俘虜,解送到淪陷的長安。這首詩就是在長安的所見所感。 春望:就是在春天遠望的意思。
2.逐句講解: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國家已經(jīng)破碎不堪,只有山河還在。長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經(jīng)過叛軍的燒殺搶掠,早已滿目荒涼,到處長著又深又密的草木。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由于感慨時局,傷懷國事,雖然春花盛開,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使人流淚,因為身陷敵手,遠離家人,雖然到處是春鳥和鳴,但是聽了不是使人高興,而是使人驚心。 烽火連天三月,家書抵萬金。 戰(zhàn)爭已經(jīng)連續(xù)經(jīng)過了兩個陽春三月,由于戰(zhàn)亂,家里已久無音信,一封家書抵得上一萬兩黃金那么寶貴。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由于過度的憂愁,使我滿頭的白發(fā)越搔越少,簡直快要插不住一支簪子了。 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憂國、傷時、思家的感情,充滿了愛國情懷。 學習《前出塞》
1.介紹背景。 作者杜甫,《出塞曲》是古代歌曲的題目,內(nèi)容和《塞下曲》一樣,大多是寫邊境上士兵的戰(zhàn)斗生活和思想感情的。這里選的是杜甫《前出塞》之六。杜甫是用士兵的口氣寫這首詩。
2.逐句講解。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拉弓就應當拉強硬的弓,用箭就應當選用長箭.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要射敵人,先得射中敵人騎的戰(zhàn)馬:馬射中了敵人也就摔下去了;要捉敵人,先要捉敵人的頭兒:頭頭被捉住,敵人就會潰退、投降。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詩句意思: 殺人也應該有個限度,各國也都有自己的邊境。如果能制止敵人的侵擾就行了,難道打仗就在于多殺傷些人嗎?
思考: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詩人是怎樣把這一意思有力地表現(xiàn)出來的? 使人通過反詰的語氣,把這一意思有力地表達出來的。
3.背誦古詩。 課后小結(jié):: 第一單元的訓練重點是“讀課文要動腦、動口、動手” ,本課是四首古詩,更能體現(xiàn)出“讀”的重要性。
1.老師引導學生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多讀、善讀,帶著感情讀,反復體會詞句的意義和情味,使“知”和“情”相互滲透,互為因果,構(gòu)成有機的統(tǒng)一體。
1.以讀激情,以讀悟文。
引導學生們弄清全詩的意思,詩句之間的聯(lián)系后,抓住重點詞、句的理解,讀議結(jié)合,以讀激情,以情捂文,使學生深入到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水到渠成的感知詩人的思想感情。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