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7 21:07:08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案 語文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射箭、打獵、大雁、大吃一驚、悲慘、愈合、孤單、拼命”。懂得“驚弓之鳥”這一成語的意思。能用“只要……就……”和“一……就……”寫句子。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能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只有善于觀察、善于動腦、善于分析,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樂于觀察、思考的興趣和習慣。
4.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第30課《驚弓之鳥》,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板書課題)
2.解題。
“驚”、“之”是什么意思?“弓”是什么意思?“鳥”在本課指什么?這四個字連起來是什么意思?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出示自學思考題。
1.讀課文,讀準音,把語句讀通順。
2.利用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新詞的意思。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劃出不理解的地方,準備提出來。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投影片認讀生字詞。
2.你理解了哪幾個新詞的意思?(指名說)
3.本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更羸放空箭射下一只受傷的大雁的事)學生說時可以詳細些。
四、質(zhì)疑
過渡:讀了課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請?zhí)岢鰜怼#苡懻摻鉀Q的討論解決,當堂不能解決的師生梳理歸納成幾個中心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思考、討論課上歸納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這節(jié)課,我們深入地學習課文。對于重點問題,我們將展開討論,大家要各抒己見,達到準確地理解課文,領會其含義。
二、指導自學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①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些自然段寫更羸不用箭就射下了大雁這件事的?第6-9自然段寫的是什么?②課文的敘述順序是怎樣的?
2.集體交流。
。1一5自然段告訴我們更羸不用箭就射下了大雁,6-9自然段講的是這件事情發(fā)生的原因。課文的敘述順序:先說事情結(jié)果,后講事情原因。)
3.學習l-5自然段。
。1)指讀l-5自然段,思考:讀了這幾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說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能把一只大雁射下來,結(jié)果真的射下了大雁。)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件事的經(jīng)過嗎?(加上自己的演示。特別是大雁的“直往上飛”和“直掉下來”要能演示出來。)
。3)指導朗讀。
更羸和魏王說話時應是怎樣的語氣?(更羸很有信心,魏王懷疑;結(jié)果令魏王吃驚。)能讀出這些意思嗎?
、賹W生練讀。 ②范讀指導。③指名分角色讀。
4.學習6-9自然段。
。╨)過渡: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來?
學生獨立默讀思考,然后小組討論。
(2)集體交流。
要引導學生理解:認真觀察:看到:飛得慢;聽到:叫得慘。
分析:受過傷、孤單失群、害怕。
推斷: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
(3)能用自己的話復述6-9自然段內(nèi)容嗎?
。4)朗讀指導。
。ǜ茏孕,魏王吃驚。)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
、賹W生練讀。 ②指名分角色讀。(范讀指導。)
。5)指導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①教師引背。 ②學生試背。 ③指名背。
三、總結(jié)
1.用自己的話說說“驚弓之鳥”一詞的意思。說說比喻意義。(比喻受過驚嚇見到一點兒動靜就特別害怕的人。)
2.人們在生活中什么時候用到“驚弓之鳥”這個詞?(加深理解。學會運用。)
3.學了課文,你還有什么收獲?
。ǜ朴谟^察、善于思考。他看得認真,聽得仔細,并且能夠把看到的、聽到的和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結(jié)合起來進行思考,這種正確的思維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4.練習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yè)
1.造句。
2.繼續(xù)按要求練習背誦。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組織學生自學、小組討論、集體交流。指導觀察插圖,形象地描繪。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只有善于觀察,動腦筋想,才能對事物有所認識。
探究活動
1.學了《驚弓之鳥》這篇課文后,你從更羸身上學到了什么?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最喜歡的是哪一段?這一段哪些地方寫得好?
3.學了這篇文章,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或?qū)W習方法、懂得道理、受到的啟示等)?
4.練習寫觀察日記,在觀察所得下面試試做些分析,持之以恒,定會收獲匪淺。
5.在本學期學習的課文中,你最喜歡的是( ),它使你( )。你最不喜歡的是( ),因為 ( )。
6.本學期你讀的課外書中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