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4 18:12:42
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認識垂線,會用三角板畫垂線。
教具準備:三角板,直尺,兩條毛線,透明膠紙。
數(shù)學過程:
一、復(fù)習
1.下面的圖形哪個是直線?哪個是射線?哪個是線段?
2.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龜度.說出各是什么角。
3.用三角板畫一個90。角,指出夾角的兩條邊。
二、新課
1.認識垂線。
教師用一條毛線,拉直,表示一條直線.粘在黑板上;再拿另一條毛線,拉直,粘在黑板上與第一條相交。
然后提問:“兩條直線相交成幾個角:“
教師標出/1、/2、之3、之4,如下圖:
再現(xiàn)察一下各是什么角:教師邊說邊演示引出垂直。
兩條直線的交點不動,轉(zhuǎn)動其中的一條直線,使/1變成直角。提問:這時/2、之3、/4變成什么角?
想一想:為什么其他的角也變成直角了呢?
教師指出: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我們就把這兩條直線叫做互相垂直。板書:互相垂直(在圖上標出垂直符號)
再觀察幾個圖形,看兩條直線相交了沒有?兩條直線相交成什么角?(指名用三角板檢驗)哪兩條直線是互相垂直的?
我們看到上面第2、3圖中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就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板書垂線)例如第2圖,直線乙是直線甲的垂線,反過來直線甲也是直線乙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在上面第2、3圖中注明。垂足”。)
教師:在我們教室里的實物中有沒有兩條直線是互相垂直的呢?
再問: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邊是互相垂直的?
做一做:拿一張紙,折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
(練習二十九的第1題)寫出垂足在什么地方。教師巡視。
2.教學畫垂線。
說明畫垂線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yīng)用。如工人師傅要做家具、門、窗,經(jīng)常要畫垂線。誰看到工人師傅用什么在工件上畫垂線?
我們可以用三角板畫垂線。想一想:為什么用三角板能畫垂線?
說明畫垂線主要有兩種情況:
(1)過直線上的一點畫一條與這條直線垂直的直線。
教師演示:先橫著畫一條直線,在直線上點上一點,說明要過這條直線的這一點畫一條垂線。
第一步:把三角板的夾直角的一條邊與直線重合。
第二步:向右慢慢移動三角板,注意使三角板的邊沿直線移動,直到三角板上的頂點與直線上的一點接近重合為止。(說明為了便于過直線上的點畫垂線,三角板的邊與已知點之間要稍留一些空隙。)
第三步:沿三角板的另一條直角邊畫直線。
然后讓學生看書上圖,說說過直線上的點畫與這條直線垂直的直線的步驟,并讓學生在本上練習畫(第139頁“做一做”)。教師巡視指導。
(2)過直線外的一點畫一條與這條直線垂直的直線。
教師演示:先橫著畫一條直線,在直線外點上一點(如下圖),說明要過這一點畫一條垂線與下面的直線垂直。
先看看書上第139頁的畫法,指名說一說步驟,再和過直線上的一點畫垂線的步驟比較,有什么不同點。
然后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第139頁“做一做”),教師巡視指導。
引導學生小結(jié)畫垂線的步驟。教師著重說明不論過直線上一點,還是過直線外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垂線時,都要先把三角板夾直角的一條邊與直線重合,然后沿著這條直線慢慢移動三角板,到三角板的另一條直角邊接近畫出的點為止,然后沿著另一條直角邊畫出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重直。
3.認識垂線的特性。
把131頁圖放大畫在小黑板上,讓學生觀察。
提問:過A點向這條直線畫了幾條線段?哪條線段是這條直線的垂線?用三角板檢驗一下。再量一量每條線段的長度。哪條最短?
教師說明:“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垂直線段的長度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提問:老師站在這一點,如果要量出老師到對面墻根那條直線的距離有多少米,該怎樣量呢?
做練習二十九的第4題。
4.應(yīng)用畫垂線的方法,畫長方形、正方形。
出示第131頁的例題。想一想:該怎樣畫呢?共同討論畫法。
第一步:明確先畫2.5厘米的線段后,每人在練習本上畫出來。
第二步:明確過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在同側(cè)各畫一條2厘米長的垂線段后,每人在練習本上畫出來。
第三步:明確把兩條垂直線段的兩個端點用線段連接起來,每人在練習本上畫出來。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九的第2、5(1)題。
教師注意巡視指導。
四、全課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什么叫垂線?怎樣畫垂線?畫垂線有哪些用處?(明確可以用來確定從一點到一條直線的距離,還可以用來畫長方形、正方形等。)
五、課外作業(yè)
練習二十九的第3、5(2)、6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