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0 16:04:49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搞清發(fā)展的“歸一”和“歸總”、“正歸一”和“反歸一”、“正歸總”和“反歸總”各類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及相互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提高解答應用題能力,并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ㄒ唬┙沂菊n題,提出目標
同學們:這節(jié)是練習課,通過練習要求大家根據(jù)“歸一”、“歸總”應用題的各種數(shù)量關系進行正確解答計算。
。ǘ┗居柧
1.同學們到茶場采茶葉,第一小組5人采茶葉450克,照這樣計算第二小組8人可以采茶葉多少千克?(投影)
。1)問:要求第二小組8人可以采茶葉多少千克?必須先知道什么?
。2)學生練習解題,校對答案。
2.“練習十六”第1題。
。1)讀題:比較與剛才做的題的異同?
(2)要求“可以比第一組多采茶葉多少千克”必須先求什么?怎樣回答?
(3)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列式。
450÷5×8-450450÷5×(8-5)
3.“練習十六”第2題。
。1)問:要求“剩下的要修多少天才能完成”必須知道哪兩個數(shù)量,怎樣求?
(2)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列式:
(900-375)÷(375÷5)
。3)把問題改成“照這樣計算,再修7大可以修好,這段公路長多少米”怎樣列式?
。4)引導學生列式,板書:
375÷5×7+375或375÷5×(7+5)
。5)討論:比較兩題的異同點?
。6)歸納:共同點是兩題都是歸一應用題,都是先求每份數(shù);不同點是第四小題是反歸一求份數(shù),第二小題正歸一求總量。
4.“練習十六”第3題。
。1)讀題、理解題意。
(2)討論比較兩小題的異同點?
(3)歸納:兩小題的共同點是兩題都是歸總應用題,都是先求總量是多少;不同點是第四小題求“幾天可以完成”是份數(shù);第二小題求“每天要加工多少個零件”是每份數(shù)。
。4)學生列式解答,教師巡視,輔導學生。
。5)投影,學生作業(yè),校對,改正錯誤。
。ㄈ┱n堂作業(yè):“練習十六”第4題。
。ㄋ模┱n堂總結
發(fā)展型的歸一應用題和歸總應用題是在基本的歸一和歸總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基礎上進行解答的,同學們在解答應用題的時候,要注意分析比較其中的異同點,然后確定解題的步驟。
。ㄎ澹┳鳂I(yè):《作業(yè)本》第52頁(五十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