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国产高清aⅴ毛片_久热re_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_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卡_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奧數網
全國站

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二年級數學教案——《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

2009-09-06 12:47:25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學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p44-46乘法的初步認識

  二、教學準備

  小棒擺成的小傘圖,三角形圖,星星圖,花邊圖,小屋和樹的圖片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ㄒ唬┙虒W目標

  1、能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能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3、學會觀察和獨立思考。

  4、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習數學的樂趣和信心。

 。ǘ┙虒W策略選擇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想是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引發(fā)繼續(xù)學習的需要,這是教和學的起點,也是教學的生成點。因此在教學中適時捕捉這些資源的生成點,了解學生的起點,根據學生實際調控教學全過程,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互相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資源共享。在教學中重視數形的有機結合,提供具體情景,通過以下幾個層次使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

  1、了解起點

  首先通過談話來了解學生學習的起點,然后從學生的談話中找出值得質疑的問題,從而引入新知的探究。這樣在了解學生的起點中捕捉教學的生成點,用好學生身邊的材料,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

  2、探究驗證

  這個環(huán)節(jié)以情景引入,直接出示小棒圖提供同數相加的學習素材,然后讓學生列出算式,最后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的對照,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合作討論中理解乘法的意義。

  3、解釋應用

  精心設計的練習,避免了集中練習對學生造成的疲勞感,特別是在課的末尾安排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5×2”的意義,將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性融為一體,豐富了學生對乘法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了解起點

  1、引入:

  (1)以前我們已經學習了加法和減法,今天我們來學習乘法。(板書課題)問:關于乘法,你已經知道了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自由發(fā)言,如果學生之間有不同意見,由學生自己各抒己見,師不發(fā)表任何意見)

 。2)你會說哪些乘法算式?(指名幾位同學在黑板上寫一寫)

 。3)會讀這些算式嗎?(讀剛才同學寫在黑板上的算式)學生嘗試讀教師指導正確的讀法。

  2、關于乘法,你還想知道什么?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順勢導入:那我們這節(jié)課就一起來探究這些問題。

  二、探究驗證

  1.創(chuàng)設情境

  談話:昨天,我們班玩拼圖游戲,有的小朋友用小棒擺出了這些圖形(出示圖,共5幅)?,他們拼出了什么?

 。◣熢诤诎迳腺N出以上圖形時,有意把每幅圖形上下之間的位置分開,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寫算式做準備。)

  交流匯報(有小傘,三角形,星星,花邊,小屋和樹)

  2、展開

 。1)每個圖形各用了幾根小棒呢?請列出算式。(學生可能列加法算式,也可能列乘法算式)

 。2)反饋匯報:引導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師:你想匯報哪幅圖?算式是什么?

  生:我匯報的是小傘圖,算式是:5+5+5+5=20(師把算式板書在小傘圖的下面)

  師: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5×4=20

  師即時追問:你是怎么想到這個算式的?同時及時板書

  5×4=20。

  【備選一】如果學生先匯報乘法算式,就先請其解釋算式的來歷,再通過提問:“誰有不同的方法?”來引出加法算式。

  【備選二】如果學生之中沒出現(xiàn)用乘法計算的方法,就提示:誰能用乘法來表示嗎?

  這樣通過引導,每幅圖都分別讓學生說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師都適時板書每一道正確的算式。最后完成板書:

  5+5+5+5=205+5+4=14

  4×5=205×4=204+4+4+1+1=14

  3+3+3+3+3+3=18

  3×6=186×3=1814+6=20

  10+10+10=30

  3×10=3010×3=30

  (3)觀察并同桌討論

  咦!左邊的怎么既可以寫加法算式,又可以寫乘法?右邊的怎么只能寫加法算式?

  討論:你覺得什么時候可以把加法改寫成乘法?

  (4)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

  3、老師現(xiàn)在想到了一個乘法算式(4×3),你猜這個乘法是從哪道加法算式變過來的?

  生思考作答,引導說出兩道加法算式。(3+3+3+3=12或4+4+4=12)

  4.小結:現(xiàn)在你知道了乘法的哪些知識?

  5、你認為剛才××同學說的對嗎?(解釋課前提出的問題。)

  三、解釋應用

  1.出示主題圖,先指導看書,這個游樂園里有哪些活動?(觀纜車、過山車、小火車)選擇你喜歡的活動算一算一共有幾人?

  獨立完成后,匯報交流。

  (1)報出乘法算式,問:4×3表示什么意思?

  【備選】如果報出加法算式,就問乘法算式怎么寫?

 。2)你喜歡乘法還是喜歡加法?

  2、用乘法表示下面的加法

  8+8+8=()×()4+4=()×()

  1+1+1+1=()×()9+9+9+9+9+9=()×()

  如果有10個9連加,乘法算式是什么?30個9?100個9?

  3、你能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5×2嗎?

  (提示:5×2表示什么意思?你可以用畫圖、聲音、動作或寫加法算式等來表示5×2的意思。)

   首先激活學生頭腦中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知識基礎,這樣在了解學生的起點中捕捉教學的生成點,用好學生身邊的材料,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以情景引入,直接出示教材上的小棒圖提供同數相加的學習素材,然后讓學生列出算式,這樣充分利用教材的范例,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互相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資源共享。重視數形結合,提供具體情景,學生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的對照,理解乘法的意義。

   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同數連加與乘法的聯(lián)系,同時再次數形結合,形象的鞏固了乘法的意義,并通過提問:你喜歡加法還是乘法?初步體驗乘法的簡潔性。

  再次體驗乘法的簡潔性

  拓展升華,使課堂成為學生舒展靈性、張揚個性的空間。

  五、教學片段實錄

  片段一、了解起點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加法與減法,今天我們來學習乘法。問:關于乘法,你已經知道了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知道3×3=9,爸爸教的。

  生2:我知道九九八十一,大同學那里學過來的。

  生3:3個8是24。

  ......

  有學生說1×1=1,另有個學生急切插嘴,說“1×1應該等于2”,(老師微笑,不發(fā)表意見,而把兩個算式都板書出來。)

  師:你會說哪些乘法算式?請寫在黑板上。

  學生板演4×5=203×4=1210×10=100

  師:會讀這些算式嗎?

  學生嘗試讀教師指導正確的讀法。

  ......

  師:剛才有小朋友說1×1=1,也有說1×1=2,到底誰說的對呢?

  有一學生說,1×1=1,因為1×1就是一個一。(較多學生臉上現(xiàn)出茫然的神情。)

  師:剛才小朋友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我們這節(jié)課就一起來探究。

  學生在學習新知之前并非一張白紙,通過提問來了解起點,然后在了解學生的起點中捕捉教學的生成點,用好學生身邊的材料,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學生的差異,他們對乘法知識的了解也不同,而學生提出的1×1=1還是1×1=2?則更激發(fā)了學生進一步研究乘法的欲望。

  片段二、探究驗證

  情景引出小棒圖后,師:每個圖形各用了幾根小棒呢?請列出算式。

  (生獨立列式,師巡視,發(fā)現(xiàn)有的寫加法算式有的寫乘法算式。)

  匯報交流:

  師:小傘圖共用了幾根小棒?算式是什么?

  生1:5+5+5+5=20

  師:有不同的意見嗎?

  生2:4×5=20

  師(面露欣喜之色):你是怎么想到4×5的?

  生:因為我看圖上有4把傘,每把都用了5根小棒。

  師及時稱贊:“你真了不起,乘法的知識也知道了”。學生聽到老師的鼓勵,紛紛舉手。老師微笑指名回答。

  生3:還可以寫成5×4=20

  教師適時把學生說的各種算式板書在對應的小棒圖下。

  由于有以上的提示,學生匯報第二幅圖和第三幅圖時,都分別說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師都適時板書。

  反饋最后一幅圖(房子和樹)時,學生只說了14+6=20這一種,就沒人舉手了,師故意加強語氣問:還有不同的意見嗎?

  學生一時陷入迷茫。

  師:(面露疑惑)咦!左邊的怎么既可以寫加法算式,又可以寫乘法,右邊的卻只能寫加法算式呢?(小組討論)

  組1:左邊的每個圖形都一樣,右邊的都不一樣。

  組2:左邊的加法中數字都一樣,右邊的加法中數字不一樣。

  師:對,加法中的數字一樣也就是“加數相同”,適時板書:相同加數。象左邊這類每個加數都相同的算式,除了用加法算外,還可以用乘法計算。

  ......

  師:5+5+4=14能不能直接改寫成乘法呢?

  生1:不能,因為這里的加數不一樣。

  有一學生插嘴說“如果把4改成5就可以了。”我乘機問:為什么改成5就可以了呢?

  生:因為改成5以后,加數就都一樣了。

  師:那到底什么時候可以把加法改寫成乘法?

 。ㄉ老嗷ソ徽勚,不一會兒,舉起了幾只小手,后來,小手越來越多了。)

  生1:當加數都一樣的時候可以改寫成乘法,加數不一樣的時候不能改寫成乘法。

  生2:求幾個幾的時候用乘法。

  師生共同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適時板書: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

  師:老師現(xiàn)在想到了一個乘法算式4×3,你猜這個乘法是從哪道加法算式變過來的?

  生1:4+4+4

  很多學生爭先恐后的舉手。

  生2:3+3+3+3

  師語帶夸張地說:“原來這道乘法還能寫出兩道加法!”

  ......

  這里充分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差異,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互相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資源共享。通過交流,學生發(fā)現(xiàn)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通過比較,學生發(fā)現(xiàn)“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加法可以改寫成乘法。通過比較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學生可以體會到乘法的簡潔性。重視數形結合,提供具體情景,學生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的對照,理解了乘法的意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既顧及了教學的起點,又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片段三、你能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5×2嗎?

  開始學生無從下手。這時我提示學生:5×2表示什么意思?

  你可以用畫圖、聲音、動作或寫加法算式等來表示5×2的意思。

  學生獨立嘗試以后,紛紛舉手。

  生1:我畫了兩個“正”,一個正有五筆,表示2個5。

  生2:我寫的是2+2+2+2+2=10,表示5個2連加。

  生3:我畫了五個“×”,一個“×”有兩筆,表示5個2。

  ......

  此時,下課的鈴聲已響,學生興致依然很高,個個都意猶未盡,這時,我說:“剛才小朋友們說的特棒,老師想把掌聲送給你們,請聽:×××××-|×××××-||剛才老師是怎樣拍手的?”

  生:先拍5下,再拍5下。師接上話頭:也就是拍了幾個5?

  ......

  在整個“解釋應用”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漲,他們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索、自主創(chuàng)造的活動中去。在這一過程中,我把自主探索的權利還給了學生,使學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更主要的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成功的體驗。

  六、教學反思

  (一)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起點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曾經說過:“如果我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生的最重要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市級公開課,是借班上課的,老師對學生的基礎一點也不了解。而現(xiàn)在的學生的學習渠道拓寬了,他們的學習準備狀態(tài)有時遠遠超出教師的想象,因此了解學生的原有知識,找準教學的起點尤為重要。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開門見山的方法,讓學生直接進入新知識的學習,這樣不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及時地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起點。從課堂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雖然已經知道了一些有關的乘法知識,比如乘法算式的讀寫、一些乘法口訣等,但乘法的意義在大多數學生的頭腦里還是模糊的,陌生的。因此,本課的教學必須以此為出發(fā)點,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提供親身經歷體驗、理解反思的學習平臺,這樣在了解學生的起點中捕捉教學的生成點,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過程。

 。ǘ┝艚o學生自主探索的時空

  新課程強調:數學學習應該是一個思維活動,而不是一個程序操練的過程。課堂是一個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從事現(xiàn)實的、有趣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數學活動的場所,是學生探究與交流數學,構建自己有效的數學理解的場所。因此,我們必須關注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權利還給學生,把伙伴還給學生,把思考的空間與時間還給學生。作為教師,要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學好的愿望,而且都有學好的能力。本節(jié)課教學中,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己活動去探究生成。如新課階段,教師讓學生算一算每個圖形各用了幾根小棒,列出算式。這時,并不規(guī)定列加法算式,而是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有的列出加法,有的列出乘法算式,然后通過對左右兩邊算式的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加數相同時可以改寫成乘法算式,加數不同時不能直接改寫成乘法。又如在練習階段:你能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5×2嗎?也留給了學生很大的思維空間。由于給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學生的情緒飽滿,參與面廣,思維活躍,學生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主體地位,學習效果非常好。

來源:網絡

   歡迎訪問奧數網,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lczxd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