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4 22:39:14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shù)學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jīng)歷操作活動和觀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
特征,會數(shù)線段的條數(shù),會畫線段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線段的特征。
教學難點:尋找生活中的線段,數(shù)線段。
教學準備
一段線、練習紙
教學過程設(shè)計
教學內(nèi)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認識線段
二、實際應用
三、畫線段
四、全課總結(jié)
1、請學生觀察左右兩組線,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它們有什么不同?(指出:線有直的,也有彎的,出示幻燈片)
2、請同學拿出一根線,把它隨意擺在桌上,看它是什么樣子?這根線有幾頭?指出:這兩頭就叫兩端。
3、你能把這根線變直嗎?,你是怎樣變直的?
4、現(xiàn)在象這樣兩手之間的這一段直的線叫什么?請打開書小朋友會告訴你。這段線叫什么?
5、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線段(板書課題)
6、特點:請小朋友再捏住線的兩端拉緊現(xiàn)在我們手上拿的是一條。。。(線段)
手捏住的兩端就叫線段的兩個端點(板書)
兩端之間的這段線是。。。(直的)
小結(jié):所以線段必須要有兩個端點,并且兩端之間的線是直的。
7、(手拿線操作)出示U這是線段嗎?為什么?這樣的呢?(I)為什么?如果變成這樣還是線段嗎?為什么?再換一段更長的說一說。
8、線段可以這樣表示(老師板書)
9、線段的特點,說一說下面哪些是線段,哪些不是?
。裕
1、其實平常學習、生活中經(jīng)?梢钥吹骄段:
。1)拿出看它有沒有線段:摸一摸,兩頭是什么?
。2)黑板的邊是線段嗎?指名摸一摸,它的兩個段點呢?黑板還有其他線段嗎?
(3)你能說出生活中其他地方有線段?同桌說一說然后交流。
2、平面圖形找線段
。1)黑板有4條邊,它們都是什么?黑板是什么圖形?
。2)拿出長方形紙,摸一摸互相說一說有幾條線段圍城?然后交流。
。3)數(shù)一數(shù)下面每個圖形是有幾條線段圍成?(略)
學生相互數(shù)一數(shù),指出端點在哪?
3、比長短
。1)拿出長方形紙,你能折出一條線段嗎?同桌說一說
(2)這兩條線段誰長?怎樣知道的?
。3)出示一把竹針,你有辦法找到最長的和最短的嗎?
1、剛才認識了線段,你能畫出一條線段嗎?學生自由畫。然后交流,
2、歸納幾種畫法。
3、給你兩點能畫出一條什么?(兩個點能連成一條線段)
4、三個點連成幾條線段,畫出什么圖形?
5、4個點呢?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他有什么特點?
還學會了什么?
課后感受
學生認識的很好,只是在畫線段時還不夠精確,并不直.
另外,在最初畫時,有些學生忘記畫端點。
授課日期10月20日
教案(序號33)
課題
認識厘米
課型
新授
本課題教時數(shù):5本教時為第2教時備課日期10月10日
教學目標
結(jié)合生活實際,使學生經(jīng)歷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
動中建立統(tǒng)一的度量單位的重要性。
體會1厘米的實際長度認識尺,會用厘米量和畫。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1厘米的實際長度認識尺,會用厘米量和畫
教學難點:使學生經(jīng)歷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建立統(tǒng)一的度量單位的重要性,估計一些物體大約幾厘米。
教學準備
線尺
教學過程設(shè)計
教學內(nèi)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情景體驗
二、認識厘米
三、量一量
四、估一估
五、畫一畫
六、課堂小結(jié)
1、量一量,課桌有多長?這三人為什么數(shù)的不同?
2、你們有什么好方法嗎?學生小組活動。
3、揭示:統(tǒng)一量的標準。
1、出示米尺觀察:尺上有什么?同桌說一說,然后交流。
2、0到1表示1厘米,1到2呢?每一大格就是1厘米。
學生看尺:1厘米有多長?用手比畫一下。生活中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3、看一看:2厘米有多長?從尺上指出,同桌討論。5厘米呢?
相互找一找3厘米,6厘米。
1、這只鉛筆有幾厘米你能用尺量出來嗎?學生嘗試。說一說你是怎樣量的?(各種方法交流)
2、下面這幾種量法對嗎?(出示P47第3題)說說為什么?
3、出示P47第4題兩條線段都是大約8厘米對嗎?
4、量一量食指的寬度,手掌的寬度
5、你還想量什么?
1、
估計
量一量
你的中指
大約()厘米
大約( )厘米
數(shù)學書的短邊長
大約()厘米
大約( )厘米
文具盒的長
大約()厘米
大約( )厘米
2、你還能估計出身邊的哪些東西的長度?
1、你能畫出一條4厘米的線段嗎?學生自己嘗試畫。說一說怎樣畫的?
小結(jié):畫線段要注意什么?
2、再畫一條7厘米的線段。
哪條線段長?長多少?怎樣知道的?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后感受
1、學生都能夠認識1厘米有多長,但是有些學生不知道從3厘米到7厘米這一段有多長。
2、在活動的組織上還應該加強紀律教育。
授課日期10月21日
教案(序號34)
課題
認識米
課型
新授
本課題教時數(shù):5本教時為第3教時備課日期10月10日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實際,使學生經(jīng)歷用米尺和鉛筆、身高及桌面長度相比的活動,
體會1米的實際長度,認識米尺,知道1米=100厘米。
2、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正確使用長度單位。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1米的實際長度,認識米尺,知道1米=100厘米。
體會1米的實際長度,正確使用長度單位。
教學難點:體會1米的實際長度,正確使用長度單位。
教學準備
一米的線米尺
教學過程設(shè)計
教學內(nèi)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回顧導入
二、認識厘米
三、估一估
四、量一量
五、比一比 說一說
六、全課總結(jié)
1、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哪個單位?你能比畫一下?
2、分組用你的尺量一量1、你的課本。2、教室的長。
3、通過剛才的量,你們有什么想法?
指出: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作單位。
1、出示米尺:這是什么?它的長度就是1米。
2、比畫:1米有多長?
3、你見過大約1米的物體嗎?(身高桌子等)
4、看看米尺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1米=100厘米)
5、還見過什么尺嗎?(卷尺等)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