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教不好的學生”
來源:網絡 2009-09-02 08:48:42
![](https://files.eduuu.com/img/2018/09/12/105941_5b98811d5e44f.png)
[案例]
高小豐,一個曾讓老師和家長很頭痛的“問題學生”,日前被全英排名第四的謝菲爾德大學航空航天專業(yè)“本碩連讀”班錄取。在成都七中上初中時,由于忘帶作業(yè)、遲到、上課說小話等問題,高小豐經常受到老師難聽的責罵、罰站、請家長等處罰,這讓倔強的他感覺和老師“處不好”,干脆“破罐子破摔”,后來索性不做作業(yè)、不聽講。
高中時,厭學情緒達到極點,只喜歡足球、搖滾,還學著打架子鼓,成績一落千丈,成為班上倒數(shù)一二名。曾在英國工作過的父親決定給孩子換一個教育環(huán)境試試。在新環(huán)境里,高小豐發(fā)現(xiàn):“這里,老師和學生是朋友,對學生的每個創(chuàng)造性思維都加以鼓勵。不僅教授英語,還教授國外的學習模式和課程。”為了彌補自己以前所失去的一切,高小豐努力學習,以行動證明了自己——除英語外,所有科目都是優(yōu)。他還專門參加了外教的雅思培訓班,4個月后,雅思一舉考得6.5分,口語更高達7分。
[反思]
打心眼里說,一直以來,我堅決懷疑這么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直到今天,我讀到高小豐同學的故事,其人其事,讓我深深觸動!高小豐在我們老師看來曾是一個根本就教不好的學生;可高小豐的成才,不又正說明了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嗎?究竟是真的有教不好的學生還是有不會教的老師?我想,從高小豐的身上,我們至少有這樣的啟迪:
1.什么樣的學生才是“好學生”?
“好學生”當然是相對于“差學生”而言的。以高小豐為例,他不就是我們某些老師眼里的“差生”嗎?他——“忘帶作業(yè)、遲到、上課說小話”,以致“后來索性不做作業(yè)、不聽講”,真是“差”到極點了。由此可見,“好學生”應該是每天按時并且保質保量地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作業(yè)(哪怕是甲、乙、丙、丁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加起來堆積如山,我們的“好學生”當然是毫無怨言);應該是天天按時上學,按時放學,不遲到不早退(哪怕是生病了,也要帶病堅持上課,這樣才光榮;哪怕是晚上十二點睡覺,早上五點鐘起床,也要自覺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規(guī)定,這就叫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中甜);應該是上課規(guī)規(guī)矩矩,叫干啥就干啥(哪怕是老師錯把“3+2”看成“3×2”而說出等于“6”時,我們“好學生”也應該點頭說“是”);應該是其他事什么也不用管,只要考試能考出好成績、高分數(shù)(哪怕是在課后在校外,目無尊長、我行我素、自私自利等等)……如此才是我們老師眼里的“好學生”,否則,像高小豐這樣的不“一棍子打死”才怪呢!
然而,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這樣的“好學生”嗎?我想,答案我們心里都清楚!
這樣說來,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念,這才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每一所學校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唯分數(shù)論“英雄”,唯“聽話”判優(yōu)劣,此觀念已“朽”矣!我們應該深刻思考的是高小豐所談的:“這里,老師和學生是朋友,對學生的每個創(chuàng)造性思維都加以鼓勵。不僅教授英語,還教授國外的學習模式和課程。”
2.教師真正的價值在哪里?
我以為最關鍵的字眼是“尊重”“理解”、“激勵”、“信任”和“引導”。
“尊重”就是民主、平等就是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別忘了,我們教師只是平等中的首席,而非上下級的主宰!
“理解”就是包容、就是寬容。包容學生的優(yōu)點、成績,這很容易;寬容學生的缺點、不足,這很難。別忘了,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人無完人,理解萬歲!
“激勵”就是多表揚少批評。常言說:“數(shù)其十過,不如贊其一長。”激勵是一種手段,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魔力。尋找閃光點,放大優(yōu)點,千萬別做教育的蠢事:動不動就諷刺、斥責,甚至是歧視,別忘了“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信任”就是張揚、就是源泉。有道是“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是的,虛心使人進步,但過分謙虛便成了自卑。我們是不是給學生太多的是不能有“傲氣”因而也失去了“傲骨”?我們留給學生的除了微笑、大拇指之外,還應有賞識的目光、信任的目光,不光是讓學生空喊口號“我相信,我能行!”,而是真誠地告訴學生——“我相信,你能行!”
“引導”就是發(fā)現(xiàn),就是支持。不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嗎?從高小豐身上,我們不是又一次的驗證了這個似乎顛撲不破的真理嗎?教師不僅是教,更重要的是導。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他讀中學時,學文學、學油畫成績都不理想,甚至藝術成績在班上倒數(shù)第一。面對如此的“笨拙”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茍,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有的素質,建議他試學化學。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點燃了。文學、藝術的“不可造就之才”變成了公認的化學方面的“前程遠大的高材生”。試想如果沒有教師積極地發(fā)現(xiàn)、支持,沒有教師正確地引導,也許奧托。瓦拉赫只是奧托。瓦拉赫。如果高小豐沒有興趣,沒有積極性,他會“努力學習”,以“彌補自己以前所失去的一切”嗎?
是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們共勉吧!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