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家長請客送禮
來源:網(wǎng)絡 2009-08-31 21:18:04
在人們的印象中,學校是一方凈土。然而,在“拜金主義”等不良風氣的沖擊下,學校也變得浮躁不安。不知何時,請客送禮之風吹進校園,迅速蔓延,并悄然變質。起初,還只是賀卡到保健品,再到煙酒、化妝品、高檔手機等,吃的、用的、穿的都有,還有直接送紅包的。剛開始是學生給老師送,后來干脆由家長代勞。送禮對象主要給班主任或者是語數(shù)英等主課老師。近些年來,越來越盛的校園送禮問題,怎么都難以看成是學生對老師真摯情感的真實表達。孩子給老師送禮的目的大多非常純潔,而家長呢?送禮就未必完全出于對老師的愛,討好、攀比等成人化的動機會隱藏在其中。送禮之風一經(jīng)個別人帶起,師生間正常的高尚的感情就被摻了沙子。在這種情況下,老師難免會對相關的學生多些“關照”。因為請客送禮,學習不努力、表現(xiàn)乏善可陳的學生竟被評為三好生,使得學校公正的天平失衡,競爭向上的氣氛蕩然無存;因為請客送禮,使得孩子攀比心理加重,虛榮心劇增,“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思想在孩子心中扎根……這些無疑將污染孩子純潔的心靈,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面對家長送禮風,我們應該怎么辦?
一、加強自身修養(yǎng),抵制歪風邪氣
“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 教育家第斯多惠如是說。
學校無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師無小節(jié),處處當楷模。教師守住道德底線,不收受學生的禮物。因為我們面對的是需要對其品性進行塑造的“花朵”,如果這些“花朵”從小就缺少好土壤的滋養(yǎng),從小就受到不良風氣的“侵蝕”,那后果將是可怕的!有一學生,其家長從事餐飲業(yè),這位學生因為多次目睹一些單位“管事人員”要求他父母“虛開發(fā)票”的行為,所以對“腐敗行為只是社會支流”的觀點怎么也無法認同,任你怎樣解釋,都難以消除他心中的“烙印”,可見耳聞目睹的社會現(xiàn)實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有多大。如果教師收受了家長或學生所送的禮品,形象必然受損,學生對我們的信任度必然降低,繼而就會影響教育效果?鬃诱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古今中外名垂青史的教育家,無不具有高尚的品德。世風不純,不意味著教師就可以隨波逐流。教師固然清貧,但一定要從我做起,抵制歪風,絕不能帶頭擊碎道德底線。“想發(fā)不義財,就別當教師。”貴州的杜正武老師擲地有聲地呼吁。
二、拒絕從第一次開始
一所重點學校的吳老師說:“教師收禮是作繭自縛。當一位家長送你禮時,如果你沒有拒絕,從那一刻起,你就無法言行一致地倡導平等和公正了。你的良知和正義不允許你對那位家長的孩子特別關照,但你在批改作業(yè)時、上課提問時、安排座位時……那份禮物總會在你腦子里冒出來,你的工作就不那么從容和自由了———你由一個受人尊敬的教師淪落成了禮品的奴隸。也許有教師說:‘我可以做到邊收禮邊平等。’我不信有這種人,即使有,那他收人‘香火’,卻沒有替人‘消災’,不也同樣要接受良心的拷問嗎?”
如果第一次沒有拒絕,自然會有第二次,而且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學生之間也有交流,在他們頭腦中自然會形成這樣的印象,我們的老師對某某這么好,就是因為收受了他家長的禮物。要時刻記得你的一舉一動都將左右和影響著你的學生。不要破壞你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
三、學校和教育管理部門應該發(fā)揮效能
杜絕家長請客送禮,僅僅依靠教師的自覺是不行的。要從根本上剎住此風,學校和教育管理部門是關鍵。必須拿出切實有效的辦法,在加強師德師風教育的同時,靠制度斬斷教師索要錢物的黑手,還校園一個純凈的天空。盧志文校長在翔宇教育集團辦學理念中公開提出:“不接受家長宴請,不收受家長禮物,不利用家長辦事”,學校把它看作是關系到每個家庭切實利益,關系到教師形象,關系到我們民族未來的大事。什么時候請客送禮之風在校園銷聲匿跡了,什么時候我們的校園就開始純凈了。
面對我們的大環(huán)境,請客送禮之風,還不能就此絕跡,所以云南的王文銘認為:“現(xiàn)今校園里的確有了滋生腐敗的溫床,可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對學生給老師送禮一概予以否定。我認為下面幾種禮品老師可以收取。一是為了表達對老師的感激或體現(xiàn)純潔感情,有紀念意義同時價格又不昂貴的禮品。這樣的禮品,不是為了拉攏、收買老師,想在老師那里得到不正當?shù)暮锰,對此,老師不僅要收,而且還要精心珍藏。二是學生步入社會,有了自己的收入后送的禮品。三是為了酬謝老師的栽培,學生自己動手做的禮品。所謂‘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樣的禮物能不收嗎?總之,不是為了走歪門邪道,而是為了表達師生真摯感情的禮品,老師應該收取。而那種為了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目的而送的禮品,則堅決不能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一根草去。”在中國,目前教師這一職業(yè)還是比較清貧的,但我們要看到隨著國家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國民收入的持續(xù)增高,教師的待遇也在逐步改善。雖然我們不必再像古人那樣“安貧樂道”,但是不要忘記,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應該是無愧于祖國的人民教師。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