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24 17:15:39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將相和》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是根據司馬遷的《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傳》改寫的。它以秦國趙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述。寫出了將相之間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經過。贊揚了藺相如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政治遠見,也贊揚了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贊頌了他們的愛國思想。通過學習本文,使學生從中受到一定的情感教育,培養(yǎng)他們閱讀的興趣。
在教學中,我分兩個課時進行教學。在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認識、理解本課的生字、新詞,梳理好文章的主要內容,給故事分好段落,寫上小標題。第二課時主要引導學生去研讀每個小故事,做好指導朗讀,從各個故事中得到認識,最后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并對人物作出評價。
這一節(jié)課我進行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首先,通過解析課題,產生疑問,然后用填空的形式激起學生尋找造成將相不和的方方面面原因。接著質疑:藺相如立功,是僅僅靠一張嘴嗎?激發(fā)學生去研讀自己喜愛的小故事的興趣,完成自主探究,再通過合作討論來裁決,從而感受到了人物的特點。在匯報交流這環(huán)節(jié)中,我重點引導學習第一個故事“完璧歸趙”,在此,主要通過指導朗讀來進一步感受人物的品質。“澠池之會”的教學中,除了做好指導朗讀外,再結合人物當時說話的心情和場面,給他加個語氣修飾詞,進一步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動心動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接著討論:在這場較量中,兩國是否扯平了?從而更深刻地體會到了藺相如的精神品質。“負荊請罪”中朗讀藺相如的肺腑之言和體驗廉頗的言行,使兩者的精神品質得到了統(tǒng)一。第三,學完所有的故事后,以將課題改為《藺相如傳》這疑。弄清了三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以此來突破難點。第四,以課后思考練習二為線索,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人物,并陳述理由,體現了語文的個性閱讀。最后我設計了品讀古詩環(huán)節(jié),通過誦讀《贊藺相如》《贊廉頗》這兩首詩,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受到了教育,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但這節(jié)課中,還是有些地方做得不足,如:在學生自由講述故事的過程中,給予的面不夠廣,發(fā)言的時間顯得有些倉促。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