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22 23:22:21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一、背景知識
1.讓學生學習科普說明文的閱讀方法,知道科普說明文的一般寫作方法是本課的訓練重點。
2.本課用國內(nèi)外螃蟹和蟾蜍泛濫成災的事實,告訴我們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課文分兩段。第一段(1-4自然段)講味道鮮美的螃蟹與莊稼的衛(wèi)士蟾蜍造成的災害。第二段(第5自然段)講意想不到的災害告訴我們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如分三段即把第一段按蟹[災和蟾蜍之災分為兩段。
3.本課講述的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科學知識十分重要。所以的動物,包括我們?nèi)祟愌壑械挠幸鎰游锖陀泻游,都要保持自然平衡。我們認為”有益“的不能無限繁殖;我們以為”有害“的,也不能斬盡殺絕。因為一種動物對某些動物有害,但卻又可能是另一類動植物的朋友。要保持生態(tài)平衡還要十分注意動物生活中的”食物、疾病、氣候、污染和地理環(huán)境變遷“等制約因素。實際上本課也是滲透唯物辯證觀教育的好材料。
二、教學目標
1.學習并運用科普說明文的閱讀方法,能抓住知識要點,了解實例,明白道理,知道語言特色。
2.了解生態(tài)失衡造成的災害,明白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增強環(huán)保和生態(tài)意識。
3.學會生字,掌握”千里迢迢“等詞語。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會科普說明文的學習方法,明白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難點:增加學生的環(huán)保與生態(tài)意識。
教案實例
一、教學準備
收集當?shù)丨h(huán)保和生態(tài)保護狀況正反兩面的事例。
二、教學時間:2課時。
教案實例
一、教學準備
收集當?shù)丨h(huán)保和生態(tài)保護狀況正反兩面的事例。
二、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初步理解25個詞語。
2.給課文分段,學習第一段。
。ǘ┙虒W過程
1.回顧導入。
《冬眠》學后,知道學習科普說明文有哪兩個基本要求?一般該怎樣閱讀?
2.自學質(zhì)疑。
。1)學習生字詞:
音重點:肴yáo不讀yǒu蜍chú不讀tú泌mì不讀bì
形重點:蟾,右是”瞻“的右半;蟹,上解下蟲。
義重點:千里迢迢,迢迢,形容路途遙遠。
自讀--互認--完成作業(yè)一1、3題--全班交流評議。
。2)通讀全文,邊讀邊想。
課文寫了哪些災害?為什么稱這些”災害“是意想不到的?劃出不懂的問題。
。3)指名讀課文,檢查初知理解,質(zhì)疑問難。
3.閱讀第一段。
(1)默讀分段。出示燈片句子。
本來對人類有益的螃蟹和蟾蜍,為什么會成災呢?生物學家告訴我們,不論什么動物,它們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須和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平衡。
這是什么句子?在課文中起什么作用?
獨立分段,全班統(tǒng)一。
。2)閱讀填表:
時間
地點
科學事實
說明
1980
西班牙產(chǎn)稻區(qū)
26000公頃稻田被蟹破壞
中東地區(qū)
一千多年前
幾十年前
1983年2月
教師光指導學生填1980年西班牙的蟹災,然后讓學生獨立閱讀填寫,”說明“欄暫不填。
學生填表結(jié)束,四人議論,全班交流評議。
(3)體會用詞的準確。
出示下列燈片和課文對照:
農(nóng)田里,草叢中到處都是蟾蜍,它們分泌的毒汁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對澳大利亞的動物世界造成了威脅。
(”到處“--寫出了災重,蟾蜍多;”毒害“--是對吃草的牛羊的直接影響,受毒汁的傷害;”威脅“--別的不生活在農(nóng)田、草叢中的動物,由于受蟾蜍分泌毒汁的間接影響,它們的食物、天敵、疾病都會因此而發(fā)生變化,威脅它們的正常生活。這些詞用得準確。)
讓學生再找書上還有哪些地方用詞遣句也十分準確。獨立找--互議--全班交流。
4.鞏固作業(yè)。
(1)辨字組詞。
螃()蟾()蜍()蔗()迢()泌()
傍()瞻()涂()遮()照()沁()
(2)作業(yè)本上第2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