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08 16:32:05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案 語文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對貧苦兒童悲慘處境的同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會寫本課的11個生字,認識8個生字。
4、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小女孩兒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與她悲慘生活的聯(lián)系。
2、體會文中字里行間,特別是最后三個自然段中含義深刻的語句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同學們,今年的大年夜你們是怎樣過的?(生答)大年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多么幸福!不過有一個小女孩,她在大年夜還赤著腳在街上賣火柴,她在街上賣火柴發(fā)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
2、 齊讀課題。,你從課題中知道什么?通過預習你了解到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生答)下面我們就來讀一讀這則名揚世界的感人的童話作品,讓我們?nèi)ヅc作者產(chǎn)生心靈的交融,去感受作品中主人公的喜怒哀樂,去享受讀書的滋味。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同學們喜歡用什么方式讀課文?
。x、大聲朗讀、站著讀、兩個人一起讀)
2、書讀完了,用一個詞來說說你的感受。
。ǜ吲d—生氣—難過—不平—氣憤)
說說你為什么會有這些感受?
三、聽讀課文,理清脈絡。
1、提出要求:聽讀課文,想想課文圍繞賣火柴的小女孩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小女孩給你留下怎樣的感覺?
2、學生自學思考,發(fā)表見解。
3、圍繞中心事件(擦燃火柴)質(zhì)疑。
估計:擦了幾次火柴?分別看到了什么?
為什么要擦燃火柴?
四、理解課文,交流感受。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讀書方式再讀課文,說說你認為小女孩怎樣,哪些地方的描寫讓你最感動?在四人小組里交流。
2、你覺得小女孩怎樣?,用一句話談談你的感受。(生:小女孩很可憐。)“可憐”這個詞用得好,還可以用別的詞嗎?(悲慘)
3、小女孩的命運是悲慘的,從那些地方體現(xiàn)出來呢?
4、以匯報的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慘命運。
五、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1、小結: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令人同情的小女孩!面對冷冰冰的天氣、冷冰冰的親人、冷冰冰的社會,小女孩悲慘地死去了。
2、延伸:賣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慘,你們可以為她改寫命運嗎?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1、談話:同學們,上堂課我們初步學習了“世界童話之王”安徒生的著名童話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她的悲慘經(jīng)歷,說說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學生自由談印象。
3、小結:是的,小女孩的命運真慘,在富人們狂歡的大年夜被凍死在街頭,在別人幸福地度過新年的時候,她卻悄悄地可憐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二、品讀中心句,質(zhì)疑領悟全文。
1、過渡:可是在這個故事的結尾,作者卻說(出示):“誰也不知道:她曾經(jīng)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jīng)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讀到這兒,我真是感慨萬千,同學們,你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有什么疑惑,有什么想知道的嗎?
2、估計學生會質(zhì)疑:
A、圍繞“看到、美麗”
看到過哪些美麗的東西?為什么會看到?怎樣看到的?
B、圍繞“幸福”
兩個“幸福”是什么含義?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嗎?
4、引導歸納:品味讀書的方法之一:圍繞中心句,質(zhì)疑品析。(抓中心詞質(zhì)疑,抓特點質(zhì)疑。)
(一)品讀課文,感受“幸福”。
1、 她曾經(jīng)看到過哪些美麗的東西?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第二大段。
2、學生交流,師板書:大火爐、烤鵝、圣誕樹、奶奶
3、播放美麗幻想的動畫。
這些東西對小姑娘來說可真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想想小姑娘看到這些美麗的東西時心情怎樣?她可能會怎么做?把你自己當成是她去替她想一想。(也就是——去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樂。)如果你為小姑娘感到高興,你可以笑,可以叫。
4、我們的安徒生先生又是如何來描繪這么美麗的東西的呢?請認真讀一讀課文的第二大段,拿出筆來劃一劃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美麗景象,用你剛才體會到的心情和感受去有感情地讀一讀,看看有沒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新感受。然后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研究或印象最深的一處,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讀的時候注意那些你認為重要的詞句,多讀幾遍,讀到最好。
5、學生朗讀、交流、比賽。
6、小結歸納:品味讀書方法之二:感情朗讀,產(chǎn)生共鳴(發(fā)揮想象,突出重點詞)
(二)、品讀課文,認清現(xiàn)實。
看到這些美麗的東西是多么幸福,這些老師小女孩擦燃火柴時的美麗的幻想,(板書:幻想)火柴再明亮,再溫暖,也終究是要熄滅的,F(xiàn)實還是那么殘酷,這些美麗、幸福的幻影還會存在嗎?(或者:小女孩為什么會看到這些幻景呢?讓我們來看看她的現(xiàn)實生活。)
1、學生自由暢談。
2、比較體會。
。1)出示三句話:
A、哎,這是怎么回事呢?她剛把腳伸出去,想讓腳也暖和一下,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B、這時候,火柴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墻。
C、這時候,火柴又滅了。只見圣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閃爍的星星。有一顆星星落下來了,在天空中劃出了一道細長的紅光。
(2)、讀讀想想這三句話,說說你讀懂了哪幾句?
。3)、過渡引導:為什么還要寫到星星?
當小女孩看到惟一疼她的奶奶出現(xiàn)在亮光里,她忍不住叫了起來,這時她的心情怎樣?怎么讀這句話?
A、自由練讀
B、指名讀
C、齊讀
3、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這一次擦燃火柴與她前面四次都不同,請同學們找出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句子,讀一讀,比較一下不同之處,哪幾次給你的印象特別深?再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
A、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來了,冒出火焰來了!
B、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3、 學生讀句子,比較、品味。
4、教師小結歸納:品味讀書方法之三:反復比較,體會滋味。
(三)品 讀課文,領悟“幸福”。
過渡:小女孩一開始舍不得擦燃一根火柴,可后來為了留住親愛的奶奶,她趕緊擦燃了一大把火柴,說明她是多么地渴望得到奶奶的關愛,渴望過上幸福的生活。讓我們再次來深情地朗讀這句話。
1、認真讀讀課文十二、三自然段,說說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了女孩在臨死前擁有過幸福?
2、小結:我還記得安徒生說過這樣一句話:擁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擁有健美的心靈,什么樣的厄運也不能奪走你的幸福。小女孩是擁有健美的心靈的,她勤勞、善良,渴望幸福,也懂得感受幸福,可是她在富人們奢華狂歡的大年夜被饑餓和寒冷奪走了小小的生命,對于她來說,甚至離開這個世界才意味著解脫,意味著幸福,這真是太悲慘了。
三、升華和延伸。
1、誰給了她這么悲慘的命運?
2、讀了這個美麗而凄婉的故事,如果這個小女孩來到我們身邊,出現(xiàn)在你面前,你會對她說些什么呢?你會和她分享你今天的幸福生活嗎?
四、活動實踐作業(yè):
選擇你感興趣的寫一寫:
A、改寫《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結尾
B、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