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国产高清aⅴ毛片_久热re_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_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卡_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奧數(shù)網
全國站

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 整理與練習(2)

2009-07-24 20:40:16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蘇教版 正方體 長方體 數(shù)學

  教學目標

  1、通過綜合練習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知識,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在實際操作中再次感受長方體和正方體頂點和棱的特征。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價值。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探究新知識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教學重點與難點:

  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知識,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總結

  教師:我們來一起復習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板書: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bh

  教師:由上面兩個體積計算公式概括成的總公式是什么?

  指名讓學生回答.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出示: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V=Sh

  二、課堂練習

  1.做教科書第34頁的第4題.

  教師用課件出示題目。

  全班學生獨立填表,集體訂正。指名說說每個空格里的數(shù)是怎樣算出來的。

  2.做教科書第34頁的第5題.

  3、做教科書第34頁的第6題.

  先請一位同學讀題,然后教師提問:這道題的第一個問題實際求的是什么?第二個問題呢?

  學生回答后,讓學生獨立解答,做完后請一位同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

  4、做教科書第34頁的第7題。

  學生獨立思考,解答。

  交流時指名說說每一問實際上是求什么。

  5、做教科書第35頁的第8題

  可以先出示一個用橡皮泥球和小棒做成的長方體框架,讓學生觀察它的特點再結合對長方體框架的觀察,引導學生思考做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框架時,應該怎樣選料。

  做好后組織相應的展示和交流,讓學生介紹自己選料時的思考過程。

  6、做教科書第35頁的第9題

  事先讓學生在課前收集好相關數(shù)據,課上進行計算和交流。

  7、評價與反思

  先讓學生閱讀表中的評價項目,然后回憶學習每部分內容時的表現(xiàn),對自己作出客觀、合理的評價。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探究新知識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8、  綜合練習

  (1)把一塊棱長是6分米的正方體鋼坯,鍛造成長是5分米,高是6分米的長方體。長方體的寬是多少分米?

  拓展:A、有一塊棱長是0.6米的正方體鋼坯,鍛造成橫截面積是0.08平方米的長方體鋼材。鍛成的鋼材有多長?

  B、一段方鋼長2米,橫截面是邊長10厘米的正方形,F(xiàn)把它鍛造成橫截面為25平方厘米的長方體鋼材,長是多少厘米?

  比較: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10厘米、5厘米、6厘米,F(xiàn)將長方體削成一個最大的正方體,體積會減少多少?

  (2)一個長方體的金魚缸,長50厘米,寬30厘米,里面的水高25厘米,金魚缸里的水有多少升?

  拓展:一個棱長是5分米的正方體水池,水面低于池口2分米,求水的體積是多少?

  9、做思考題

  第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到各種面的個數(shù)

  第二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總結了方法——

  第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一步研究長方體的情況。

  看練習七的第5題的第1個長方體。讓學生自己試著用正方體的方法,算數(shù)涂三種面?zhèn)數(shù)的情況。

  學生數(shù)后,進一步,總結方法

  三、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認為今天學習的內容什么是重點?

  四、作業(yè)

  課前思考1:

  教材上整理復習中的各題練習是對學生掌握運用長正方體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檢測,教學時,關鍵要引導學生將生活問題轉化成數(shù)學問題,并教會學生轉化的一些技巧。

  在完成教材上練習的同時,進一步讓學生掌握《天天練》習題的解題方法,并結合這些習題,將數(shù)學問題進行歸類,使學生提高轉化的速度和正確率。

  課前思考2:

  “解決問題”是很多學生學習中的一大困難,正如高教導說的:如何讓學生學會將生活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這是教師要思考的問題。在本節(jié)課中將進行一些解決問題的練習,這些問題有一定難度,而且有些題目較抽象,對于部分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會有困難,所以需要教師在學生感到困難的地方及時點撥。

  教材上安排的“探索與實踐”這一內容很不錯,能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和調查活動中再次體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一內容要讓學生課前去完成,然后課上進行交流。

  課后反思1:

  今天教學的是“整理與復習”第二課時,教學重點放在了“思考題”上——“把一個六面都涂上顏色的正方體木塊,切成64塊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問三面、兩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各有多少塊?”

  第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到各種面的個數(shù)

  第二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總結了方法——

  涂三個面的:數(shù)頂點——8個頂點就8個小正方體

  涂兩個面的:數(shù)棱上——每條棱上有2個,12條棱上共有24個。進一步:(棱長-2)×12

  涂一個面的:數(shù)面上——每個面上有4個,6個面上共有24個。進一步:(棱長-2)×(棱長-2)×6

  第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一步研究長方體的情況。

  看練習七的第5題的第1個長方體。讓學生自己試著用正方體的方法,算數(shù)涂三種面?zhèn)數(shù)的情況。

  學生數(shù)后,進一步,總結方法(大體和上面差不多)

  涂三個面的:(相同)

  涂兩個面的:數(shù)棱上——(長-2)×4+(寬-2)×4+(高-2)×4

  涂一個面的:數(shù)面上——(長-2)×(寬-2)×2+(長-2)×(高-2)×2+(高-2)×(寬-2)×2

  其余的練習的重點還是引導學生認真審題——找準關鍵字眼,弄清求的是什么,單位之間的關系。

  課后反思2:

  按課前對本課的教學設計,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與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增強學生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遇到了這樣幾道題,學生解題時錯誤較多。

 。1)希望小學新建了一所食堂,食堂長15米,寬10米,高4米,現(xiàn)在打算在食堂的地面和四周貼上2米高的瓷磚,問至少需要購買多少平方米的瓷磚?

  (2)在一只長50厘米,寬40厘米,高30厘米的玻璃缸中裝有一些水,現(xiàn)將一塊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鐵塊放入水中,鐵塊完全浸沒。水面比原來升高多少厘米?

 。3)一個紫砂做的長方體長8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如果把它做成底面邊長是5厘米的正方形的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高是多少?

  第1題和以往求粉刷教室的題目有所不同,題中已知的食堂的高度是一個多余條件,學生不理解現(xiàn)在要求的貼瓷磚的面積也就是求一個長15米,寬10米,高2米的長方體的底面和前后、左右四個面的面積和。分析學生的錯誤時,我給學生指出讀題時要認真思考每個條件是否有用,還可以畫出直觀圖來幫助分析。

  第2題更為抽象,很多學生雖然知道當正方體鐵塊放入水中后水面會上升,原因是鐵塊占有一定的空間,但不理解上升的這部分水是一個底面為50厘米,寬40厘米的長方體,根據鐵塊的體積可以知道這部分水的體積,這樣就能求出水面上升的高度。

  第3題只要啟發(fā)學生這兩個長方體的體積是相等的。

  課后反思3:

  由于整理復習兩課時內容比較簡單,同時也考慮到周三要期中練習,需要對另外幾個章節(jié)內容進行復習,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將兩課時內容合并成一課時完成。

  由于臨近期中,所以在完成教材內容時,同時完成了一些相應的課外補充練習,在綜合練習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開學以來學習的內容掌握不扎實!學生之間的差異很大!
 

來源:網絡

   歡迎訪問奧數(shù)網,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shù)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lczxd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