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某人騎自行車從甲地到乙地,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行進(jìn),下午1時到;以每小時15千米的速度行進(jìn),上午11時到。如果希望中午12時到,他應(yīng)該以怎樣的速度行進(jìn)?答案:12
。ㄐ纬尚跃毩(xí))郵遞員早晨7時出發(fā)送一份郵件到對面的山坳里,從郵局開始要走12千米的上坡路,8千米的下坡路。他上坡時每小時走4千米,下坡時每小時走5千米,到達(dá)目的地后停留1小時,又從原路返回,郵遞員什么時候可以回到郵局?答案:下午5時
例2、小明從甲地到乙地,去時每小時走6千米,回時每小時走9千米,來回共用5小時。小明來回共走了多少千米?答案:36千米
(形成性練習(xí))A、B兩城相距240千米,一輛汽車原計劃用6小時從A城開到B城,汽車行駛了一半路程,因故在途中停留了30分鐘。如果按照原定的時間到達(dá)B城,汽車在后半段路程速度應(yīng)該加快多少?答案: 8千米
例3一輛汽車從甲地出發(fā)到300千米的乙地去,在一開始的120千米內(nèi)平均速度為每小時40千米。要想使這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為每小時50千米,剩下的路程應(yīng)以什么速度行駛?答案:60千米
。ㄐ纬尚跃毩(xí))汽車往返在甲乙兩地之間,從甲地去乙地時每小時行30千米;從乙地返回甲地時,每小時行60千米。求汽車往返于甲乙兩地之間的平均速度。答案:40
例4一個人原計劃騎自行車由甲地去乙地,后來改為前一半路乘汽車,后一半路步行。汽車速度是自行車的2倍,步行速度是自行車的一半,自行車的速度為每小時10千米。求行這段路的平均速度。答案:8
。ㄐ纬尚跃毩(xí))汽車往返于A、B兩地,去時每小時行40千米。要想來回的平均速度為48千米,回來時每小時應(yīng)行多少千米?答案:60
例5王大伯進(jìn)城,他從家里出發(fā),若每小時行4千米,可以按時到達(dá)城里。出發(fā)前他想:前半段路我慢慢行,每小時行2千米,后半段路我快步行,每小時行8千米,這樣也可以按時到達(dá)城里,他的這種想法對嗎?答案:不對。
。ㄐ纬尚跃毩(xí))學(xué)校組織春游,同學(xué)們下午1時出發(fā),走了一段平坦的路,爬了一座山,然后按原路返回,下午7時回到學(xué)校。已知他們的步行速度在平地是每小時4千米,上山為每小時3千米,下山為每小時6千米。他們一共走了多少路?答案:24千米
例6甲乙兩地相距280千米,兩車同時從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甲車每小時行38千米,乙車每小時行32千米,兩車相遇時,乙車走了多少千米?答案:128
。ㄐ纬尚跃毩(xí))甲乙兩地相距285千米,兩車同時從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3小時后在途中相遇,已知甲車每小時行5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答案: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