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2 23:15:45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8~19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的認識升與毫升,了解升與毫升之間的進率。
2、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培養(yǎng)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進一步深化升與毫升的認識,并培養(yǎng)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深化認識升與毫升
練習二第1題
1、指名讀題
2、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對升和毫升的感受在書上連一連。
3、集體訂正。讓做錯的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錯的。
練習二第2題
1、生獨立完成填在書上。
2、指名口答
3、集體訂正。
二、升與毫升的換算
練習二第3題
1、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2、為什么3升大于2500毫升?
練習二第4題
實物投影出示第四題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上的這四個量杯,請幾位同學分別說一說它們各有多少毫升的水。(指名口答)
請每位同學思考,這4個量杯的水合起來比1升少還是比1升多?
三、估計容量
練習二第5題
出示第五題圖
如果我要盛2升的水,選哪種容器比較合適?說說你的理由。
如果我要盛50毫升的水呢?
練習二第6題
1、請每位同學默讀第六題的第一小題。
2、明確要求后,請每個小組按照書上第六題的步驟做一個計量液體的器具。(小組操作,師巡視指導)
接下來,請每個小組拿出課前準備的三個容器,先估計它們的容量,再用你們的器具量一量。
小組匯報。
四、課后作業(yè):練習二第7題
課前思考:
本節(jié)是一節(jié)練習課,是對前三教時鞏固。學生有一定的基礎(chǔ)。
1、練習二的第1、2兩題要引導學生利用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并依據(jù)對升和毫升的已有認識選一選、填一填,再組織交流。
2、第5題選擇不銹鋼鍋比較合適。教學時,可以先排除碗和保鮮盒這兩個較小的容器,再比較其余倆兩個容器的實際大小,從而作出選擇。如有困難,可以用實物進行實驗。
3、第6題讓學生按照教科書介紹的制作方法在小組里做一做,并提醒學生注意感受100毫升的多少。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一些常見小型容器容量的能力。
教后反思:
P18練習二第1、2題,根據(jù)容器的大小選擇相應的容量單位,體會升和毫升的大小,并通過觀察、量化,體會容器的容量多少;P19第5~7題選擇容器、做量具、估計容器存水多少并實際測量,感受容量多少,發(fā)展空間知覺。
這課的量比較少,也很簡單,感覺很快就能上完。所以我在課上補充了一些內(nèi)容。一些實驗方面的要求由于我在這一單元一開始已經(jīng)布置了大量的回家實踐操作,所以課上的實驗就少了,基本上就換成了學生的交流與補充。
課后反思:
在實踐活動的基礎(chǔ)上加深學生對升和毫升的認識,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容量的初步估計能力。首先注意估計方法的指導。如在不同的容器里倒入1升水,看看水面各有多高,再以此為標準,估計出相應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其次,安排豐富的估計容量的活動。如,估計常見容器的容量比1升多還是少;最后要求學生觀察生活里的不同容器,估計大約盛多少升或者多少毫升水,等等。
通過實踐,進一步培養(yǎng)實際的估計能力,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是對升和毫升的整理和復習,在鞏固對升和毫升認識的同時訓練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估算,在前面的幾節(jié)課學生加強了對于1升和1毫升的直觀感悟,所以在估算的時候?qū)W生都能比較清晰地運用正確的單位“升”和“毫升”做單位。
估算的訓練是學生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情況下進行,比如學生非常熟悉的飲料大多是500毫升,一個紙杯的容量在250左右,1升的水裝在瓶子里、正方體的容器里、量杯的大概高度等等。所以在課堂上能夠比較接近地估算出常見的容器容量,課堂效果較好。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