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2 19:38:4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14頁第7—10題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學會的計算解決實際外呢體,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復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和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地解答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口算;
完成口算本上口算一條,學生先獨立完成,并集體訂正,了解學生的計算正確率。
二、筆算,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計算題,并進行評比,看誰能做計算小能手。
完成第13頁第7題。
、懦鍪镜7題,指名讀要求。
⑵請同學們先估計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幾。
⑶同學們分別筆算,并指名板演。
、葘⑺愠龅纳膛c估計的商對比,說說試商、調商的方法。
三、解決問題:
、睆土暤牡8題。
⑴出示題目,說明題意。
⑵學生獨立完成,并在小組內說說解題思路。
、侨嘟涣,交流時應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
、矎土暤10題。
、胖该x題。
、瞥鍪镜1個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每千克什錦糖的售價,就是三種糖售價的平均數。
學生解答第1,2個問。
、欠中〗M討論: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热嘟M織交流。
四、思考題
指名讀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組織全班交流。注意:右邊一題答案不惟一。
五、你知道嗎?
五、布置作業(yè)。
第7題和第9題。
課前思考:
第7題學生需要應用筆算、口算和試商、調商中獲得的經驗來判斷和估計。要注意通過估計和交流來了解學生對除法計算的掌握情況,采取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
第8題讓學生了解問題的要求,明確其中隱蔽的條件,一年有12個月,使學生體會審題的重要。
思考題的關鍵是依據豎式筆算方法和豎式中各部分數之間的關系選擇合適的突破口進行分析、思考。
授后小記:
今天計算占時不多,主要練習一些應用題,發(fā)現學生審題不認真,只看題目的表面情況,求平均數就把有幾個數相加就除以幾,不管求的是什么?也不管算出的是什么?練習后我請各種各樣的計算方法都拿出來比較,看看誰對誰錯?錯的可以怎樣改?錯的求的到底是什么?組織學生探究、分析。提高學生理解題意的能力。
教后反思:
今天是本單元復習的最后一課時,從學生課堂上的表現可以看出,學生對于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掌握的較好,能正確掌握試商、調商的方法。但今天在練習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時,我發(fā)現許多同學對于上學期學習的年月日以及求平均數的知識有些遺忘,特別是年月日。看來要抽空復習一些以前學過的知識點。
授后反思:
通過本課的練習,第一單元的練習算是告一段落了,細思量學生的掌握的情況,真是令我擔憂。作為老師,面對學生那樣的錯誤真是可以說矜驢技窮。而學生面對繁復的計算不是這兒錯就是那里錯,也顯得無可奈何,對于這個問題,我的結論是態(tài)度決定一切。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