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国产高清aⅴ毛片_久热re_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_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卡_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奧數網
全國站

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觀察物體(二) (第2課時)

2009-07-22 15:51:55     

  教學內容:p.54、5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由5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的組合圖形,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和空間位置關系

  2、通過觀察視圖,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教學重點: 能正確觀察組合圖形的相對位置和空間關系

  教學準備:例題圖    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指導讀“視圖”,學習例題: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觀察物體”。請大家看看書上第54頁,說說圖上的男孩、女孩分別是怎么擺5個正方體?

  與書上第52頁的擺法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52頁的擺法是連在一起的,54頁的擺是擺成了兩堆,中間有分開的。)

  指出: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來研究這樣的擺法。

  2、學習例題:

  觀察這張例題圖,同桌互相說一說,分別從正面、上面、側面觀察會有什么結果?

  全班交流:從正面看到的是不相同的。2個和3個的位置交換了一下。

  從側面看到的相同,都是豎著的3個

  從上面看到的也相同,是1個空1個。

  你有什么發(fā)現:不同的擺法,在某個位置看可能會有同樣的結果;要清楚地觀察物體,就要多觀察幾個方位……

  3、試一試

  如果從上面看到的形狀與原來相同,還可以怎樣擺?

  先指名再說一說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狀?再請學生想這樣的形狀,先要怎么擺?然后接著怎么擺?

 。ū热纾合纫豢找坏財[2個,這樣已經得到要看的效果了,然后再把剩下的3個添上去,5可以分成2和3已經用過了,那就可以想5可以分成1和4的情況。)

  如果從側面看到的形狀與原來相同,還可以怎樣擺?

  請學生模仿剛才的方法,比較有序地邊說邊擺。

  二、完成想想做做

  1、看左邊的視圖,連線。

  如果發(fā)現個別學生有困難,再請學生說說自己連線的時候是怎么想的

  2、用3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一擺。如果右圖(略)是從正面看到的,應該怎樣擺?

  預設:這種擺法是最簡單的,就直接按照圖示可以擺出來,學生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

  如果是從上面看到的呢?

  預設:這題的關鍵是右邊的2個應該是橫擺,要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補充:能否從側面看到這個樣子呢?怎么擺?

  3、下面的房子模型,有的從某一面看到的是(圖略),先找一找是哪幾個,再分別說一說是從哪面看到的。

  老師鼓勵有條件的學生簡單畫出分別從三個面看到的示意圖。再回答書上的問題。

  從眾多的示意圖中,你發(fā)現還有相同的觀察結果嗎?說說是什么形狀和幾號模型的哪個角度看到的?

  在交流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收獲?

  4、思考題:

  把5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右邊的樣子,從哪兩面看到的形狀相同?

  還有一個面看到的是什么樣子呢?

  三、學生的操作活動

  我們今天又研究了觀察物體,請有興趣的的學習小組,可以用5個小正方體繼續(xù)擺,可以像書上的樣子,考考你周圍的同學。

  四、課堂練習  補充習題

  授后小結:

  教學中組織學生觀察兩個不同物體的組合,按照先正面、再側面和上面的次序,讓學生充分觀察、思考、比較,獲得正確認識。在練習中放手讓學生自主嘗試,積極操作,積極交流,體會物體的相對位置關系,注意在學生的操作中,會出現多種答案,這時,可以鼓勵學生的不同想法,這樣可以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同上一課時相同學生感興趣、學得較好。

  課前思考:

  本節(jié)課需要觀察的物體由原來的幾個小正方體搭成一個物體,變成有幾個小正方體搭成兩個物體。通過觀察比較從正面、側面、上面等不同的方位看到的圖形是否有相同之處。再動手按找規(guī)定擺一擺。學生通過擺一擺,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相信能夠比較出色地完成本節(jié)課內容。

  想一想中的練習,1和2是需要學生先動手擺一擺再觀察得到結果,而第3題依靠課件顯示,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完成。

  課后反思:

  和上一節(jié)課有著相同的感受,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討論能夠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用幾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擺成的一個立體圖形從不同的角度能夠發(fā)現有相同的圖形,幾個擺成不同的物體,從不同的角度也能發(fā)現相同的圖形。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很流暢,學生能夠很好地理解課本上的例題和練習。

  教后反思:

  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的進行觀察、實踐、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學生在自主觀察物體的過程中,其數學價值取向為:緊扣生活經驗,觀察問題富有挑戰(zhàn)性。這些活動便于學生觀察、交流、感悟。學生經歷了在境物交融中整體感知,在觀察過程中親身感受,實現了由自主感受到開放感受的跨越。這是一個質的感情飛躍的過程。在教學《觀察兩個分離的簡單物體》這一課時,我提供給學生各種各樣的交流感知、感受、感悟的時間和空間,如摸一摸、議一議、看一看、說一說;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不是靜止不動的,學生聯系實際延伸的過程是遞進式的:探討教材內容,回答問題(猜猜);體驗觀察過程,你有什么發(fā)現(說說);深化問題(總結);拓展延伸(反思)。就這樣,學生觀察物體的過程由境到物,由點到面,由面到體,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強化了對觀察物體的感悟。

  學生在整體感知、親身感受和延伸感悟中,形成了對觀察物體的整體表象,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感悟能力。
 

來源:網絡

      歡迎訪問奧數網,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lczxd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