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8 18:21:28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語文
上課。
一、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師:今天我們要學的兩首古詩,請同學們拿出課文,讀讀這兩首詩,試著說說這兩首詩的主要意思。
生讀課文,教師板書兩首古詩的詩題。
師:誰來朗誦著這兩首古詩。
一生讀第一首,老師指導朗讀“熏”;另一名同學讀另一首。
師:咱們一起來讀一讀,思考兩首古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齊讀古詩。
生:這兩首詩的作者所處的朝代都在南宋。
師:你們對宋王朝有哪些了解?簡單地說。
生:南宋王朝并沒有吸取北宋王朝的教訓。
生:(介紹搜集的資料)
師:是的,那是個非常復雜的時代。(老師介紹歷史背景)。
師:誰來說說第二首詩題目的意思?
生: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意思是……
師:對這首詩的大意你能說說嗎?
生:(有點緊張)
師:淪陷區(qū)的百姓被稱為——
生:遺民(老師板書)
師:當你看到這些、聽到這些以后,你覺得“遺民”應該怎樣理解?是“遺留在淪陷區(qū)的人民嗎?
生答。
師:詩句中的“胡塵”僅僅是灰塵嗎?
。úシ乓魳,展示詩句)
生:我仿佛看到了金兵一連串的馬蹄聲,踐踏在人們的身上。
師:你看到哪些人倒在馬蹄之下?
生:老人
生:婦女
生:孩子
師:那他們怎么樣?
生:流淚
師:那滴滴的淚是什么淚?
生答。
師:北方的壯麗山川陷落了——西湖邊還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異族的欺壓下度日如年——西湖上的權貴們在歌與酒之間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克復中原的部隊,望眼欲穿——南宋的統(tǒng)治者們終日尋歡作樂,早已將失地與那兒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讀了這首詩,你現在有什么樣的感想?
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時感覺宋朝政府真是腐敗無能。
師:又一年是多少年?65年吶,……一年過去了,讀!
生: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反復朗讀三次。
師:他們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拋棄了,被那些終日沉醉在湖光山色、鶯歌燕舞中的游人們拋棄了。
課件出示《示兒》,教師引讀,學生再讀。
師:詩人到死都沒有看到中原的統(tǒng)一,他的心情怎樣?
生:我感到詩人非常失望。
師:內心的心涼之感是一種悲涼之感。那令人心涼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讀——
生:山外青山樓外樓……
師:那令人心涼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
生再讀。
師:那……南宋王朝在干什么?
生再讀。
師:你有什么理解?
生:為什么說杭州把比作汴州?
師:對于汴州,你們想了解嗎?
生:想。
。ㄕn件展示《清明上河圖》,伴隨音樂介紹汴州:汴梁曾經是北宋的都城,是當時歷史上最發(fā)達、最繁榮的一個城市。北宋畫家張擇端的這幅全長5米多的《清明上河圖》,就生動地再現了一個都城的繁華與富裕:風景如畫、街道縱橫、店鋪林立、人來人往、富足安寧……但是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從城門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從北宋的最后兩個皇帝被俘成為階下囚起就不復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蕭條,人民流離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淪陷了,可是那些達官貴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過上了暖風襲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樓外樓的今天,仿佛就是汴州繁華似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蕭條的今天,會不會變成杭州的明天?。)
師:“直把杭州做汴州”,是啊,無論在汴州還是杭州,那些權貴們不都是日日飲酒、朝朝作樂嗎?汴州已經淪陷了,杭州的命運又會怎樣呢?那些昏昏度日的當朝統(tǒng)治者斷送了一個汴州,難道不會再斷送一個杭州嗎?
生:……
師:你怎么理解這個醉字?透過這個“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們花天酒地,一個個大腹便便的……
師:通過這個句子,你還能聽到什么?
生:……
師:當你看到這些,聽到這些,你有何感受?
生:我感覺總有一天
師:請你朗讀一下。
生朗誦。(掌聲)
師:當這兩首詩同時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你又有何感受?
生:我感受到宋朝政府腐敗無能。
生:我感到了一種鮮明的對比。痛苦的日子一年又一年,杭州的權貴們吃喝玩樂,……我覺得他們太對不起為他們流干眼淚的百姓了。(掌聲)
生:……
師:而西湖旁邊的這些權貴們卻還在花天酒地之中。讀——
生讀:
師范讀,一生再讀。
有沒有注意二個句子?
生:問句。
師:誰問誰?
引導學生反復朗讀。
師:你有沒有發(fā)現,詩人有一顆怎樣的心?
生:憂國憂民之心。
師:面對終日尋歡作樂、醉生夢死的南宋權貴們,面對淪陷區(qū)苦苦掙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對野心勃勃、對江南之地虎視眈眈的侵略者,以及面對這兩首詩的作者,你想對誰說些什么?
生練筆。
請一學生上臺。
生:……你們對得住哪些老百姓嗎?
生:……
師:強敵的入侵,面對淪陷的家園,面對人民的悲泣,一位位愛國志士站出來了,陸游就是其中一個;一個個民族英雄誕生了,岳飛就是南宋歷史上一位最著名的愛國將領、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跡連同他的千古絕唱《滿江紅》,一同流芳百世,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播放《滿江紅》)
師:讓我們在激昂的音樂聲中結束今天的這一課吧!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