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8 18:16:07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課堂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樂趣”“置之不理”造句。
4.完成課后“練筆”的作業(yè)。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四個自然段。
課堂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2.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W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ǘ┓智逭n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ㄈ┯懈星榈乩首x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二、教學重點
。ㄒ唬┓智逭n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劃分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學過程
。ㄒ唬┙沂菊n題。
花草能裝點自然,美化生活。人們都愛賞花,有的人更愛養(yǎng)花。哪些同學自己養(yǎng)過花,是怎樣養(yǎng)花的?
請1、2名學生簡要說說自己是怎樣養(yǎng)花的。養(yǎng)花是件非常有樂趣的事,學了這篇課文,一定會有很多同學愛上養(yǎng)花的
。ò鍟9養(yǎng)花)
。ㄈz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指導學生“秉”字的寫法“ ”;“砸”的右半部按“ ”的筆順寫。
2.查字典并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學生通過查字典了解詞語的意思后,結合課文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樂趣:使人感到快樂的意味。課文中指養(yǎng)花使作者感到快樂。
計較:計算比較。課文中指作者對花開得大小好壞并不在意。計較讀j@ jiao。奇花異草:稀有罕見的珍貴花草。
霜凍:靠近地面的氣溫降到攝氏零度以下,使植物體受到凍害的天氣現(xiàn)象。
置之不理:置,放;理,過問;之,它,本課指花。在課文中的意思是把花放在一邊,不去管它。
自生自滅:由它自然生長,自然死之。意思是任其自然生長,不加過問。關切:關心。
一來二去:形容交往頻繁。課文中指經常和花打交道。
門道:門路。課文中指作者掌握了一些養(yǎng)花的方法。
三年五載:載,年。三年五載指好幾年。
不利于行:不便于走路。
循環(huán):事物周而復始地運動或變化,課文中指工作一會兒就到院子里看看花,再工作一會兒再去看看,不斷地這樣重復下去。
有益身心:有益,有幫助;身心,身體和精神。有益身心就是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
勝于吃藥:比吃藥的效果還好。
真理:真實的道理,即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
曇花:一種常綠灌木;ù,花瓣外面呈淡紅的紫絳色,中間純白色。夜間開放,開花的時間極短。可供人觀賞。
秉燭夜游:舉著蠟燭在夜間游賞。
贈給:無代價地把東西送給別人。
菊秧:菊花的幼苗。
(三)閱讀課文,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認真看課文,進一步加強對生字、新詞的記憶與理解,并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學生默讀課文,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默讀課文進一步了解了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給課文分段,然后請學生說一說是如何分段的,分段的依據(jù)是什么。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分段情況后,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
如果學生的意見比較分散,將哪些自然段合為一個段落的分歧較大,教師可讓學生將歸并成段的自然段逐一讀一讀,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指導學生理解自己歸并成段的自然段中,每個自然段都是圍繞“養(yǎng)花”這一中心表達不同方面的意思,是可以獨立成段的。教師可以向學生說明這篇課文的段落比較特殊,由于每個自然段相對完整地表達一個意思,全篇課文可以按自然段成段,共分成七段。
如果學生的意見比較集中,大多數(shù)學生將課文分成三段——首、尾自然段各一段,中間2~6自然段為一段。教師在肯定這種分段方法后,指出將第二段中的自然段各自成段,全篇課文分成七段的分段方法也是正確的。
結合這篇課文特殊的段落結構,教師幫助學生懂得在理清課文脈絡時,要從每篇課文的具體內容入手,按課文的實際情況分析、理清課文結構。將學過的分段知識靈活地應用于不同體裁、不同內容的文章中,而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固定的模式。
在理清課文段落結構的基礎上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寫“我”把養(yǎng)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第二段:寫“我”只養(yǎng)些好種易活的花草。
第三段:寫“我”是怎樣養(yǎng)花和養(yǎng)花可以增長知識。
第四段:寫?zhàn)B花有益身心,“我”從養(yǎng)花中了解了勞動的意義,得到了樂趣。第五段:寫享受勞動果實的快樂。
第六段:寫?zhàn)B花中的傷心事。
第七段:寫?zhàn)B花的樂趣。
如果學生將課文分成三段,第二段(2~6自然段)的段意可概括為:從養(yǎng)哪些花、怎樣養(yǎng)花、養(yǎng)花增長知識、養(yǎng)花有益身心、養(yǎng)花有成功的歡樂和遇到挫折的痛苦等方面具體講養(yǎng)花的樂趣。
在概括段意時,以學生概括為主。對于較難概括的段意,可讓學生多讀課文并進行討論,教師給予適當?shù)难a充修正。
。ㄋ模┯懈星榈乩首x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1.請七名學生逐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2.有感情地齊讀課文,進一步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ㄎ澹┳鳂I(yè)。
1.抄寫生字、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W習課文第一至第四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體會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二)結合課文理解“樂趣”“置之不理”的意思,并會用“樂趣”“置之不理”造句。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段。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第一至第四段的內容,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所表達出的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情感。
四、教學過程
。ǎ┮“樂趣”為話題,引入新課。
1.回想一下,“樂趣”一詞是什么意思?
。ㄊ谷烁械娇鞓返囊馕叮
課文的作者把什么當作生活中的樂趣?(養(yǎng)花)
。ò鍟9.養(yǎng)花)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事給你帶來過樂趣?
(讀書、下棋、踢球……)
2.在理解詞意的基礎上,用“樂趣”造句。
你能不能用“樂趣”這個詞造個句子?
。ㄗx書可以豐富知識,是一種充滿樂趣的事。踢足球能鍛煉身體,也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
學生在造句時,有些會仿照課文中的句式,造出“我把……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的句子,對此教師可以給予肯定,同時鼓勵學生采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教師在輔導學生造句時,應當讓學生懂得“樂趣”是積極的,正面的快樂情趣,不能將消極的事物當作樂趣。
3.作者將養(yǎng)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那么,養(yǎng)花究竟給作者帶來了哪些樂趣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ǘ⿲W習課文第一至第四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的思想內容。
1.學習課文第一段,理解內容及這一段在全篇課文中的作用。
(1)(齊讀第一句話——“我愛花,所以也愛養(yǎng)花。”)作者因為愛花,也愛上了養(yǎng)花。讀讀課文,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愛養(yǎng)花?
。▽W生自由讀課文。只要開花;作者就高興,而不是只喜歡好看的花;作者在小院子里種滿了花草;作者把養(yǎng)花當作了生活中的樂趣)
通過對課文字(愛、滿)、詞(樂趣、計較)、句(只要……我就)的分析。引導學生懂得作者是一個真正愛養(yǎng)花的人。教師在此可向學生簡單地介紹一下老舍先生,便于學生理解“沒有工夫去研究和試驗”的意思。從中體會出作者在繁重的寫作工作中仍要擠時間養(yǎng)花,可見其對花的愛之深及養(yǎng)花的樂趣之大。
。2)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作為這段的段意。
(我把養(yǎng)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這句話向我們解釋了作者為什么愛養(yǎng)花。從全文來看,這段還起到了什么作用?(全文的總述)
(板書:1.為什么養(yǎng)花……把養(yǎng)花當作一種樂趣……總述)
2.理解課文第七段(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引入對課文二、三、四段的學習。
(1)請一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第七段。
。2)第一段是對全文的總述,這一段在全文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ㄊ菍θ牡目偨Y)
養(yǎng)花對作者帶來了很多樂趣。作者在篇末用簡練的語言進行了概括總結。而文章也正是圍繞著這些樂趣來寫的。
3.學習課文第二段,理解課文內容。
。1)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概括這一段的內容。
。ㄟ@一段作者告訴我們他只養(yǎng)些好種易活的花)
。ò鍟2.養(yǎng)什么花)
。2)作者只養(yǎng)些好種易活的花,這些花自然很普通,作者那么喜愛養(yǎng)花,為什么不養(yǎng)些奇花異草呢?
。ㄒ驗槠婊ó惒莶灰谆,作者不忍心看著花草死去;另外,北京的氣候也不太適宜養(yǎng)花。)
老舍先生是一位語言大師,他的作品語言生動、精煉、幽默。在這一段,僅用三十一個字,就將北京一年四季的氣候特點準確地概括出來了。你輕聲地讀一讀,體會體會。
。3)作者養(yǎng)的花,不僅好種易活,而且還要自己會奮斗,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ê梅N易活是說花的品種普通,沒有奇花異草那樣嬌貴。會奮斗是指花草有頑強的生命力,能在北京這種不適合養(yǎng)花的氣候中生存下來。)
指導學生體會作者既因氣候的特點選擇好養(yǎng)的花草,也有欣賞這些看似平凡普通,沒有美麗嬌貴外表的花草所具有的頑強向上的生命力的含義。
雖然不是奇花異草,但是能開花,能結果,能給作者的小院帶來生機和活力,誰又能說這不是養(yǎng)花的樂趣呢?
。ò鍟河谢ㄓ泄
4.學習課文第三段,理解課文內容。
(1)花草自己要奮斗,也要靠養(yǎng)花人的精心照管。請一位同學讀一讀第三段,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照管花草的,從中又得到了什么樂趣?
(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關切它們。作者從中摸著了一些門道,學到了知識)
。ò鍟3.養(yǎng)花要摸門道)
。2)“置之不理”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造個句子嗎?
。▌e人有了困難,我們要熱情幫助,不能置之不理。)
在學生造句時,教師幫助學生分清什么情況下應該理,什么情況下應該不理,并鼓勵學生多造有積極意義的句子。
。3)你有好朋友嗎?平時你是怎么和他相處的?作者像好朋友似的關切花草,使你想到些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花的喜愛之真、之深。把花草當作自己的好朋友一般,認真仔細地照管它們,為它們的茁壯成長而高興,為它們的不幸夭亡而難過,養(yǎng)花已經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日精心的照管,換來了花草豐碩的回報,使作者享受到了養(yǎng)花的樂趣。你能從最后一段中找出一個詞來概括一下作者所得到的樂趣嗎?(長見識)
(板書:長見識)
看著滿院自己親手栽種的花草開花結果,作者心中涌起怎樣的情感?你能把表達作者這種心情的句子讀一讀嗎?
。ㄗ院,驕傲。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多得些知識決不是壞事。)
5.學習課文第四段,理解課文內容。
。1)四個人一小組討論學習:這一段講了養(yǎng)花帶來了什么樂趣,你從哪些地方能體會到這種樂趣,用最后一段中的一個詞語概括出來。
。B(yǎng)花要付出勞動,在勞動中得到樂趣——須勞動。)
。ò鍟4.養(yǎng)花要付出勞動——須勞動)
學生結合課文談作者從勞動中得到的樂趣,相互啟發(fā),教師予以點撥。
。菜、搬盆的勞動使作者的腦力勞動得到調節(jié),長期堅持,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這是樂趣;天氣突變時搶救幾百盆花,緊張的勞動雖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但看到花兒安然無恙,心里自是高興萬分,苦中有樂,這也是樂趣;天氣好轉,搬花出屋,讓好朋友們返回家園,這還是樂趣。)
。2)作者在勞動中體會到一條真理,他是怎么說的?(不勞動,連棵花也養(yǎng)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作者采用了什么句式,表達了什么感情?
。ǚ磫柧,表達出作者對勞動的熱愛。)
(3)練習背誦第四段。
。ㄈ┳鳂I(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四至七段。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文第五至第七段,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ǘ┚毩暯o課文編寫提綱。
。ㄈ┩瓿烧n后“練筆”的作業(yè)。
二、教學重點
。ㄒ唬├斫庹n文第5至第7自然段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ǘ┚毩暯o課文編寫提綱。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四、教學過程
。ㄒ唬z查第4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的背誦。
1.請四名學生分段背誦課文。
2.同桌相互檢查第4自然段的背誦情況。教師了解背誦情況。
。ǘ⿲W習課文第5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1.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
(1)養(yǎng)花須勞動,而勞動則有益身心。
養(yǎng)花的樂趣并不止于此,我們看看第五段中作者又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樂趣。
(2)請兩名學生有感情地背誦第5自然段。學生們邊聽邊看書,體會課文內容,從第七段中選出適當?shù)脑~語概括這段內容。
。ㄟ@一段主要講享受勞動果實的快樂,可以用“有香有色”“有喜有笑”來概括)
。ò鍟5.養(yǎng)花使人喜悅……有香有色、有喜有笑)
。3)這一段文字充滿了歡快喜悅,使得讀者也為之感染,滿心高興。作者是怎樣通過文字把這種喜悅之情表達出來的呢?
。ㄟM門就夸“好香”——驕傲;秉燭夜游;贈給——特別喜歡)
結合以上語句,幫助學生進行分析。重點引導學生領會看到自己的勞動果實自然讓作者歡喜;而自己養(yǎng)的花能得到別人的夸獎、喜愛讓作者感到驕傲;和朋友一同分享養(yǎng)花的樂趣,才是作者最為高興的事,體會作者將自己的快樂與人共享的思想境界。
2.學習課文第6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
。1)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沒有一帆風順的,既然有成功的喜悅,就會有失敗的苦惱。養(yǎng)花也是如此。哪位同學試著分析分析第六段,說說這段寫了什么,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ㄟ@段寫了菊秧被砸死,全家人難過的心情。表達了作者傷心的心情)
。ò鍟6.養(yǎng)花使人傷心……有憂有淚)
(2)作者和全家這樣傷心,從悲傷之情中還能體會出什么情感?
。▽ǖ南矏、憐惜之情)
。3)五、六兩段作者采用的怎樣的寫作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ú捎昧藢Ρ鹊膶懽魇址ǎ幌惨粦n,有笑有淚,使感情更加強烈,給讀者的印象更加深刻)
。4)男女生分別背誦,進一步體會有喜有憂,有笑有淚的情趣及寫作手法上的妙處。
3.學習課文第7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及在全篇的作用。
在第二課時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已基本理解第七段在全文中的總結作用,教師在這里著重指導學生理解這段總結的高度概括性和辯證性。
(1)我們已經知道養(yǎng)花給作者帶來了那么多的樂趣,而作者在總結時只用了二十四個字就將養(yǎng)花的樂趣概括得全面而且確切,使我們再次感受到作者寫作的精練簡潔。
。2)學生進行朗讀體會末段表達的思想感情。
。3)除了精練簡潔,這段總結還有一個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
。ㄓ棉q證的方法進行總結。“喜”與“憂”“笑”與“淚”,“勞動”與“見識”)
作者對養(yǎng)花樂趣的總結是辯證的,養(yǎng)花既能讓人喜悅歡笑,也會讓人傷心流淚;既讓人有“香、色、花、果”帶來的感觀上的享受,又有看到自己的成功而自豪,欣慰的心理感受;既有體力上的付出,也有精神上的收獲。這樣的總結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耐人尋味,養(yǎng)花確有樂趣。
。ò鍟吼B(yǎng)花確有樂趣)
。ㄈ┯懈星榈乩首x全文,加深體會,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者通過自己的養(yǎng)花實踐,切身體會到養(yǎng)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四)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1.在《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中,我們學習了怎樣給課文編寫提綱。同學們回憶一下,編寫提綱的幾個步驟是什么?
。ㄏ却_定文章中心,再想好選哪些材料來表達中心,然后把要寫的內容排列好。)
2.參照板書,給課文編寫提綱。教師巡視,檢查指導。
3.請一名學生將提綱寫在投影片上,出示投影片,師生進行評議。
(五)完成課后“練筆”的作業(yè)。
1.學習了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使我們平添了幾分對花草的喜愛。生活中,同學們養(yǎng)過或看到過不少花草,哪些花草引起了你的喜愛,它有什么特點,你為什么會喜愛它?
。▽W生回答,相互啟發(fā)思路)
2.請一名作文基礎較好的學生口述片段,教師在黑板上簡單地列出提綱并進行講評。
3.學生可參考提綱的思路,寫片段。教師對作文基礎較差的學生適當?shù)丶右灾笇А?/p>
。┳鳂I(yè)。
將片段修改整理后抄寫在作文本上。
【板書設計】
【小資料】
老舍 本文作者,F(xiàn)代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曾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北京市文聯(lián)主席等職。著作豐富。解放前創(chuàng)作的《駱駝祥子》等,對舊社會進行了揭露和批判。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創(chuàng)作了話劇《龍須溝》、《春華秋實》、《茶館》,小說《無名高地有了名》和其他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歌頌新社會,語言生動、幽默,被譽為“人民藝術家”。
寫作特點
1.圍繞中心,組織安排材料。本文寫?zhàn)B花,表現(xiàn)的是養(yǎng)花的樂趣。作者圍繞這個中心,先寫了“養(yǎng)花的原因(愛花)和目的(只當作樂趣)以及對花草種類的選擇。接下來,寫自己在養(yǎng)花過程中“摸著一些門道”。養(yǎng)活了花草,還掌握了知識;下文著重寫?zhàn)B花需要付出艱辛勞動,既鍛煉了身體,又“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shù)恼{節(jié)”。這些都表現(xiàn)了養(yǎng)花的樂趣。
2.語言簡潔生動,明白曉暢,感情豐富。作者老舍雖然是著名的作家,但是他行文的語言是娓娓道來,如話家常,讓讀者感到親切自然。例如:“摸著門道,花草養(yǎng)活了,而且三年五載老活著,開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這平常的語言表達出掌握了一些養(yǎng)花方法之后的喜悅,感情充沛,溢于言表。此類語言,課文中比比皆是。
中心思想
本文作者寫了自己的養(yǎng)花實踐,切身體會到了養(yǎng)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