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7 22:41:46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語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義。使學生能利用網(wǎng)絡資源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整理資料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網(wǎng)絡學習的過程中體驗與別人合作交流的快樂,能對別人整理的資料、作品進行評價,論談交流有自己的見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通過網(wǎng)絡學習引導學生開闊視野、關注生態(tài)平衡。
【教學方法】網(wǎng)絡自學法、合作教學法、探究學習法。
【教學重點】理解“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大自然萬物都有其生存之道和躲避災難之本能這一秘密。
【教學準備】網(wǎng)絡教室 學生課前在教學平臺上自主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與設計意圖】
一、板書課題 學生質疑。
1、導入
師:同學們,圍繞著本單元的主題,我們學習了人與人、人與家庭的沖突,今天,讓我們隨美國的伯羅蒙塞爾走進大自然,探索人與自然的矛盾沖突吧!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邊板書,邊提示學生注意“秘密”的寫法。)看到課題你會想到什么?
2、學生質疑,引入新課
3、學生借助教學平臺的“詞語長廊”互相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4、學生借助網(wǎng)絡教學平臺將自己整理的資料進行演示匯報。(學生對別人整理的資料進行正確評價,為新課學習作好鋪墊。)
【設計意圖】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就是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自主學習,以自主學習成果激勵成功學習的自信,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獨特不可替代的功能。課前整理資料和課上正確評價別人的整理資料都是一種能力訓練,正確評價別人對小學生來說很重要。
二、圍繞主線,網(wǎng)絡學習。
1、自主確定學習內容
師:能告訴老師,通過預習課文你們最想與別人交流什么內容嗎?(學生暢所欲言,教師記錄,學生選擇討論、學習的內容)
【設計意圖】
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學習意愿,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主體。
2、結合北師大版教材特點,抓住書中“丁丁視角——我對向導有些看法”引發(fā)學生課前預習討論,學生留言感悟。課上,選取有代表性見解的同學闡述理由(引導學生結合書中語句學會靜心讀文,充分發(fā)表自己見解)。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繪聲繪色的引讀帶學生回到文本體會當時的情景。
3、情境讀文,補充空白。
師:向導的冷淡,招來同伴們一片“不能不救的議論”,大家都能說些什么呢?(學生發(fā)表自己見解,補充文本空白)
4、閉上眼睛,在你的頭腦中留下的是什么樣的畫面?(引導學生想一會再說)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小結:本文正是借助“向導幫助幼龜入海”的場面及大家氣喘吁吁救小海龜?shù)膱雒婷鑼,點面結合,抓住整體氣氛,讓我們感受到人類不能違背自然規(guī)律,大自然萬物都有(生存之道)(板書)。因此,向導發(fā)出了悲嘆:“如果不是我們人類,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你對這句話怎么理解?
【設計意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一些必要的提示,使學生更了解文章的寫作特點,達到整體感知的學習目的,為突破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主題做好準備,相機點撥、引導、提升,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5、學生談自己對向導話的理解。
6、引發(fā)學生想象討論:如果向導沒有將“偵察兵”送到大海,幼龜們得不到錯誤信號,就一定能順利入海嗎?有幾種可能性?(學生充分交流課前提出的問題,想象匯報后觀看幼龜離巢入海視頻談感受)
7、在學生想象的基礎上利用信息技術出示視頻,途中小海龜除了遭受海鷗和魚的襲擊,還會被嘲鷹、鰹鳥、蜥蜴,甚至是螃蟹等動物吃掉。通過視頻形成感官上的認識,突破教學難點。
8、看過視頻后談感受再次回歸文本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
愛因斯坦說:“想象比知識本身更重要。”此處我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讓他們去猜想。在學生想象的基礎上利用信息技術出示視頻,看過視頻后談感受再次回歸文本感情朗讀,引導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抓住重點體會大自然的“秘密”。充分利用因特網(wǎng)上的已有資源為教學服務。
9、拓展練習
師:從大家的發(fā)言可以看出,我們在作者講述的這件事中也悟出了道理,得到了啟迪,對“自然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假如你是向導,假如你是隨行的同伴,假如你是小海龜中的一員,或者你就是一位讀者,在經歷了這件事之后,你想跟大家說點什么呢?請你以其中的一種身份,從一個角度,把自己的感悟寫下來吧。(進入教學平臺的“能力提升臺”進行文本補白)
★一只死里逃生的幼龜悲憤地說道:“ 。ń栌斨谡務J識——尊重個性化體驗)
★隨行的同伴懊悔地說:“ !”
★我 地說:“ 。”
【設計意圖】
尊重了學生閱讀的多元特性,體現(xiàn)了《語文課標》中提出的“個性化閱讀”。所以這一環(huán)節(jié)始終把孩子的理解和感悟放在首位,在此基礎上對文本加以概括提升,進入教學平臺的能力提升臺考考自己,拓展文本,升華主題,發(fā)展個性。寫話設計,意在給學生的個性解讀一個釋放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評判意識,引發(fā)學生與各種角色進行多向對話,從而拓展思維,挖掘課文的潛在含義。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寫作習慣。
三、借題發(fā)揮,巧解秘密。
1、同學們看,作者“我”說的話在文章的結尾處,結合我們以前學習的寫法,這叫(結尾升華法)這是文章的點睛之筆。(板書)你怎樣理解“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義?兩個人交流一下。ǜ鶕(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2、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后觀看時事新聞——墨西哥政府將六萬只海龜放歸大海,思考:人類怎樣和生物和諧相處。(引導學生關注生態(tài)平衡)
3、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解決了哪些問題?你還有什么疑問嗎?(學生質疑)學完本課你有什么感想?
4、留下學習空間。
師:由于一節(jié)課時間有限,課下,大家可以將自己的感受寫在留言空間里,我會抽時間給你回帖,好嗎?剛才同學們還想知道更多大自然的秘密,在我們的教學平臺上還有很多有關動、植物的秘密,回家,同學們可以再次登陸,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觀看,將其整理后發(fā)送到平臺上,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交流,看誰的大自然秘密最受歡迎。
5、教師小結。
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它總是以其獨有的方式使我們感受到它的奇妙與深刻。“熟知自然、了解自然,才能尊重自然”讓我們真正地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設計意圖】
小組成員間的討論、交流、匯報,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孩子與生俱來對自然界特別喜愛,我想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收獲與想法,他們一定想知道更多有關自然界的秘密,留下思考交流的空間對學生極為重要,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學習與溝通不僅僅局限在課堂!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