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6 22:47:00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 六年級 語文
走向“謎底”也就走向了“智慧”
《山谷中的謎底》是主題單元“探索與發(fā)現(xiàn)”中的第三篇課文,是一篇以成因和道理為說明對象的說明課文。在感受了《天游峰的掃路人》中的自信、豁達開朗的人生態(tài)度,領悟了《最大的麥穗》中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的人生哲理之后,再來學習《山谷中的謎底》,可謂是水到渠成。
《山谷中的謎底》記敘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一個奇觀的自然現(xiàn)象,啟示人們悟出這樣一個道理:“彎曲不是屈服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發(fā)展。”揭示出了一種生存的智慧:對于外界的壓力,可以通過正面的抗爭去戰(zhàn)勝它,但有時也需要像雪松那樣先彎曲一下,作出適當?shù)淖尣,以求反彈的機會。有時彎曲不是屈服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地發(fā)展。對于不諳世事的孩子,驟對強暴和逆勢,這種以退為進、保護自我的生存策略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進行本課的教學時,我考慮了這樣三個方面的問題:
1、藝術導入,激發(fā)強烈的探究欲望。
課文題目是“山谷中的謎底”。有“謎底”,自然就有“謎面”。提示課題之后,不妨引導學生根據(jù)謎語特點,緊扣課題自主提出相關問題。如此一來,容易揭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引發(fā)他們強烈的追索情緒。
2、想象情景,樹立雪松的抗爭形象。
課文第三自然段具體地表現(xiàn)了雪松與積雪抗爭的傲然姿態(tài)。“反復地積,反復地彎,反復地落,反復地彈……不論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終完好無損”,“依舊保持著蒼翠挺拔的身姿”。朗讀這些語句的,應該引導學生想象雪松與積雪抗爭時情景,使抽象的文字變成具體可感的兩面,讓雪松那頑強抗爭的形象清晰印入學生的腦海之中。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是能夠制作出相應的動畫課件,反復播放給學生觀察,幫助學生形成直觀感受。
3、聯(lián)系實際,感悟寶貴的人生哲理。
課文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寫了兩位旅行者揭開謎底后的談話,點明了他們所發(fā)現(xiàn)的人生哲理。其中,第二位旅行者的話語與課文最后一個句子,含義比較深刻、深奧,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它們是本課課文的教學的難點?梢砸龑W生聯(lián)系實際,談談遇到挫折時,是怎樣“先彎曲一下,作出適當?shù)淖尣,以求反彈的機會”的,以求得對這一人生哲理的初步理解。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