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6 21:37:50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 六年級 語文
教例:
師: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直接描寫了夾竹桃。
生讀后回答:課文的第2、4、5自然段直接描寫了夾竹桃。
師:誰愿意來讀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和笫6自然段?
。ㄖ该麑W生朗讀)
師:請大家再自由讀讀這兩個自然段,能從中讀出問題來嗎?
(學生自讀、思考后發(fā)言)
生甲:我的問題是:第六自然段說“這樣的韌性”——是指怎樣的韌性?
生乙:我的問題是:第一自然段說“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但為什么是作者最留戀的花?
生丙:我的問題是:第六自然段說“能引起我許多的幻想”——為什么夾竹桃能引起“我”許多的幻想?有哪些幻想呢?
生。何业膯栴}是:“我愛上了夾竹桃”——“我”為什么愛夾竹桃?“我”愛夾竹桃的什么呢?
……
師:你們邊讀課文邊思考,所以能從課文中讀出問題來。那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
生:讀書!讀課文!
師:好啊!就請大家認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從課文中找到相應的內(nèi)容,讀讀書、想想問題,相信你一定能悟出問題的答案來的。你也可以找研究同伴共同討論,合作解決問題。
。▽W生帶著自己的問題自行讀書,研究問題,個個認真投入,相互之間討論熱烈,學習的興致很高。)
評析:
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閱讀是學生的個體化行為,不應以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教學指向來替代學生自己的學習目標、自己的理解和體驗。所以,教學內(nèi)容應能吸納學生的經(jīng)驗,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求知欲、探究欲,教師不應把整個教學過程看成是既定教案的一板一眼的演繹,而應根據(jù)學生的反應及時調(diào)整既定的教案,教學內(nèi)容應有“適量”的不確定性、異常性和模糊性。
我在教學《夾竹桃》一課時就注意貫徹了這個理念。課堂上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對課文的總起段(第一自然段)和總結(jié)段(第六自然段)作質(zhì)疑性閱讀,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①“這樣的韌性”——是指怎樣的韌性呢?
、“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但為什么是作者最留戀的花?③為什么夾竹桃能引起“我”許多的幻想?有哪些幻想呢?
、“我”為什么愛夾竹桃?“我”愛夾竹桃的什么呢?
……
這些問題真正是學生深入學習課文前的疑惑,就是課堂上新生成的學生自己的學習目標,從而也就是這堂課的教學目標。然后放手讓學生自行讀書,針對課文的重點段(第二、四、五自然段)進行自我研讀、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問題。這樣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認準自定的目標,用自己的學習方式,或獨立地去思考和感悟,或合作探究和討論,最終得到自己的體驗和理解,這樣更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