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6 12:49:26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案 語文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兩首古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小池及小兒垂釣的情景,進行審美教育,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學習本課生字;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和默寫《小池》。
教學重點:
誦讀詩歌;體會、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和意境。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古詩,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了哪些古詩,誰能背出來?
學生背誦已學過的古詩。
課外有些同學也自己學古詩。古詩寫得美,好記又好念,大家都喜歡讀古詩。
今天再學一首。
二學習《小兒垂釣》。
1.(板書題目)教學“釣(di4o)”。“垂釣”即釣魚。“釣”的右邊“勺”,里面是一點。
2.范讀。
3.自讀。
4.理解題意。
從題目知道這首詩寫什么。“小兒”指什么人?“垂釣”就是做什么?詩中的“垂綸”,“綸”是垂釣的線,釣魚時需要把線垂在水中。“學垂綸”,也就是學釣魚的意思。
“小兒”是指小孩子,也就是詩中所說的“稚子”,幼稚的孩子。這首詩就是描寫小孩子學釣魚的情景。
5.讀第1、2兩句。
小孩在河邊釣魚,河邊長著莓苔(聯系生活經驗解釋)和青草。
誰能說說小孩釣魚坐在河邊的樣子?
例:一個頭發(fā)亂蓬蓬的小孩,側著身子坐在長著莓苔的河邊,青草映著他的身影。
教學“蓬(p6ng)頭”。“蓬”蓬亂;“蓬頭”即頭發(fā)蓬亂。
齊讀第1、2句。
6.讀第3、4句。
當路人向小孩問路時,小孩有沒有回答?你是從哪里知道的?(“遙招手”,遠遠地招手示意)
教學“遙”,遠遠地。
小孩為什么不作聲光招手?
。〒恼f話的聲音驚動了魚兒不上鉤,所以不應答路人的問話,“應”,應答的意思。)
指點:生動地描寫了小孩初學釣魚的認真和天真可愛。
7.朗讀全詩。
三練習、作業(yè)。
1.朗讀詩歌,練習背誦。
2.復習詩中生字,寫字。
垂釣蓬頭稚子遙招手
3.默寫古詩。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