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3 16:52:27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語文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1個字只識不寫。
2.能看圖體會字義,初步了解象形字、會意字的構(gòu)字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yǎng)識字能力和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重難點、關(guān)鍵
1.能把本課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出來。
2.初步了解象形字、會意字的構(gòu)字特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鑲對劃分: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正確、美觀地書寫“亭、聞、鳴”。
2。通過觀察圖畫體會宇義,初步了解象形字、會意字的構(gòu)宇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1.(出示)
根據(jù)這幾幅圖,你能寫出相應的漢字嗎?
2.今天,我們還要學類似的生字,這些生字的特點是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看圖領(lǐng)會字義識字
1.(投影出示第一幅圖)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圖右邊的字像什么?
(2)出示生字:亭。讀準后鼻音,齊讀兩遍。
(3)怎么記住這個字?(指導學生借助圖來記)
2.(投影出示第二幅“鳥”圖)
(1)看看“鳥”字與圖上的小鳥有什么相似之處?
寫“鳥”時一定不要忘記什么?(小鳥的眼睛)
(2)齊讀“鳥”兩遍。
3.小結(jié):像“亭”、“鳥”這樣的字與原來的物體很相像,這類字叫“象形字”。以前我們學過這樣的字嗎?
4.(投影出示第三幅“亭”圖)
(1)一個人走累了,他采到小亭子邊準備干什么?
(2)出示“停”,齊讀兩遍。
5.(投影出示第四幅圖)
(1)圖上這個人在干什么呢?
(2)從圖上看,你知道這會是什么字呢?
(3)出示’聞“齊讀兩遍。
(4)怎么記住這個字?
6.(投影出示第五幅圖)
(1)這只鳥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呢?
(2)出示:鳴·齊讀兩遍。
(3)”鳴“表示什么意思呢?
7.小結(jié):像”聞“、”鳴“這樣把兩部分合起來的字表示一個新的意思,這類字叫”會意字“。
三、指導書寫
1.自己看筆順,描紅。
2.反饋檢查,”亭、聞“的筆順。
3.指導書寫。
鳴:左窄右寬。”鳴‘的“口”應在左上與“鳥”的眼睛同在一條線上。
“亭”:要壓在橫中線上。
4.教師范寫生字,學生描紅、仿影、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5.反饋。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理解課文的意思。
2.學會正確、美觀地書寫剩余的生字。
3.擴展一些寫景的古詩,引導學生背誦積累。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或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復習
1.讀一讀生字:“亭”、“聞”、“鳴”。
2.說一說“停、聞、鳴”的意思。
二、理解語意,背誦詩。
1.這課有一首很美的詩歌,寫的是什么呢?自己借助拼音把詩句讀準。
2.這首詩中還有四個生字,我們必須掌握,誰來讀一讀?
(出示:耳、側(cè)、停、但)
(1)自己讀一讀這四個生字。
(2)正音“停”;韻母是“ing”。
’側(cè)“:讀平舌音。
“但”:韻母是“an”,
“耳”:韻母要卷舌。
(3)指名讀,開火車讀。
(4)去掉拼音再讀,齊讀。
3。請同學們再讀這首詩,注意一邊讀一邊看圖,想想這首詩寫的是什么意思?
4.學生相互讀,相互交流自己讀懂的意思。
5.你讀懂了什么?學生相互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6.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出示掛圖)看一看,這里的樹林長得怎樣?
為什么只聽鳥叫,而不見鳥,明白嗎?
7.怎樣才能把這首詩有感情地讀出來呢?指讀,齊讀。
8.這么美的詩,能把它背下來嗎?試試看。
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齊背。
三、教學生字
1.卡片認讀生字并組詞。
2,自學課后筆順表,并描紅。
3.指導寫字。
“耳”,最后三筆是從上到下的三橫,中間一橫要靠近橫中線。
‘但“停”,左窄右寬.
4.學生仿寫,教師巡視指導。
5.反饋,評析。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