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3 08:35:38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哲理故事 自我介紹
教學目標:
1、懂得要愛護莊稼,遇到困難的事能動腦筋,想辦法。
2、能看圖理解圖意,發(fā)揮想象。
3、能用一段連貫的話把5幅圖連起來講故事。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圖意,能在看單幅圖說話的基礎上把5幅圖連起來。
難點:看圖想象有難度。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要求。
1、同學們,你們想做一個聰明的孩子嗎?今天,老師就要給大家介紹一個聰明的孩子。
2、出示5幅圖。
同學們看,圖上的這個小朋友叫小華。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就要學習看圖,說說小華想了個什么辦法保護莊稼的故事。
二、整體觀察圖意。
1、一共有幾幅圖?每幅圖里都有什么?
2、連起來看圖想想這5幅圖在家小華看見了什么?
3、要求學生簡單說圖意。
三、逐幅觀察圖意,質疑引發(fā)想象,練說意義。
第一幅圖。
。1)看圖,說說“什么時候?誰在哪里看見什么?
小華在路邊的麥地里看羊媽媽和一只小羊在吃麥苗。
。2)同桌互說。
(3)小結。
看第二幅圖。
。1)看圖,小華怎么樣了?
。2)想象,小華為什么仰面倒在路上,他做了什么?
。3)練說:要求學生把話說具體。
。ㄋs緊跑過去拉住羊繩,想把羊媽媽拉出麥地,可是怎么拉也拉不動。小華再一使勁,羊沒有拉出來,自己跌了個仰面朝天。)
第3幅圖。
。1)仔細看圖,小華在路邊干什么?
(2)想象小華想了個什么好辦法?
。3)四人小組討論:觀察小華的神態(tài)、動作,再看看羊媽媽和小羊的神態(tài),動作,想一想,這個辦法是怎么想出來的?
。4)指名說,要求用上適當?shù)膭釉~。
(5)同桌互說。
第4幅圖。
(1)仔細看圖,小華怎么做,小華的辦法行嗎?
。ㄐ』ㄅ苓M麥地,抱起小羊,羊媽媽看見小羊被搶走了,連忙趕出麥地。)
。2)同桌互說。
看第5幅圖。
。1)兩只羊終于走出了麥地,可又會回來吃麥苗呀,怎么辦呢?后來,小華又想了個什么辦法使羊不再到麥地里去吃麥苗?
(2)同桌互說。
。3)指名說。
。ㄐ∪A在路邊打了個木樁,八羊拴在木樁上。他又去割了一籃青草,讓它們吃。)
四、連句成段。
1、把5幅圖連起來回想一下,確定先說什么,重點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2、逐幅圖連說。先說每幅圖,再回頭說第一幅圖,第2幅圖(以此類推)
。1)自由說。
(2)同桌說。
五、指名講完整的故事,評議(用詞是否恰當,語句是否通順。)
六、總結。
誰能用一句話說說小華是個怎么樣的孩子?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