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2 16:23:46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
一. 教學要求:
1.閱讀詩歌,了解內容,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習本詩的比喻、擬人的表現(xiàn)手法。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5.在學習中,大膽交流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的夢想。
二. 教學重難點:
1.閱讀詩歌,了解內容,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2.了解詩人以種子比喻自己以及文中的擬人手法。
3.引導學生大膽交流,說說自己的夢想。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你們有什么夢想呢?
2.是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小生物都有自己的夢想,哪怕它是一顆種子。
二、板題讀題
三、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1.生介紹資料。
2.互相補充。
。1)簡介作者
柯巖,當代女詩人、作家。出版專著50余部。中國作協(xié)主席團委員、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柯巖”是筆名?,小樹;巖,石頭;柯巖,長在巖石中的樹,形容很堅強,她曾被定為“黑幫、反動權威”,被關了起來。有一天,她看見總理關于“王不是”的講話稿時,勇敢地聲明自己不屬于“黑幫、反革命”之流。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后,柯巖就連續(xù)不斷地發(fā)表長詩,曾出版詩集《中國式的回答》,其中《種子的夢》、《周總理,你在哪里》收錄其中。
。2)關于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當代著名詩人柯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作品。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噩夢將結束,光明即將到來,詩人用“種子的夢”為題,抒發(fā)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祖國新生的寄托。
四、初讀詩歌
1.自由讀,數(shù)一數(shù)共有幾節(jié)詩。
2.劃出生字詞拼讀,理解。
(1)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①吮(shǔn)吸,不讀“yǔn”。
、诜e攢(zǎn),平舌音。還有一個音念(cuán),攢錢,攢湊。
③絮(xū)、碌(lù),韻母寫詩相同,讀法卻不同。
、茚劊╪iàng):容易讀成“làng”,要反復讀幾遍。
(2)要注意的字形。
、俸郑鹤筮吺“衣”部。
、跀:第一個“先”的最后一筆是豎提。
③瓣:與“辯、辨、辮”進行形近字組詞。
、苈担河疫吺“錄”。
、葆劊鹤筮吺“酉”。
(3)詞意。
①憩睡——憩qì。休息,睡眠。
、谲|殼——身體表面。
、墼杏——蘊藏。本意懷胎生育。
、芩蔽——聚攏嘴唇來吸。
⑤積攢——積聚。
⑥絮語——低語,小聲地說話。
⑦妒嫉——dù jí 因別人比自己好而憎恨。
⑧盟誓——立下誓言。
⑨傾心——全身心地,全部付出。
3.指名讀詩。
4.正音、評議。
5.齊讀全詩。
五、默讀,思考討論
1.全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如果把全詩分為兩個部分,你覺得應該怎么分?說說理由。
六、匯報
1.詩人運用淺顯、形象、人性化的語言來向我們描述種子的夢:在寒冷的冬季,種子默默地在大地母親的懷抱里,吸收著養(yǎng)分,積蓄著力量,夢想自己發(fā)芽、長葉、開花結果……
2.全詩共八節(jié),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2節(jié)):詩人把漫長而寒冷的冬季比喻成一個冰冷冰冷的世紀,把種子比喻成一條小小的沉默的魚。像小魚“潛身”在碧綠的海底,“憩睡在母親懷里”夢想春天的到來,而默默地積攢著力量。
第二部分(第7~8節(jié)):種子的夢想是什么?運用擬人化的寫法表現(xiàn)種子思念陽光,迎接春光的心語:把自己無私的愛和真摯的情感交付于蜜蜂,結出果實。對這一過程的描述也就表現(xiàn)了詩人不畏艱難,暢想未來的美好的愿望。詩的最后一句:“明年的春天會更加美麗”,點明了詩的主題。
七、課堂總結
熟讀全詩。
八、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抄寫詩歌。
3.熟讀全詩。
第二課時
。ㄒ唬⒙(lián)系實際、激情導入
1、組織學生瘋狂背古詩至《憫農(nóng)》,導入
師:孩子們的古詩背得真棒!能告訴大家你背了多少古詩嗎?(指名說)
[設計理念] (古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枝奇葩,是祖國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通過課前組織孩子們背誦及比比誰背得多,引導孩子背誦古詩詞的興趣及積極性,重視我們本民族語言和文學習慣的培養(yǎng)。)
。ㄏM⒆觽兡芎煤玫陌盐者@美好的春光,多背些咱中華民族的經(jīng)典詩詞。因為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季節(jié),春天里種下一粒種子,秋天就能收獲千萬顆果實。)
關于種子,你想談……(指名說)
2、(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進入夢想劇場,走進著名女作家柯巖筆下的《種子的夢》,一起讀讀課題吧!
老師聽出了你們有疑問,是嗎?你想知道……。(指名說)
板書如:難道種子也會有夢?種子的夢是什么?種子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嗎?它準備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夢?……
同學們的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種子,沒有種子就長不出參天大樹,沒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收獲。
[設計理念] 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 ,大疑則大悟,小疑則小悟,不疑則不悟。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就是學習問問題,學怎樣問問題。 支持和鼓勵學生對不明白的問題大膽質疑、爭論,使學生不但會質疑,敢于質疑,而且善于質疑,習慣于質疑,使學生養(yǎng)成愛思考善于質疑的良好習慣。)
。ǘ⑸钊雽W習、感受夢想
。ㄌ貏e是實現(xiàn)過程中的困難、努力、幫助、喜悅)
1、讓我們帶著疑問,自由讀讀這首詩歌。
大家讀的真投入,誰想來展示展示你的朗讀,請聽的同學展開想象的翅膀……(指名讀)多種方式朗讀課文,做到熟練朗讀,基本做到有感情。
他的朗讀讓你看見了什么?(我們的贊美和鼓勵就是一粒種子,已經(jīng)在他的心中開出了自信的花兒。)
2、誰能用概括的語言來說一說種子的夢到底是什么?(指名說)板書;(老師引讀:種子的夢是長出兩片綠油油的葉子,是開出鮮艷的花朵,是長出累累果實,是讓明年的春天更美麗。)
3 、種子:
(1)一粒小小的種子的生長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是他的艱難的奮斗歷史,你知道它要經(jīng)歷哪些困難么?回到文中讀讀、想想再告訴大家,……
你從哪感受到的?(指名說)
讓我們一起看到……第一小節(jié)。
誰愿意來讀給大家聽?(指名讀)
從他的朗讀中,你覺得現(xiàn)在這顆種子此時心里覺得……
老師引讀:好好讀出這種感覺。誰能讀的更強烈些。(指名讀)
細心的同學一定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吧。這冰冷冰冷的世紀指的是……我是指……碧綠的海底是指……,多形象的比喻,一起讀讀好好感受種子的處境。
這些疊詞,去掉一個試試行不行,誰來讀給大家聽,感覺……
能讀出疊詞的韻味么,試試吧!
[設計理念] (通過學生自己的發(fā)現(xiàn)、朗讀、比較,循序漸進的感受作者語言重復的魅力)
。2)、冰冷的世紀,土層的壓力,冰雪的妒嫉,象三座大山一樣壓在種子的頭上,這么多的困難,它要怎樣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的呢?讓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出示第三小節(jié)讀讀,想想它為什么如此執(zhí)著于它的夢呢?答案也許就在書中,讀讀上下文,好好想想,誰第一個來說?(指名說)(勇氣可嘉)
出示課件:補充詩歌:為了……,種子一點一滴的積攢著力氣。
這到底是一顆怎樣的種子呀?(指名說)板書堅強的、勇敢的、知難而進的、偉大的……
(3)、我一點一滴的積攢力氣,因為我思念……引讀第四節(jié)。
老師引讀:好的,同學們,閉上眼睛,現(xiàn)在你就是那粒被壓在泥土下,甚至是壓在巖石下的微小的種子,懷著你美妙的夢想,你想破土而出!抵抗著巨石的壓力,你要破土而出!你的小拳頭握起來了,你在一點一滴地積攢著力氣!在冰冷漆暗之中春天滿懷柔情地呼喚你的名字,
那久違的呼喚宛如夜晚的火,穿越并點燃你沉寂已久的夢想。 你在酣睡中漸漸醒來,借著愛的微光,依稀看見自己靈魂,正以積聚了整整一冬的力量,頑勇地攻破冰凍的土層,五十顆堅強的種子睜開眼睛讀出來吧。▽W生集體有感情的朗讀二三小節(jié)。)
4、嫩芽
這株化成新芽的種子享受著,猜猜它會看見……,聽見……?心里又會想……?(指名說)
老師引讀:帶上這份喜悅、這份驕傲讀第四小節(jié)吧。請仔細聽聽,春風悄悄的絮語,你聽見他對你說什么了嗎?(指名對話)
[設計理念] (將口語交際與閱讀結合,在具體情境的實踐中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并進一步深入“種子內心”,感受種子。)
5、花兒
老師引讀:在春風的絮語呼喚下,它越長越大,開出了……一起讀讀出示的6、7小節(jié),蜜蜂在盟著什么誓言、許著什么諾言?……(指名說)
老師引讀:這些盟誓及諾言讓花兒醉心,讓花兒陶醉,誰來把花兒的陶醉讀出來?帶上他給我們的陶醉感,一起讀讀6、7小節(jié)。
花兒把對生活的愛及對所有幫助者的感激之情傾心交付,釀造成……(指名說)
6、果實
老師引讀:金色黎明的蜜越來越熟,沉甸甸的,這時風……出示最后一小節(jié)齊讀。
老師引讀:種子在風兒的幫助下,繁殖后代,他對風兒一定非常……感謝,誰能讀出這份感恩。(你的感謝已經(jīng)像春季里的一粒種子一樣,在大家的心里扎根了。)大家?guī)线@份沉甸甸的感恩讀——
努力拼搏的種子相信明年的春天會是怎樣的……(更加美好)換換別的詞行嗎?(指名說)
7、小結
一粒種子靠自己的奮力拼搏與持之以恒的精神,獲得了自己的夢想成真, 同學們,這是一粒……的種子(指板書)
誰愿意大聲的把這種贊美之情讀出來?指名愿意展示的同學配樂朗誦全詩。
[設計理念] 抓住重點,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揣摩、體會、吟誦等,并與音樂相結合,使其迸發(fā)出最為絢麗的創(chuàng)造性“火花”。同時,教師適時范讀的聲情并茂,使學生身臨其境...由“解讀種子”入手,以“讀”為經(jīng),以“悟”為緯,讀悟結合,引領學生在讀悟文本中走進文本,升華主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