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中的從容活人祭神之謎
來源:網(wǎng)絡 2009-07-09 08:23:17
![](https://files.eduuu.com/img/2018/09/12/105941_5b98811d5e44f.png)
活人被用于祭祀在中南美洲的古印第安部落中是非常普遍的,但阿茲特克人卻把它發(fā)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他們認為,如果缺少活人的鮮血和心臟,世界就不能正常運轉(zhuǎn),太陽也不能升上天空。
阿茲特克的眾神也接受鳥獸的鮮血作為祭品,每天天一亮神殿上的祭祀儀式就開始了。祭司們砍去小鳥的頭,用鳥兒的鮮血向初升的太陽致敬。就這樣一直殺到天黑為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冬至那一天,狗也被抓來當成祭品被活活砍去頭顱。 Copyright@http://www.aomi123.cn 奧秘世界
當然,人也必須向眾神敬獻自己的鮮血,幾乎沒有人能夠逃過這一關,就連初生的嬰兒也必須刺穿耳朵,流出他敬神的鮮血。國王在加冕典禮上必須割下他身上的一塊肉,用來向百姓表明他是一個能夠忍受痛苦的男子漢,忍受這種痛苦是一個少年步入成年男子行列的標準之一。施行這種自殘儀式的器具是一根帶刺的龍舌蘭,自殘者用它來戳刺自己身體的某一部位,例如耳朵、舌頭和陰莖等,然后把帶血的龍舌蘭插進一個草球,或把它平放在一層樹葉上。最令人膽寒的是祭司們的自殘方式,除去像其他人那樣為神靈敬獻自己的鮮血外,他們有時還得用鋒利的黑曜巖刀片切下自己的耳垂或包皮,或是用釵子插進身體,再用稻草桿導流出鮮血。顯然,舌頭有時也會被刺穿。據(jù)說有些熱衷于此道的祭司最后連話都說不清楚。當時,這種極端愚昧原始的行為卻被認為是一種利己利國的舉動。阿茲特克人認為,如果神明享用了足夠的祭品,就會回報以風調(diào)雨順和五谷豐登,并保佑帝國的軍隊能夠戰(zhàn)無不勝。但僅僅是自殘和用鳥獸作祭品是不能滿足眾神的好胃口的。隨著帝國版圖的擴大,為了感謝上蒼的保佑,并乞求軍事上更多的勝利,阿茲特克人的人祭之風愈演愈烈。一次極端恐怖的獻祭儀式被記載了下來:獻祭者的數(shù)量之多,令人難以置信。“天還沒亮,將要成為獻祭品的囚犯被帶了出來,他們排成了四行。其中的一行從金字塔腳下一直排到了通往科約阿坎和霍奇米爾科的路上;另一行排到了通往古阿德魯普的路上,同第一行一樣長;第三行排到了通往特萊克潘的路上;第四行向東一直排到了瀉湖邊。”花了四天的時間才把所有的囚犯全部處死,血流成河,流到寺廟臺階下的“鮮血冷卻后凝結(jié)成了血塊,令人毛骨悚然”。
把人當做祭品有多種方式,每一種都同某一個神或某一個阿茲特克的節(jié)日有關。
“決斗”是阿茲特克人祭祀春天的儀式。而婦女會成為秋天一個節(jié)日上的祭品。玉米是阿茲特克人的主食,人們在這個節(jié)日對使玉米生長和成熟的女神表示敬意。成為祭品的婦女在模仿女神跳舞時被砍下了頭顱,頭顱代表玉米粒。孩子是獻給雨和農(nóng)業(yè)種植之神泰拉洛克的祭品,這些孩子都是從他們的父母那里買來的。根據(jù)阿茲特克的記載,出生在吉利的日子,長著兩團亂發(fā)的嬰兒成為了搶手貨,價格很高。杜蘭記錄了他們的命運,每年春天,“包括國王、王子及大貴族在內(nèi)的整個阿茲特克的貴族階級都會將一個六七歲的孩子放到一頂封閉的轎子中,這樣人們就看不見他了”。抬著他的隊伍越過泰茲庫湖,爬上泰拉洛克山的山峰,這座山峰位于泰諾克蒂蘭附近,墨西哥人認為它同云雨有關。有一份阿茲特克的文件被保存在了另一份歷史記錄中,其中記載了“據(jù)說,如果他們不斷哭泣,如果他們的眼淚不斷下落,就會下雨了”,在泰拉洛克山上,伴隨著鼓聲,海螺和笛子的吹奏聲,祭司將孩子處死,孩子的鮮血被用來給神靈洗浴。如果干旱還在繼續(xù),就會再殺死一些孩子。毫無疑問,即使在西班牙人征服了阿茲特克之后,在人們的腦海里,也不會輕易抹去這段記憶。與此同時,在泰諾克蒂蘭,一個身穿水的顏色———藍色衣服的小女孩正等候在大寺廟內(nèi)的第二頂封閉的轎子里。當山上完成獻祭儀式的消息傳來之后,小女孩就會被抬到一艘獨木舟上,乘著獨木舟到湖上的一個指定地點,然后,她的喉嚨被人割斷,這樣血就流入了水里,她的尸體被丟棄到湖里。
1980年7月,在大寺廟中獻給泰拉洛克的金字塔的西北角,人們發(fā)現(xiàn)了最令人觸目驚心的場面:四十二個年幼的犧牲品,死時的年齡在三至七歲之間,有一半孩子有生病的跡象。這些孩子不是被挖去心臟,而是被割斷喉嚨而死的,無法判斷他們是男還是女。
對泰拉洛克的獻祭儀式同水和眼淚有關,同樣,對火神修赫卡胡特利的獻祭儀式是以火為特色的。商人獻祭的習慣很奇特,他們用所謂的洗過澡的奴隸作為祭品。商人會買一個擅長唱歌和跳舞的漂亮男奴或女奴,讓他們穿上美麗的服裝,戴上精美的首飾出現(xiàn)在這次活動中。當主人和奴隸一同往大寺廟的臺階上爬時,便達到了獻祭儀式的高潮。當他們爬到頂端的時候,主人就會把奴隸交給祭司,祭司便挖出他的心臟。尸體被歸還給了商人,由他的親戚在宴會上吃掉。這樣,商人就贏得了威望,展示了自己的成功。
阿茲特克人在獻祭之后的吃人習俗是有嚴格規(guī)矩的。由于人們認為犧牲品會變成神靈,所以他們的四肢被視為神圣之物,“懷著崇敬、禮貌、一絲不茍的心情去吃,就好像是來自天堂的物品”。然而,祭品的軀干并不受到人們的尊重,成為了野生動物的大餐。
在許多情況下,獻祭儀式上的犧牲品非常坦然地面對死亡,他們相信死后等待他們的是同神靈一起過上美好的生活。有記載表明,有些在戰(zhàn)場上被俘的武土即使給他們自由時,也要堅持成為獻祭品。不過,他們的動機是出于宗教信仰,還是希望展示男子漢對皮肉之苦不屑一顧,或是想擺脫失敗的恥辱就不得而知了。
最后, 吃盡鮮血的神靈還是令阿茲特克人失望了。 “泰諾克蒂蘭城令人驕傲,沒有人害怕戰(zhàn)死沙場。這是我們的榮耀。誰能征服泰諾克蒂蘭?誰能動搖天堂的根基?”最后一個獻祭品死在大寺廟的頂端已經(jīng)過去了五百多年,泰諾克蒂蘭瞬間被征服,嗜血的天堂迅速崩潰,煙消云散。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