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的模型!冥街之謎
來源:網(wǎng)絡(luò) 2009-07-09 08:21:12
![](https://files.eduuu.com/img/2018/09/12/105941_5b98811d5e44f.png)
特奧蒂瓦坎以“諸神降臨之城”而聞名于世,但人們或許并不知道,這座古老的城市還隱藏著一個更為驚人的秘密:特奧蒂瓦坎的冥街完全是依照太陽系模型建造而成。試問,在公元前1000 年前后,特奧蒂瓦坎人已經(jīng)掌握了這么先進的科學知識嗎?
上個世紀末,考古學家在特奧蒂瓦坎山城和山頂周圍發(fā)現(xiàn)了一些巖石劃痕,舒展的線條在特奧蒂瓦坎上空織成一張網(wǎng)絡(luò)。有人曾于3 月21 日春分時從太陽金字塔塔頂向西眺望,太陽毫厘不差地在一塊標有記號的石頭下墜入地平線。在以西十四公里處的塞羅奇科瑙特拉,也見到過類似的劃痕記號,三十五公里以外也有發(fā)現(xiàn)。
特奧蒂瓦坎有一座很有名的門, 它通向大金字塔下面———那里面有四間房子,人們叫它“神洞”?脊艑W家猜測,整個建筑就是建在神洞之上的,神洞代表地獄的人口和中美洲的中心。朝圣者、商人和殖民地開拓者絡(luò)繹不絕來此朝拜。
考古學家在特奧蒂瓦坎冥街上的太陽神金字塔不遠處發(fā)現(xiàn)了一處地窖,在今天,游人是禁止入內(nèi)的。這是一個真正的謎,專業(yè)人士也無法解釋:一層厚厚的云母層將許多房間隔開,奧妙到底在什么地方?
看一看地窖的窖頂:先是一層石頭,然后是十五厘米厚的云母層,最后又是一層石頭,很像一個大三明治——— 面包、火腿、面包。
看門人打開地面的鐵蓋,一瞬間,陽光射進洞口,強烈的光束為云母所反射。云母為一種水合鋁鉀化合物,常見于高山地區(qū)的花崗巖附近。世界上的云母產(chǎn)地集中在印度、馬達加斯加、南非、巴西和涪基山, 瑞士和蒂羅爾(奧地利)的阿爾卑斯山區(qū)也有少量出產(chǎn)。中美洲多火山巖,今日墨西哥需進口花崗巖。云母所具有的特征使它在世界上不可取代,它抗拉強,可伸縮,耐800'C高溫,溫度的劇烈驟變不會使它走樣。它還抗一切動植物和微生物腐爛后形成的有機酸,同時也是一種絕佳的電子絕緣體。它抗電弧、漏電和放電,人們還可以像翻書一樣翻開云母片。薄薄的云母層透明、耐熱,因此被裝在高爐的窗子上。在電子技術(shù)中,云母被廣泛利用在電子管、變壓材料和雷達技術(shù)中。云母還因其特性進入計算機領(lǐng)域,用作電子絕緣器。質(zhì)量較差的云母磨成粉末,刮成鱗片,用作電熨斗、烤面包機或是洗衣機的主要絕緣材料。
可是,特奧蒂瓦坎房頂上的云母是從哪兒來的呢?用途又是什么?一個考古學家朋友認為,云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因此當做太陽反射器用。這顯然不對,屋頂上的云母像三明治,根本接觸不到陽光。就算要把整個屋頂鋪滿云母,用以大量反射陽光,薄薄的一層就夠了,十五厘米厚未免太多了。
沒有什么巧妙的解釋方法,只能動用一下我們可憐的理解和想象,以期找到貼近的答案。神洞的屋頂與外隔絕,是不是因為其中裝有敏感的設(shè)備?是防電(閃電),還是抗酸、抗高溫?可是石器時代的建造者是從哪里知道云母的多種性能的?特奧蒂瓦坎人在干活的時候既不使用危險的酸和電,也不會經(jīng)歷高溫。地質(zhì)學家確認特奧蒂瓦坎地下的人工云母層為莫斯科云母,我們的祖先把它稱作“來自莫斯科的玻璃”。
肯定有人知道從哪里可以進口這些云母,對其質(zhì)量也了如指掌。石器時代的建造者未見得能擔此重任。 1974年,國際美洲人大會在墨西哥召開,一位名叫休· 哈列斯頓的先生的報告頗具爭議。他在特奧蒂瓦坎尋找到一個適用于所有建筑的測量單位,為一點零五九米,并給它起了一個瑪雅名字,叫“胡那普”,意即“單位”。這是特奧蒂瓦坎的長度單位,適用于城市所有的建筑和街道。例如魁扎爾科亞特爾神金字塔、太陽神金字塔和月亮神金字塔分別高二十一、四十二、六十三個“單位”,比例為 1:2:3.這可是哈列斯頓先生用計算機計算出來的,讓人簡直沒有辦法起疑。
在城堡周圍的金字塔遺址中,他發(fā)現(xiàn)了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的平均軌道數(shù)據(jù)。和太陽的平均距離為96 個 “單位”,水星36,金星72,火星144。城堡背后流淌著一條小溪,是特奧蒂瓦坎建造者挖掘的運河,穿過冥街,長 520 個“單位”,正好是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的距離。小溪里有多少塊石頭,小行星帶中就有多少顆星星。距離城堡中軸線945 個“單位”處有一座無名神廟的廢墟,這相當于和木星的距離。再走945個“單位”又是一座神廟,只能依稀辨認出輪廓,是土星。最后再走1845 個“單位”,便到了冥街的盡頭———月亮金字塔的中心,恰恰是天王星的軌道數(shù)據(jù)。
如果直線延長冥街,就到了塞羅戈多山山頂,那里同樣有一座小神廟和一座塔的遺址,地基仍在,周長分別是 2880和3780個“單位”,是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平均距離。由此,特奧蒂瓦坎的冥街便構(gòu)成一幅迷你太陽系模型。值得注意的是,太陽神金字塔不在此系統(tǒng)之內(nèi)———它不在中軸線上,而是在林蔭大道邊。
后面的小山也包括在內(nèi),特奧蒂瓦坎的設(shè)計者肯定自冥街建造之初就將太陽系模型考慮進去了。然而他們的行星平均距離軌道數(shù)據(jù)是從何而來的呢?&$(& 年才發(fā)現(xiàn)天王星,&1845 年發(fā)現(xiàn)海王星,冥王星發(fā)現(xiàn)更晚,是1930年。莫非某種全能者———比如說就是外星人,為后世留下了什么標志?也許是全能者為后來的建筑師在地下畫了一個太陽系模型,讓他們在準確的位置上建造一處房屋?傊貖W蒂瓦坎的冥街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了神奇和不可預知。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