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先民來自何方
來源:網絡 2009-07-08 16:55:29
![](https://files.eduuu.com/img/2018/09/12/105941_5b98811d5e44f.png)
中國古代,在淮河、長江和珠江的中下游地區(qū),建立了長達800多年的疆域廣大的楚國,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楚文化。由于古代部族遷徙頻繁,不同民族間經;ハ噱e雜,因此,關于荊楚先民的來源,說法不一,各有根據,難有定論,使人感到困惑。
“東來”說
以郭沫若為代表的學者提出“ 東來說”。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中提出此說,并在《青銅器銘文研究》、《中國史稿》第一冊等論著中做了進一步的論述。胡厚宣在《楚族源于東方考》中指出,楚族是來自東方魯地的民族。后來隨著周族民族的東擴及黃河流域氣候的變化,東方民族大多南遷。而其中的楚民族勢力最強,以后便發(fā)展到江漢流域。他還對楚先祖高陽氏的出生地空桑山和墓葬地帝丘做了詳細考證,認為空桑山在山東曲阜附近,帝丘在河南濮陽,因出生地、葬地均在東方,故稱為“東夷族”。郭沫若也說,淮夷即楚人,楚人的先祖居淮水下游,其后部族為周人所逼,開始南下至長江地區(qū),又為江水所阻,只得西上至今湖北地區(qū)。
“西來”說
以翦伯贊為代表的學者,則主張楚民族“西來”說,認為楚民族與夏、周同族,屬于戎夏集團。姜亮夫在《楚辭今譯講錄》中提出,高陽氏來自西方的新疆、青海、甘肅一帶,即是來自昆侖山的民族。岑仲勉的《楚為東方民族辨》則認為,楚人的先祖顓頊、重黎、祝融等都是西方之人。楚王名“熊”,與古代流傳于中亞拜火教經文中的“君主”、“首領”讀音相同。楚官“墓敖”是古伊朗文、古波斯文中的“火教士”。這樣說來,楚人應該是來自西亞的拜火教的米地亞人。
華夏與土著融合說
范文瀾等人則認為,根據古代文獻典籍《史記》、《楚辭》等記載,楚人先祖祝融氏是古代高陽顓頊部落的后裔。“祝融八姓”的封國皆在中原一帶。他們原是夏王朝的同盟部落。夏之后,東方商族興起的“祝融八姓”相繼為商所滅。祝融氏的一支部落被迫南遷到江漢流域,與當地的土著居民相結合,形成楚民族,通常稱為“荊楚”或“荊蠻”、 “楚蠻”、“蠻荊”等。考古發(fā)現也表明,江漢流域的北部與長江流域原始文化有聯(lián)系,內有仰韶文化的因素,彩陶風格也近似半坡階段。這說明南北文化的交流自古以來就一直進行著。此外,還有“北來華夏說”,“苗蠻即土著說”等?磥恚@個楚先民起源何方的爭論仍在進行中,以后將會有新的發(fā)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