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06 20:58:30 下載試卷 標簽:說課稿 教師 閱讀材料 思維拓展 自我介紹
一、教材及學生分析:
《鄭成功》一文是一篇歷史故事,記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臺灣的史實。全文依循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圍繞中心組織材料,歌頌鄭成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英雄”的氣節(jié)、品格。由于學生現在的時代與文章介紹的內容相差甚遠,也不可能帶著學生去尋找古跡,因此學生很難從文章本身產生對鄭成功的理解。怎樣引導學生用什么方法去學習才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學效果呢?我認為可以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課前建立一個與本課內容相關的網站,將臺灣過去和現在的情況、鄭成功的身平和收復臺灣的場面、其他民族英雄的事跡以及學生學習時練習和課文的朗讀收集進去。引導學生自由上網主動探究、合作學習。21世紀的社會是信息化社會,信息化社會的經濟是以知識和信息為基礎的知識經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這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而新課程標準向我們提出,必須凸現學生的主體精神,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合作學習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讓學生自己上網查找獲取資料,可以實現學生學生從“服從書本——跳出書本——回歸書本”的理想境界。
二、教學方法:
為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歡快、自主的學習過程中獲得各方面最大限度的收獲,我將采用“質疑問難,確定任務——上網瀏覽,自主學習——交流討論,合作學習——練習鞏固,延伸任務”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教學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網上瀏覽法:從網上獲取大量的相關知識,為理解課文內容提供條件。
2、成功激勵法:在學生獲得學習成功后,引導其他學生評議、激勵。
3、朗讀指導法:學生任意選擇課文的配音朗讀,通過練習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合作學習法:利用對話窗口,引導學生質疑,釋疑,開展合作學習。
三、教學目標:
。、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提高獲取、處理信息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網絡,了解臺灣和鄭成功的有關資料,感受鄭成功的豐功偉績。
。、運用網絡查找、閱讀其他民族英雄的資料,激發(fā)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4、運用網絡技術,自查自評學習效果,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四、教學思路: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趣”
創(chuàng)設與本課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學習任務”進入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的學習直觀化和形象化。這對學生來說,可以實現積極的意義建構。
因此,我在本課教學時,首先播放一組學生熟知的民族英雄的畫像促使學生了解祖國的民族英雄,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接著就將鄭成功的畫像定格在屏幕上,引導學生觀察、存疑:這么一位相貌平常的人究竟做出了怎樣驚天動地的大事,成了民族英雄,引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最后,結合課前預習引導學生質疑,并把疑問通過對話窗口傳遞給自己的學習伙伴。到這兒,我們有理由相信,學生的學習興趣已被激發(fā),有外在的畫像的刺激,也有內在的學習任務作為動力。這為下面的探究、合作學習提供了可能。
。ǘ┳灾魈骄、合作學習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育活動必須體現學生能夠的主體性,要使得學生能在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充分發(fā)揮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學生學習的目標和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材料來實現。因為學生是知識建構過程的主體。網頁既有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內容,也有拓展學生學習時空的材料,而這些材料正可以成為學生獲取、建構的素材。學生在利用網絡學習時,會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獲得大量信息,從而形成自己的認知。
為了避免網上學習缺少朗讀感悟的弊端,我在網站上建立了一個朗讀窗口,既有全篇文章的朗讀,也有重點段落的朗讀。學生學習時可以任意點擊,通過練習朗讀來感悟課文內容。
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適時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讓學生利用網絡的對話窗口與學習伙伴進行學習體會的交流、討論,甚至是爭論。這樣,學生的思維火花在碰撞中得以發(fā)展,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成為一種可能。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在引導、啟發(fā)、組織、幫助學生主動學習上,創(chuàng)設條件,促進學生的學習順利進行。
(三)嘗試練習,反思學習:
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人機交互,生生交互過程中完成的,那學生學習的效果怎樣,這是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關注的。因此,我在網站上建立了一個練習窗口。此窗口編制了許多富有個性的作業(yè):既有基本題,也有發(fā)展題的;有的是必須完成的,有的是選擇完成的。這樣,學生在品嘗“作業(yè)”時,就不會厭煩。通過練習,學生可及時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教師也可通過網絡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控學生的學習行為。
(四)拓展延伸,深化學習:
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再次播放民族英雄的畫像,教師引導:“他們都是我們國家的民族英雄。他們都為祖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你們想不想更深刻地了解他們?課后自己上網查找資料,并將這些資料整理成一個故事,將它介紹給你的同學。”
現在的教學觀是大教學觀,我們不可能僅僅依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來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我們只有借助課外的廣泛學習,才可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正是為了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時空。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一種學習工具,也成為一種學習的方式,我們只有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起來,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根本變革,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