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06 20:49:25 下載試卷 標簽:答案 語文 教師 高中生活 競賽答案
今天上完《鄭成功》第一課時,在下課鈴打響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便靈機一動,和學生有了如下對話:
師:臺灣人民歡慶勝利,迎接鄭軍,其場面之壯大、氣氛之熱烈讓人感動。老師有個小小的疑惑,大家看看,臺灣人民給鄭成功及他的士兵送來了什么禮物?
生:糧食、海鮮、蔬菜、茶葉,鹿皮、獸肉……
師:你看,問題來了。前文說荷蘭侵略者殘酷地奴役臺灣同胞,按理說,臺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應該很艱辛?墒菑倪@里來看,他們有這么多東西,多富有!
生:(疑惑)
生:不對!這更能體現(xiàn)出他們的生活艱辛!
師:何以見得?
生:鄭成功帶領軍隊趕走了荷蘭侵略者,他們喜出望外、載歌載舞。可見他們被壓迫、奴役的程度之深。他們送給鄭成功及他的士兵的這些東西,是他們平時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的,只有在盛大的節(jié)日才會拿出來。鄭成功是他們的大恩人,所以他們把這些壓箱底的東西全拿出來慰問鄭軍官兵了。
師生會心一笑,紛紛點頭。
【反思】讓學生成為有思想的人
喜歡學生在讀書中有所思考,真正讀進文字里面去。于是,在教學中我努力營造一種思考的氛圍,去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看似平淡的地方進行追問,并努力讓追問固定在他們的思維模式中。我想,這或許就是語文教學中的思維訓練吧。
都說學數(shù)學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變得多維、縝密、全面。我以為,這并非數(shù)學學科的專利,語文也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學生可以在對文字的涵詠過程中使思維變得越來越深刻。
《鄭成功》的這個教學片段完全是偶得,現(xiàn)在想來顯得有些隨意,突然之間,把學生扔進了一個疑問的大口袋,在與下課鈴的“斗爭”中,這個疑惑占據(jù)了他們的大腦,思維飛速旋轉(zhuǎn),很快便有了上面的那個答案,幸甚至哉!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