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9 22:00:32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 教師 高中生活 診斷活動 語文教材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學習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選擇使用同音詞。
通過誦讀積累,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
重點難點:
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演示這部分“開心辭典”的片段。
。2)學生思考討論:為什么用“化裝”而不用“化妝”?
。3)引導學生得出結(jié)論:語文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用音詞,使用時需要加以認真辨析。
2、教學第二部分
。1)根據(jù)上一部分的小結(jié),讓學生讀題。
。2)讓學生思考每題的括號里應(yīng)填什么詞。
。3)師生共同給出正確答案。
。4)學生照上一部分的樣子回答問題。(可以同桌相互問答)
。5)共同小結(jié)積累同音詞的使用和辨析方法。
3、教學第三部分
。1)學生讀題,明確要求。
(2)讓學生認真回憶:我們還學過哪些像這樣的同音詞。(學生思考、交流,列出一組或幾組這樣的同音詞)
(3)根據(jù)列出的同音詞,自己出題,同桌或小組回答。(題目形式也可以有所變化)
(4)師生評議。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感悟)
1、誦讀《我不期望回報》
。1)說說題目的要求。
。2)學生自由練讀,不懂的詞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同學。
。3)范讀。
(4)學生理解著去誦讀。
(5)集體練讀,同座練背。
(6)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2、感悟
。1)在熟讀成誦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得出“如果付出,便不期望回報”這個結(jié)論。
。2)根據(jù)得出的結(jié)論,學生自由討論“湖水與堤岸、山嶺與青草”的關(guān)系是什么。
。3)學生談?wù)勛约鹤x過詩歌后的個人感受。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臨寫《船長》中的最后一段,提醒孩子:字寫在每一行的中間,標點占一格。
第二教時
教學要求:
1、明確采訪中的基本注意點
2、知道采訪的具體要求。
3、在實際活動中學習采訪。
教學過程:
1、采訪其實是一種交往。但并不是隨意地交談。
2、同學們在生活中,特別是想小記者的同學少不了要采訪。怎樣學采訪呢?
我們要學會采訪,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嘗試。
1、采訪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⑴要確定被采訪的對象,采訪的目的以及相關(guān)的內(nèi)容。要盡可能地多了解被采訪對象,從而掌握采訪前的第一手資料。
⑵事先預約。寫信或電話聯(lián)系被采訪對象,讓其也有個心理準備,可以使其對你的提問做到心中有底,從而順利地接受你的采訪。
⑶編擬采訪提綱。采訪前把準備提出的問題一一列出,再排個隊,即先問什么,接著問什么,最后再問什么,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一點,對剛剛學做采訪的人尤為重要,建議根據(jù)提綱,演練一遍。
⑷準備好必帶之物。如小記者證章、證明、筆、筆記本、照相機、小型收錄機等。為了采訪中的安全或有個照應(yīng),最好兩三人一道前往采訪。
2、采訪時,要有禮貌,隨機應(yīng)變。
、哦Y貌。首先,要守時;其次,要主動出示有關(guān)身份證明,主動自我介紹;第三,采訪中不能強人所難,對一些被采訪者不愿回答的問題,不要刨根問底,要尊重別人;第四,自始至終,要注意禮貌用語,說話別高喊大叫,要自然大方,音量使別人聽清楚為宜,過于膽小、拘謹、不好意思,都會影響應(yīng)變。
、屏粢庥^察,記錄要點。
采訪過程是個雙向接受的過程。采訪中要做到一個有心人,注意被采訪對象的動作、舉止、神態(tài)及周圍環(huán)境的顯現(xiàn),要力求又快又準地記錄被采訪者的話語,至少記錄下要點,如一些數(shù)據(jù)、精彩的語言等;氐郊液笠脽岽蜩F,邊聽錄音,邊整理記錄。
3、采訪后要致謝。
采訪結(jié)束后,可以在同伴的幫助下留下被采訪者的合影,作為此次采訪的證據(jù),也是你采訪的珍貴資料。最后別忘了話別致謝,諸如“非常感謝您(你)的合作,我回去將談話整理成稿件后,請您(你)審閱”等。
二、練習采訪
請你小記者的身份進行一次采訪活動。以爸爸媽媽、老師、同學、運動員、書法家、小手風琴手、故事大王等其中之一為采訪對象,填寫下列表格。
采訪對象 性別 年齡 身份 主要外貌特征
采訪目的
采訪中心內(nèi)容
主要事跡
采訪提綱:
三、學寫毛筆字。
“形” “劇”
兩個字都是部首在右的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
書寫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當部首在右邊時,部首寫得略窄一些,左邊的部分寫得寬一些。
課前思考1:
《語文與生活》這題是以“開心詞典”的節(jié)目形式來辨析同音詞的不同用法。因為采用了“開心辭典”的形式,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更高了,如何教學好這部分內(nèi)容,我覺得應(yīng)該注意的是:
1、要將詞語放到具體句子中進行朗讀,分析在句子中的意思,讓學生弄懂這幾個詞語的區(qū)別后,再作出正確的選擇。
2、老師請學生充分亮出他們的思辨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充分地參與整個過程。
3、可以進行拓展,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讓學生來舉例,進行學習的鞏固。
例如:反映——反應(yīng) 旅行——履行
……
姐妹們,大家一起來思考,還有哪些詞語,學生容易混淆的。
課前思考2:
課前需要通過工具書,搞清楚“語文與生活”中出現(xiàn)的幾組詞語之間意義的差異,明白使用范圍。
1、融化:(冰雪等)變成水
溶化:(固體)溶解
熔化:固體加熱到一定的程度成液體
2、臨近:(時間、地區(qū))靠近;接近
鄰近:位置接近;附近
3、品味:品嘗
品位:礦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數(shù)。
4、直接:不經(jīng)過中間事物的
直截:直截了當 直捷:與“直截”的意義相同
5、截至:截止到(某個時候)
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
課前思考3:
關(guān)于“誦讀和感悟”《我不期望回報》的教學:
該題是在學完本單元課文后,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主題的理解。在讓學生熟讀詩歌的基礎(chǔ)上,讓他們談?wù)勏氲搅苏l(本單元的誰),想到了他的什么事?然后用一段話,來闡述一下“我不期望回報”,一則加深對本單元主題的理解感悟,二則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的能力,三則加深了對詩歌的理解,最后進行熟讀成誦,應(yīng)該是很扎實的教學。
授后小記:
在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專題訓練時,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活動:給學生一周的時間,兩人為一組,去采訪兩三個人,圍繞著“理想”這一話題開展談話,要求學生要列出采訪提綱,采訪結(jié)束后寫出采訪過程和心得體會,并要求被采訪人對學生的采訪進行評價。學生在接到任務(wù)后,開展了活動。
在本次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明顯的交往缺失和阻隔。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間交往不足與阻隔,1、學生受到自身文化水平、性格、性別、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制約,有的學生由于靦腆,而羞于向采訪人提問,匆匆的問了幾個問題就草草了事。2、活動中,表現(xiàn)較優(yōu)秀基本上都是學習上比較積極上進的學生,表現(xiàn)消極的都是平時自我反思意識較弱的學生;3、教學中的交往是限定式交往,如小組事先分配好人數(shù)、采訪時間較短,學生實質(zhì)性的交流不夠,交鋒少。
通過本次活動,我意識到在教學中實現(xiàn)有效的交往,是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把自己變成教學活動中的一員而不是操控者,必須要讓教師和學生進行充分的對話,學生在理解此對話的基礎(chǔ)上,通過討論交流等方式,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和情感的迸發(fā),從而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
課后反思:
實際操作“誦讀和感悟”《我不期望回報》的教學
。1)學生能很好地引用課文的好詞佳句來闡述主人公的“不望回報”的優(yōu)秀品質(zhì),有理有據(jù)。
。2)仿寫,一定要先讓學生對:河水和堤岸;大山和青草的關(guān)系進行一個闡述,體會他們的關(guān)系,體會其中的無私奉獻,奉獻的多角度、多層面,這樣仿寫才能做到形神統(tǒng)一。
。3)背誦,熟讀就能成誦,要給學生任務(wù),每讀一遍都要有要求。
授后小記:
“語文與生活”中出現(xiàn)的幾組詞語,其中“截止”和“截至”最容易讓人混淆,必須反復強調(diào)(截至:截止到某個時候。 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前者一般用在時間的前面,后者一般用在時間的后面。還有“品味”和“品位”,其中必須講清,“品位”有三種意思:1)官史的品級。2)指物品質(zhì)量,文藝作品所達到的水平。3)礦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數(shù)。
這種將“開心辭典”的節(jié)目形式引進課堂,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學生對同音詞進行辨析的思維能力。
授后小記:
本課的“口語交際”是采訪活動。采訪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較高層次的互動活動。在教學中,我首先請學生做小記者,讓學生來討論,作為記者應(yīng)注意的事項。他們興致很高,通過討論,一致認為,應(yīng)注意:確定采訪的目的、對象、列提綱、禮貌等等;然后,我讓學生根據(jù)學校實際情況確定采訪的內(nèi)容,并列好提綱;最后學習采訪,效果很好。
他們討論的采訪主題:
1、學校鼓號隊在排練,并將參加比賽。采訪鼓號隊老師或同學;
2、學校在排練課本劇,將參加比賽;
3、學校科技組、奧數(shù)隊正抓緊訓練。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