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9 20:29:29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第一課時
討論時間:第八周星期二
授課時間:第九周星期一
教學內容:練習2中1-2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通過放聲讀草稿來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過誦讀積累語言和語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
教學重點:讓學生學會通過放聲讀草稿來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誦讀積累語言和語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部分。
1、教學第一部分。
。1)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分角色讀題
。2)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結已經學過的作文修改方法。
2、教學第二部分
(1)根據(jù)上一部分。
(2)讓學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的意思。(強調修改的意義)
(3)學生學習、領會作家老舍和葉勝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修改稿子不光要看,還要念,要看念的順不順?準確不?別扭不?邏輯性強不?
。5)小結。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感悟)
1、談話導入。
。ㄓ杀締卧鶎W課文導入)
2、誦讀《從巖縫里長出的小草》
(1)學生自由讀散文。
。2)教師示范讀,指導讀準字音。
。3)學生反復練習誦讀
(4)指名讀,齊讀
3、感悟
。1)指名讀問題:從巖縫里長出的小草,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結實?
。2)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讀后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問題
(4)師生小結
三、布置作業(yè)
1、抄寫《從巖縫里長出的小草》
2、練習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二課時
討論時間:第八周星期二
授課時間:第九周星期二
教學內容:練習2中3-5題
教學目標:
1、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2、通過口語訓練讓學生學會申訴。
3、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教學難點:通過口語訓練讓學生學會申訴。。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讓學生讀這兩句話,指出這選自剛剛學過的課文《輪椅上的霍金》中的第八節(jié)。
。2)引導學生讀貼
。3)通過觀察,讓學生說出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里。糾正寫得不夠好的字。
。2)教師范寫。
。3)學生再次描紅臨寫。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字
2、指導
(1)學生細心觀察著兩個筆畫比較簡單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方法
。3)學生初練,教師及時指導。
3、練習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三、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結合口語交際話題“學會申訴”作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應該及時想有關部門或學校申訴,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板書:學會申訴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教師引導學生讀題并思考
。2)集體討論: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侵犯?應該怎樣傾訴?
。3)教師引導學生的出申訴的方法?
(4)學生分組練習說。
3、練習
。1)分組推薦代表上臺就某一侵權行為進行申訴
。2)其他學生可以針對前面學生聲速說出自己的申訴方法。
4、反饋
。1)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一訓練內容做更深入的思考
(2)教師點評
四、布置作業(yè)
1、針對某一侵權行為進行申訴。
2、練習書寫“和、膽”字。
板書設計:
學會申訴
擺事實
講道理
文明申訴
有禮有節(jié)
教學反思:激發(fā)學生的修改興趣,養(yǎng)成自主修改的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內部動因。在教學中,我列舉、分析自己修改文章的有益之處和感受到的成功快樂,喚起學生自覺修改作文的強烈欲望。她對學生講:“魯迅說好文章就要多讀多改,他自己也把‘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作為一條重要的寫作經驗。”我還向學生介紹唐代詩人賈島修改詩歌的典故。這樣,在修改作文時,學生興趣都很濃厚,改得也非常認真。同時,還根據(jù)小學生好表揚的特點,用鼓勵的方法激發(fā)學生自改習作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修改習作的興趣。在評講學生的作文時,不僅評點立意、選材、構思,還抓住學生修改中的閃光點,給出很有鼓勵性的評語:“這句話改得妙,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學生!”“這個結尾改后比原來好多了,你聽講評時真專心!”這些鼓勵修改的評語費時少,效果好,學生能從這些評語中品讀出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好地激發(fā)學生修改作文的積極性,產生良性的連鎖效應,激起了學生自己修改習作的欲望,養(yǎng)成了自覺修改習作的習慣。
教學反思:學會自主修改,培養(yǎng)自改習作的能力
老師在激發(fā)出學生修改習作的興趣的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確修改要求,并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自主修改習作的方法。在這堂課中,我的做法主要要就是兩點:
1.教給學生常用的修改符號,以便學生在修改中運用恰當?shù)姆。我把各種常用的修改符號都寫在黑板上,并明確地教給學生使用在什么地方,怎樣用。
2.明確修改要求,指導修改方法。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習作,首先要讓他們明確語言要通順明白、平實樸素。在此基礎上,再求寫得生動,即先求“通”再求其“好”。對于文章中的病句、破句要修改,對于描寫不具體的事物,應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反復地、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抓住特點,寫真實,改具體,使修改后的文章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沒有用錯的標點符號。
這樣做,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只有這樣,通過長期的訓練,才能逐步學生提高自改習作的能力。
教學反思:
口語交際不同于過去的聽話、說話訓練,它是一種面對面的、雙向互動式的動態(tài)言語實踐活動。因此,口語交際課的教學,絕不能紙上談兵,我們的老師必須精心設計大量的言語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口語交際的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和能力。要注意年段特點,訓練要求不斷提高。到了六年級,應該說學生經過五年的訓練,有了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因此,老師在設定每一個訓練目標要求時,都要充分考慮年段的特點,做到不要任意拔高要求,也不要隨意降低要求。比如對表達的要求:不能再停留在明白、完整上,而要達到準確、生動、有條理,并能使用態(tài)勢語言進行表達;對傾聽的要求:不僅是能聽懂對方的講話,而且要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并逐步做到能抓住對方講話的要點;對應對的要求:要在能做簡單應答的基礎上,學會在交流中根據(jù)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并能做簡單的即席發(fā)言。如"學會申訴"不僅要讓學生說出在日常生活或學習中有哪些方面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而且要讓學生運用已經知道和掌握的法律知識,說出這些被侵犯的權益違反了哪些法律條款,并應該向哪些部門提出申訴。這個口語交際訓練,不僅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學會申訴"是學生們今后生活所需要的、必備的本領。讓學生明白我國是一個法制國家。我國小學生的生命財產、合法權益隨時都受國家法律的保護!吨腥A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就是專門為保護我們少年兒童而制定的法律。如果你的合法權益被侵犯,應該及時向有關部門或學校申訴,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反思:口語交際課不但要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表達”的能力,還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為己任。教學過程中采用種種步驟和具體方法、策略既促使學生學會“傾聽”、“表達”,也促使學生學會“交流”。教學步驟也要體現(xiàn)學生從不會“交流”到會“交流”、從不善于“交流”到善于“交流”的過程。這是口語交際課的重要特點,也是它的價值所在。為此,我就想方設法讓學生不僅有話可說,而且還要在和同學的交流中學會表達。讓他們在相互評議中形成“我說你聽、我評你改”的良好局面。教學“學會申訴”時,我們不僅要讓學生說出在日常生活或學習中有哪些方面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而且要讓學生運用已經知道和掌握的法律知識,說出這些被侵犯的權益違反了哪些法律條款,并應該向哪些部門提出申訴。這個口語交際訓練,不僅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學會申訴”是學生們今后生活所需要的、必備的本領。
反思:本題安排的是口語訓練中的“學會系列”的內容,旨在通過口語訓練讓學生學會申訴。這是一次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口語訓練內容,它能實實在在地培養(yǎng)學生有用的口語交際基本能力,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要讓學生懂得,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應該及時向有關部門或學校申訴,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教學時,先讓學生讀題.然后集體討論一下: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有哪些方面的臺法權益容易受到侵犯?應該怎樣向有關方面申訴?之后,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學習申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話題學生平時不夠關注,教學時我先做示范,來引導學生,讓學生真正學會這個內容的口語交際。
本次練習,主要是語文和生活這道綜合題有幾項要求,一、我讓學生認識到文章是改出來的,要養(yǎng)成修改作文草稿的好習慣;二、是通過了解文學家們修改作品的方法,知道“念”是一種修改文章的好方法;三、是修改一段話的實踐活動,練習通過朗讀修改作文的方法。告訴學生怎么念,要邊念邊想,想草稿寫的語句通順不通順,用詞準確不準確,語句別扭不別扭,前后的邏輯關系強不強,不能有口無心的讀,緊接著讓學生分小組合作進行朗讀修改,再獨立完成,這樣效果還比較好。
對于口語交際的訓練,我主要引導學生學會申訴,擺事實,講道理,做到文明申訴,有禮有節(jié)。再讓學生回顧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合法權益受到過侵犯,并應該向哪些部門提出申訴。以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就是專門為保護我們少年兒童而制定的法律。要學會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享受自己的權利。
修改病句的竅門有三點:
讀:當接觸一段話時,你不妨首先將這段話通讀一遍,想一想這段話主要講了些什么內容,每句話之間的關系如何。然后逐句找出段落中用錯字詞、誤用標點、搭配不當、意思重復、前后矛盾、次序顛倒等毛病,將錯的地方做好記號,以備修改。
改 :找出毛病后,我們可以對癥下藥,對病句作細致修改。如有這么一段話:“六一慶祝會上,宣讀了優(yōu)秀少先隊員的名單,特別發(fā)揚了劉華的先進事跡。聽了這個消息,同學們紛紛向他慶祝,劉華十分激動,他提出了自己的決心:今后一定要再接再厲?丝鄬Q。努力攀登科學高峰。”這段話中,有缺少主語、用詞不當、誤用標點、寫錯別字等毛病達9處。正確的改法應是:“六·一慶祝會上,校長宣讀了優(yōu)秀少先隊員的名單,特別表揚了劉華的先進事跡。聽了這個消息,同學們紛紛向他祝賀。劉華十分激動,他表了決心,今后一定要再接再厲,刻苦鉆研, 努力攀登科學高峰。”
查 :改完病句以后,我們還要對所改的地方進行仔細檢查,看看哪些地方改對了,哪些地方沒有改到,或者改錯了,做到心中有數(shù)。
教學反思:
對于本次練習的學會申訴一題,在備課時感到無從下手——什么叫申訴?申訴什么?怎樣申訴?怎樣教會學生呢?因為學生根本不懂《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并不懂得自己的什么權益受到了侵犯。為了讓學生學法知法,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我在課堂上讓學生補充閱讀了《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有關條例,這樣學生就明白了自己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權益受到侵犯,違反了哪些法律條款,并應該向哪些部門提出申訴,申訴時該做到什么?雖然費時,但是效果要好些。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