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8 21:35:03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教學要求
1. 認識、了解俗語,懂得具體俗語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搜集俗語。
2. 誦讀積累十二個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有關的詞語。
3. 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4. 學會在遇到被別人誤會的時候,冷靜、誠懇地解釋。
5. 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
根據(jù)學生情況和教學時間安排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和生活)
1. 教學第一部分。
。1) 學生讀題,問:這句俗話是什么意思?
(2) 學生根據(j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知識來回答。(教師:有具體的含義)
。3) 教師提問: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廣泛)
。4) 小結(jié)。像這樣的句子叫俗語,它是為群眾所喜愛并廣泛使用的語句,有著具體的含義)
2.教學第二部分。
。1) 學生讀五個俗語,看看各自是講什么的。(有的講自然風光,有的講鄉(xiāng)土特產(chǎn),有的是講民風民俗的)
。2) 師提問:這些俗語分布很廣,你們聽說過嗎?(都是比較有名的,學生大部分應該聽說過)
。3) 聽說過的同學試著說說他們的意思。(教師可以適當加以補充)
。4) 教師小結(jié)。
2. 教學第三部分。
(1) 教師憂傷一部分的教學導入俗語的地域性。(本地也有這樣的俗語)
(2) 要求學生當堂回憶生活中知道的當?shù)厮渍Z。(學生交流、討論)
(3) 指明說一說。(師生評議,看是不是當?shù)氐,是不是俗語)
。4) 教師拓展: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發(fā)現(xiàn)和搜集俗語。把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養(yǎng)成時時學、處處學的好習慣。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積累)
1. 誦讀詞語。
。1) 出示詞語,請同學自由認讀。
。2) 全班交流,教師范讀,指導讀準字音。
。3) 同座的同學討論每條詞語的大概意思。
。4) 學生連說這些詞語的意思。(讓學生知道這些都是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有關的詞語)
。5) 通過讀講詞語故事,引導學生學習分類積累詞語。
(6) 學生練習背誦。
2. 積累反饋。
(1) 指明讀。
。2) 集體練讀。
。3) 集體齊背。
。4) 指明背。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 指導。
。1) 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 要求學生亮度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姥姥的剪紙》。
。3) 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 讓學生說出哪些字與相鄰的字繁簡相差較大,筆畫的間架要勻稱。
。5) 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掌握整體布局和“清清爽爽、剪枝、夢境”等詞的間架結(jié)構(gòu)。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注意對學生寫字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2)教師根據(jù)描紅情況及時小結(jié)。
(3)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四、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次的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學生讀一讀題中所列的三種情況。(思考怎樣去解釋)
(2)分組分問題練說。(教師引導學生注意解釋時態(tài)度要誠懇,心平氣和地把事情的原委說清楚)
。3)讓學生從題中提供的三種情況中,任選一種,認真閱讀、領會,并要想清楚以下一些問題:向誰解釋?解釋什么?怎樣解釋?
(4)每組推薦代表表演,師生評議。
3.反饋。
。1)評議后,讓同學自由上講臺說說自己被誤會時是怎樣解釋的。
。2)推選一名同學上臺談談自己本次口語訓練的收獲。(可以從材料準備、語言組織、表達時的經(jīng)驗等幾個方面談)
。3)評議小結(jié)。(說話的語氣和態(tài)度要得體,說話要通順連貫,聲音要響亮,速度要適中)
五、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出示學生優(yōu)秀書法作品讓大家欣賞。
2.學生對照自己的毛筆字談感受。
3.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字是“即、吹”。
4.指導。
。1) 教師邊范寫邊講解“即、吹”的書寫方法。
。2) 學生練習、反饋,發(fā)現(xiàn)問題再指導。
。3) 學生練寫。
5.練習。
。1)學生再次練寫,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學生在米字格中練習,教師指導這兩個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