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地球角落:相互吞噬的氣旋形成漩渦狀云
來源:網絡 2009-06-26 17:01:28
![](https://files.eduuu.com/img/2018/09/12/105941_5b98811d5e44f.png)
美國宇航局5月的“地球天文臺”以及歐洲航天局的衛(wèi)星拍攝了一系列地球照片,展現這顆藍色星球的各個角落,其中就包括智利沙漠的鹽田、西伯利亞的冰圈以及加拿大的化石崖壁。
1.帕姆帕·德爾·塔馬魯加爾
沙漠中明亮的彩色鹽田讓宇航員拍攝的這幅照片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帕姆帕·德爾·塔馬魯加爾(Pampa del Tamarugal)是智利阿塔卡馬大沙漠內部最為干旱和貧瘠的地區(qū)之一,彩色鹽田就位于帕姆帕·德爾·塔馬魯加爾一個長沖積扇腳下附近區(qū)域。
沖積扇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的山脈底部較為常見。攜帶沉積物的溪流或者河流進入平原后速度減慢,所攜帶的沉積物快速堆積,從而形成沖積扇。圖片中的深褐色區(qū)域就是沖積扇,與帕姆帕·德爾·塔馬魯加爾黃褐色的沉積物形成鮮明對比。
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
2.漩渦狀云型
美國宇航局的一顆衛(wèi)星用了整整5分鐘時間飛越照片中大西洋南部寒冷水域上空的擴張云型。這種漩渦狀云型是由兩個相互吞噬的氣旋形成。極地氣旋通常是由海洋上空低壓系統(tǒng)導致,通常會帶來大風和大雪。
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
3.印度尼西亞的科莫多國家公園
科莫多國家公園建于1980年——其中包括印尼小巽他群島的3座大型島嶼以及其它很多小型島嶼——目的是保護著名的科莫多巨蜥種群。自建園以來,科莫多國家公園的保護對象便不斷擴大,陸地和海洋生物棲息地已被囊括其中,使其免受人口快速增長帶來的不利影響。1986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科莫多國家公園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
4.南西伯利亞貝加爾湖
4月晚些時候,宇航員發(fā)現南西伯利亞貝加爾湖最南端薄冰區(qū)出現一個奇怪的圓形區(qū)域。這一區(qū)域顏色較為暗淡,直徑大約在4.4千米左右,是貝加爾湖最南端冰層開裂的聚焦點。圓形區(qū)域的出現說明貝加爾湖存在對流或者上升流。每年的這個時候,隨著冰覆蓋量的快速變化,這種圓形區(qū)便會持久存在下去。圓形區(qū)在冰層形成時出現,而后隨著冰層的融化消失。從其外觀來看,圓形區(qū)所在的冰層非常薄。
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
5.俄羅斯山林大火
圖片展現的是俄羅斯被森林覆蓋的山脈發(fā)生的大火,起火山脈位于貝加爾湖東南部和蒙古色楞格省北部,這場森林大火一直持續(xù)到5月。圖片中的紅點便是著火點,大火產生的煙霧正向東飄去。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