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4 09:29:12 下載試卷 標簽:作文 歷史 語文 自我介紹
【說說教材】
《開國大典》是第九冊最后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根據(jù)課標對五年級的要求,本單元以“走近毛澤東,讓學生去感受他偉人的風采和凡人的情懷”為人文主題,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學習場面描寫和人物描寫的一些基本方法”為語言訓練目標,安排了《長征》《開國大典》《青山處處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其中,《開國大典》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作者以“會場布置→大會盛況(“宣布成立→升國旗→宣讀公告)→閱兵儀式→群眾游行”為寫作思路,以大會盛況(“宣布成立→升國旗→宣讀公告)為寫作重點,通過幾個場面描寫,展現(xiàn)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們特別是毛澤東的領袖風采。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新中國,對領袖毛澤東的無比熱愛之情。文章文筆流暢,層次清楚,場面描寫與抒發(fā)感情相結合。
本課是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針對文章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課文在單元中的安排,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薄⒄J識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組成的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抄寫第七自然段。
。、理解課文內容,抓住為新中國誕生而激動、自豪的場面,體會中國人民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
4、學習場面描寫,學寫場面描寫。
由于課文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遠,學生對新中國誕生前后的歷史背景知識了解甚少,“抓住首都人民為新中國誕生而激動、自豪的場面,借助課外資料,體會中國人民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學難點。
“學習場面描寫,學寫場面描寫”是新知識,是單元語言訓練目標、訓練重點之一、精當?shù)膱雒婷鑼懕磉_思想感情又是本課的重要寫作特色,因此“學習場面描寫,學寫場面描寫”自然就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說說教法】
為完成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教學中,教師必須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幫助同學真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作者用場面描寫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應讓學生抓住場面中的重點詞語品讀感悟,讀中悟情,讀中悟寫,讀中表情,讀寫結合。同時借助新中國誕生前后的歷史背景創(chuàng)設情境等方法完成本課教學。
【說說學法】
通過前面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對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方法有所了解,已具備了一定的體會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本課可以引導學生應用“讀──找──換──想──讀──寫”的學習方法學習課文,即“初讀了解場面描寫的點和面──細讀找重點詞句──換詞體會感情──想象場面──表情誦讀升華感情,回讀體會寫法特點──讀寫遷移,學寫場面”。
【說說教學過程】
我反復、仔細研究教材,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確定了著樣的教學流程:
。薄⒁“跳繩”為話題口頭作文,形象解讀場面描寫。
。病⒊踝x課文,學習字詞,了解課文寫了那幾個場面。
3、重點研究課文重點部分(大會盛況中宣布成立、升國旗、宣讀公告)幾個小場面的情感、寫法特點。
。、循法自學課文其它部分(會場布置、閱兵儀式、群眾游行幾個大場面)的情感、寫法特點。
。、總結歸納全文場面描寫特點。
。、讀寫遷移,以“跳繩”為話題學寫場面。
一、口頭作文“跳繩”,形象解讀場面描寫
。、師:你們跳過繩嗎?請同學們以“跳繩”為話題進行口頭作文,可以先說同學們跳繩的整個場面,再說單個怎樣跳;也可以先說單個怎樣跳,再說同學們跳繩的整個場面。
。、生練說跳繩;師抽生口頭作文。
。场煟和瑢W們剛才說的跳繩是場面描寫,單個“跳繩”的描寫是場面描寫的“點”,同學們跳繩的整個場面是場面描寫的“面”,場面描寫的特點是“有點有面,點面結合”。我們今天來學習一個盛大的場面,生齊讀課題《開國大典》。
設計意圖:把抽象的場面描寫概念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在口頭作文的實踐中明白什么是場面描寫,場面描寫的特點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檢查字詞,了解課文寫了那幾個場面
。薄⒄J讀生字、組詞,書寫難字:
典、副、協(xié)、奏、誕、鈕、瞻、拂、嗓。
2、說說題目《開國大典》中的“開”是什么意思,并用時、地、人、事四要素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场⒆髡邍@這件事,主要寫了那些場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然后把“宣布成立、會場布置、大會盛況、宣讀公告、群眾游行、升國旗、閱兵儀式”填在下面的恰當位置。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在學生參與板書的操作中迅速掌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寫作重點。
三、重點研究課文重點部分(大會盛況中宣布成立、升國旗、宣讀公告)幾個小場面的情感、寫法特點
。、研讀場面“宣布成立”:
⑴ 體會四個“一齊”的思想感情:
、佟煟罕疚闹攸c寫了“大會盛況”中的“宣布成立→升國旗→宣讀公告”這幾個小場面。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研究宣布成立、升國旗、宣讀公告這幾個小場面。我們先看看“宣布成立”。在“宣布成立”場面中點是什么?(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面是什么?(首都人民歡慶新中國的誕生。)
、凇煟涸谑锥既嗣駳g呼雀躍的場面中,你認為那些詞、句表達了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心情?
生找到“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莊嚴的告,這雄偉的聲音,經(jīng)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最能表達首都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心情。
、邸煟耗隳苈(lián)系這段話中的重點詞談一下體會嗎?
、堋。ó攲W生自由談感悟說到“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中的“一齊”時)
師:“一齊”能換成“一起”嗎?請同學們換詞對比著讀書體會,看看你們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ú荒軗Q。“一齊”說的是大家不約而同,齊刷刷的動作一致,首都人民就像一個人,說明首都人民都有一顆熱愛毛主席、熱愛新中國的心。。而“一起”沒有不約而同這個意思。)
、荨煟赫n文中還有那些地方用了“一齊”,體現(xiàn)了首都人民的什么感情?
“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中的“一齊”透露了首都人民對毛主席的無限熱愛、崇敬的感情;“三十萬人一齊抬起頭,一齊脫帽肅立……”中的一齊透露了首都人民對新中國的無比熱愛之情。
設計意圖:抓住場面中的五個“一齊”,前后聯(lián)系體會中國人民對毛主席、新中國的無比熱愛之情。
、啤∽プ“長城內外”、“大江南北” 啟發(fā)想象,體會思想感情:
師引導學生抓住“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體會意思(“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看出毛主席的聲音傳得很遠,使全中國人民都激動、自豪。);啟發(fā)學生想象“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都傳到全國那些地方?人們有那些舉動?從而體會全國人民都有一顆熱愛新中國、熱愛毛主席的心。
⑶ 指導感情朗讀:
師:你能通過讀表達這種感情嗎?
師、生:生練讀、試讀──師激情范讀,生評價──再練讀──賞讀(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莊嚴的聲音,經(jīng)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2、研讀“升國旗”:
⑴ 升國旗這個場面中點是什么?(升新中國第一面國旗──五星紅旗)面是什么?(一齊瞻仰鮮紅的國旗)
、啤≡谏龂,這個場面中,你認為哪個詞用得最傳神,最能表達首都人民此時的感情?當學生說到“一齊、站、瞻仰、升”等詞時,師引導學生討論,確定“站”用得傳神。
、恰煟哼@個“站”有什么言外之意呢?它傳神在那里呢?
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課前收集的新中國誕生前后的資料體會“站”的含義。
、取熃榻B新中國誕生前后的歷史背景資料:
(圓明園的大火燃燒著中國人民的痛苦、屈辱、災難,南京大屠殺,血流成河,尸橫遍野……刻骨銘心的過去,真可謂暗無天日,民不聊生,舊中國成了一座人間地獄。危難之際,毛主席領導全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歷經(jīng)八年抗日戰(zhàn)爭、四年解放戰(zhàn)爭的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迎來了新中國的。),學生寫話。(如果此時你在開國大典現(xiàn)場,你想對毛主席、對全國人民說什么?)
設計意圖:這是教學的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引導學生先抓住“站”聯(lián)系上下文談感悟,接著介紹歷史背景,再以“如果此時你在開國大典現(xiàn)場,你想對毛主席、對全國人民說什么?”為話題設身處地寫感受。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從內心感悟中國人民對毛主席、對新中國的無比熱愛之情。
。、運用學法,自讀“宣讀公告”:
指導學生運用學法,抓住場面中的面“三十萬人民熱愛領袖的心情融成一陣熱烈的歡呼。觀禮臺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體會首都人民無比熱愛毛主席的思想感情。
。、回讀大會盛況中“宣布成立、升國旗、宣讀公告”三個場面,體會寫作特點。
。ㄗ髡哂悬c有面,點面結合地寫出了首都人民在開國大典之際對新中國、對毛主席的無限熱愛之情。)
5、師總結,布置下節(jié)課學習任務:
這節(jié)課我們用“初讀了解場面描寫的點和面──細讀找重點詞句──換詞體會感情──想象場面──誦讀升華感情,回讀體會寫法特點”體會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及場面描寫的特點。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用這個學法體會“會場布置、閱兵儀式、群眾游行”幾個大場面的思想情感、寫法特點。并學寫場面《跳繩比賽》。
【說說理論根據(jù)】
葉圣陶先生指出:語文教學“所應當著眼的不應只是故事的開端、發(fā)展和結局,應是生字難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攝取。凡是學習語言文字不著眼于語言形式,只在內容上去尋求結果是勞力多而收獲少。”20世紀80年代有人提出對語文課的解讀應該“走一個來回”。即首先透過語言文字,讀懂文本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然后以此為出發(fā)點,再回過頭來研究文本是如何運用語言來表達思想內容的。本堂課首先從語言形式入手,形象解讀場面描寫;接著在初讀了解思路的基礎上,通過宣布成立、升國旗、宣讀公告幾個小場面的學習經(jīng)歷了“讀出意,讀出義,讀出形,讀出情”到“比用語,比章法,品出味,悟出效”雙向閱讀心理過程。在理解文本中融語言訓練,人文情感熏陶及感悟寫法于一體;最后回到語言形式,學寫場面,很好地體現(xiàn)了“魚和熊掌兼得”(語言與人文兼得)讀寫結合的特點。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