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程章燦
來源:國學 2009-06-18 21:03:01

簡 歷
程章燦教授,1963年出生,福建閩侯人,北京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專業(yè)畢業(yè)(1983),南京大學文學博士(1989),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1993),南京大學中青年學術(shù)骨干(1994),江蘇省跨世紀學術(shù)技術(shù)帶頭人333工程培養(yǎng)對象(1997),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副所長(1997)、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1999)。
程章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石刻學、國際漢學、中外文化交流與文化比較。
主要研究成果
。ㄒ唬┲
魏晉南北朝賦史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2年
唐詩入門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2年
劉克莊年譜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3年
漢賦攬勝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
魏晉南北朝詩 天地出版社 1997年
世族與六朝文學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
石學論叢 臺灣大安出版社 1999年
程千帆推薦古代辭賦(題解注釋,與曹虹合作) 遼寧少兒出版社 1992年
西京雜記全譯(與成林合作)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3年
西京雜記(與成林合作) 臺灣地球出版社,1994年
古典詩歌風物風情系列·月 。ㄅc成林合作)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5年
(二)論文
論查初白《詣獄集》。ㄗg文) 《南京大學學報》1987年第1期
關(guān)于《文選》注引賦的一些問題 《古籍研究》1987年第3期
“廖化作先鋒,何必遜大將”──評馬積高先生著《賦史》 《南京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
神女之探尋找(譯文) 《古典文學知識》1988年第3期
從《世說新語》看晉宋文學觀念與魏晉美學新風 《南京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
先唐賦存目考 《文獻》1989年第3期
后村詞編年補考 《福建論壇》1989年第6期
《史通》箋記拾遺(與程千帆等合作) 《古典文獻研究》(1988)南京大學出版社 1989年出版
《詩集傳》纂例舉證 《古典文獻研究》(1989-1990) 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出版
古籍整理:信息開發(fā)與反饋處理──評王仲鏞先生《唐詩紀事校箋》(與程千帆合作) 《社會科學研究》1991年第3期
說驢 《文史知識》1991年第1期
《三都賦》:京殿大賦最后的輝煌──兼論兩晉以后騁辭大賦的歷史命運 《南京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
北宋文學之發(fā)展與太學體(譯文) 《古典文學知識》1991年第2期
論南朝賦的詩化趨勢 《江海學刊》1991年第4期
論南朝賦的唯美化追求 《學術(shù)論叢》1991年第4期
劉勰賦論評述 《賦學研究論文集》 巴蜀書社1991年11月 出版
建安賦:斑斕的情感世界 《中國文學研究》1992年第1期
江濤聲里的興亡夢──析郭璞《江賦》 《古典文學知識》1992年第4期
《新撰類林抄》校讀記(譯文) 《文學研究》第1輯 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
詩讖說:一種詩歌文化現(xiàn)象的剖析 《程千帆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
論《西京雜記》的文史價值 《文史知識》1993年第2期
從傭載運租到一時文宗──東晉文學家袁宏及其創(chuàng)作 《古典文學知識》1993年第4期
富有魅力的杜詩研究(譯文) 《南京大學學報》1993年第2期
切磋新知 商榷舊論──記香港中文大學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研討會 《古典文學知識》1993年第6期
談詞漫語(譯文) 《中國典籍與文化》 1994年第1期
《西京雜記》的作者 《中國文化》第9輯 1994年1月出版
說姚 《早發(fā)金陵》 《古典文學知識》1994年第2期
詩詞體性新論──關(guān)于詞的藝術(shù)特征的思考 《南京社會科學》1994年 第2期
陳郡陽夏謝氏:六朝文學士族之個案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文史哲出版社1994、8
石刻考工錄補遺(上) 《古典文獻研究》1991-1992合刊
詩字古義考(譯文) 《古典文獻研究》1991-1992合刊
宋代石刻刻工輯補 《文獻》1994第4期
漢魏六朝文學五考 《古籍整理與研究學刊》1994第5期
略論《六朝賦話》的編撰 《江蘇文史研究》 1994年第2期
硯邊零墨 《古典文學知識》1994第5期
神女之探尋(譯文) 載《神女之探尋--英美學者論中國詩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2月)
傳統(tǒng)的叛逆(譯文) 載《神女之探尋--英美學者論中國詩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2月)
漫說“易安體” 《中國典籍與文化》1994第4期
謝夫人緣何“意大不說”?──兼論東晉王謝二族之關(guān)系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二輯,中華書局1995年
論《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之闕誤 《南京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何遜《早梅詩》考論 《文學遺產(chǎn)》1995年第5期
《陸廣成墓志》考 《考古》1995年第10期
論士族宗親倫理對六朝文學題材的影響 《古典文獻研究》(1993-1994合刊);《魏晉南北朝文學論集》,南大出版社,1997
石刻考工錄補遺(下) 《古典文獻研究》1993-1994合刊
唐代墓志中所見隋唐經(jīng)籍輯考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七屆年會暨國際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 文獻 1996年第1期,
扶桑正是秋光好--周勛初教授日本講學散記 中國典籍與文化1995年第2期
從《有唐武威段夫人墓志》看元稹之為人 中國典籍與文化,1995年第3期
從金到石 從廊廟到宮庭--石刻之起源與文化背景 《中國典籍與文化》1995年第4期
“填寫”寫出來的人生--由亡宮墓志看唐代宮女的命運 中國典籍與文化 1996年第1期
誰得了便宜--碑刻潤筆及其他 中國典籍與文化 1996年第3期
司馬遷真有侍妾隨清娛嗎? 中國典籍與文化 1996年第4期
東南亞華文碑刻一瞥(上) 中國典籍與文化 1997年第1期
東南亞華文碑刻一瞥(下) 中國典籍與文化 1997年第2期
唐代墓志叢考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1995年第4期
沈約《奏彈王源》與南朝士風考辨 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 1995年第4期
所謂《后村千家詩》考 《中國詩學》第4輯,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劉勰賦論:溯源與評述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 第17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林昌彝稿本》考 文獻 1996年第4期
辭賦批評:思的框架與史的脈絡(luò) 臺灣政治大學《第四屆賦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12月
歲月匆匆六十年:〈哈佛亞洲學報〉與美國漢學的進展》(上)《古典文學知識》
,1997,1
《歲月匆匆六十年:〈哈佛亞洲學報〉與美國漢學的進展》(下) 《古典文學知識》1997,2
《唐史研究手冊》評介 古籍整理出版簡報 228期1997、6、10
《隋唐五代墓志匯編·洛陽卷》著錄訂誤(上) 229期 古籍整理出版簡報 1997、 7
《隋唐五代墓志匯編·洛陽卷》著錄訂誤(中)230期 古籍整理出版簡報 1997、 7
《隋唐五代墓志匯編·洛陽卷》著錄訂誤(下) 231期 古籍整理出版簡報 1997、 7
墓志銘的結(jié)構(gòu)與名目--以唐代墓志銘為例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1997、6
論士族宗親倫理對六朝文學題材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文學論集》,南大出版社,1997
論查初白《詣獄集》 《當代海外漢學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
卻把金針度與人--從方法論的角度讀《程千帆選集》《江海學刊》1998年第1期
透過字面看風波 中國典籍與文化 1998、3
名山名寺名僧--《明征君碑與棲霞山的故事》中國典籍與文化 1998、4
《程氏漢語文學通史》選刊 《人文研究》(1998年卷)(與程千帆合作)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8年
繼往開來 滋蘭樹蕙 《東方文化周刊》 1997年第24期
畫鬼――讀鬼書之一 文史知識 199年第1期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