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名著——《元刊雜劇三十種》
來源:細語清幽 2009-06-17 23:06:06
![](https://files.eduuu.com/img/2018/09/12/105941_5b98811d5e44f.png)
元雜劇作品集。原為明代文學(xué)家兼藏書家李開先的舊藏,清代歸藏書家黃丕烈。黃丕烈題為《元刻古今雜劇乙編》。由此得知,此書至少尚有甲編,惟至今尚未發(fā)現(xiàn)。后此書為羅振玉所得。1914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xué)從羅振玉處把原書借出,請當(dāng)時著名刻工陶子麟覆刻了一部,題為《覆元槧古今雜劇三十種》。1924年,上海中國書店又將覆刻本照像石印,題為《元刻古今雜劇三十種》。原書沒有作者姓名,次序雜亂,王國維考定作者,為石印本重新排列次序,并撰《元刊雜劇三十種序錄》文。1958年,《古本戲曲叢刊》第4集收本書珂羅版影印本,題名為《元刊雜劇三十種》。
這是現(xiàn)存元代雜劇的唯一元代刊本。30種雜劇中,有其他存本可見者16種。這些作品與明代抄本、刻本的體制、文學(xué),有很多不同之處。它不僅為研究者提供了寶貴的比勘資料,而且對研究劇本本身的演化及思想藝術(shù)特點,也有很大幫助!段魇駢簟、《拜月亭》、《調(diào)風(fēng)月》、《三奪槊》、《紫云亭》、《貶夜郎》、《介子推》、《東窗事犯》、《霍光鬼諫》、《七里灘》、《周公攝政》、《追韓信》、《張千替殺妻》、《焚兒救母》等14種為僅見于此書的孤本,其中有自元代以來未見著錄者,有明中葉以后不得見者,更是研究元代雜劇的珍貴資料。
元刊本不分楔子與折數(shù),每組套曲前很少寫明宮調(diào),科白也極為簡略。其中29種冠以“新刊”或“新編”字樣,冠以“古杭新刊”者7種,“大都新編”者3種,“大都新刊”者 1種,字體不一,錯別字、俗體字、異體字、簡寫字很多,而紙墨板式大略相同,可能都是元末書商刊刻的流行曲本,后由藏書者匯輯成集的。
1962年,有鄭騫校訂《校訂元刊雜劇三十種》(臺灣)。1980年,有徐沁君校注《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中華書局出版。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xué)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xué)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數(shù)學(xué)天天練
- 小學(xué)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奧數(shù)練習(xí)題整理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xué)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xué)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xué)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