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5 12:15:02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心理 環(huán)境 學習方法 高中生活
【教學目標】
。、通過辯論會能認識到人要講誠信,但有時候也需要善意的謊言。
。、提高學生搜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
。场⑸朴谟妹翡J的雙眼發(fā)現(xiàn)真情,體會人間處處有真情。
。、養(yǎng)成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
【課前準備】
。薄⑺鸭嘘P誠信與善意的謊言故事。
。、搜集生活中人們相互關愛的事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揭題
《論語》里有這樣一個故事,曾子和他的妻子上街之前,小孩哭鬧著也要跟著去,他不讓小孩去,他妻子就哄著說,我們回來殺豬拿豬肉給你吃,因為小孩貪吃,這樣就敷住了小孩跟路的想法;貋碇螅诱f不能欺騙小孩,我要把這只豬殺了給兒子吃。
你們同意曾子的做法?意見發(fā)生分歧,我們這節(jié)課就開一次辯論會:講誠信與善意的謊言。
評:用一個故事拋磚引玉,打開學生話匣子。
二、自學學習提示,明確要求,確定自己的觀點
正方:人要講誠信,不能說謊。
反方:生活需要善意的謊言。
辯論的要求:
。、用普通話辯論,語速不宜太快,語言表達要清晰。
。、要說清楚自己的觀點,注意傾聽別人的發(fā)言。
評:開門見山,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明確正反兩個觀點以及辯論要求,是很有必要的。
三、自由練說或小組交流
按要求進行準備,組內交流。
四、全班分成正方、反方兩組,臨時調整座位進行辯論
辯論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用事實說話,事實勝于雄辯。
2、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以理服人。
。场⑦\用反問,增強語氣。
。、辯論時說話要文明禮貌、得體大方、機智敏捷而又不失詼諧幽默。
選定主持人一名,將全班同學分成兩組,調整座位一個找不到母親的小孩,你肯定會騙他說:媽媽一會就來了……肯定不會說你媽媽不要你了一個得了絕癥的人,家人肯定會騙他:你很快就會好起來的……肯定不會說:你等死吧!
我們在叢林里迷路了,我們會互相欺騙:沒事。很快就會出去的……肯定不會說:我們完蛋了,等著喂野獸吧!
注:教師此時應成為辯論會主席,進行調控、指導,辯論中的優(yōu)點及不足之處。
評:辯論中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暢快欲言的同時,注意進行適當的調控和指導,讓學生明白辯論不是爭吵,而是要用事實說話,使對方心悅誠服才是。
五、教師總結,達成共識
誠信是美德,是大前提,社會應該弘揚誠信,時時講誠信,事事講誠信,做到誠信從我做起,從身邊的每一個人做起,不論大小長幼,進而形成良好的誠信環(huán)境,營造強有力的誠信氛圍,誠信很重要,但是有些場合還是需要善意的謊言。
六、評選三名“辯論小明星”
第二、三課時
一、交流談話,情境導入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幫助。孩子你曾經幫助過別人?感受到陌生人對你的關愛?請說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
這節(jié)課我們就將體現(xiàn)人們互相關愛的事情寫下來,再修改成為佳作。
二、自讀提示,明確要求
1、讀文中習作提示。
。、交流習作要求和注意事項:
、艑戵w現(xiàn)人們互相關愛的事情。
、茖懬跋葮嬎。
、沁\用環(huán)境、心理、語言、動作等描寫方法,抒發(fā)真情實感。
三、挖掘記憶,交流構思
1、指名學生交流。
。、學生評議,補充:
。ㄈ,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幫騎車受傷的你看病;未曾謀面的朋友以書信、電子郵件、賀卡等方式成為你學習、生活上的良師益友。)
四、回顧本單元課文,小結寫作方法
通過事件刻畫人物,從而表達真情,注意刻畫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和心理活動。
恰如其分的環(huán)境描寫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語言平實,感情真實。
五、習作取題,試寫初稿
。、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巡回指導,并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學生完成初稿,進行自我修改。
。、找喜歡的伙伴修改。
六、朗讀賞析,交流評議
。薄⒚啃〗M推薦一至兩位同學,朗讀賞析。
。病W生交流評議。
。、教師點評:
特別要肯定習作中運用環(huán)境、心理、語言、動作等描寫方法,抒發(fā)真情實感的地方。
七、再次修改,謄抄習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規(guī)范地抄寫在作文本上。
【全課評析】
習作的選材是非常重要的,完成習作前通過交流,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我們每個人都肯定與真情相遇過,但學生不一定能憶起,所以互相交流啟發(fā)這個環(huán)節(jié)相當有用。確定了有價值的題材,再學習本單元通過事情刻畫人物表達美好情的寫作方法,完成習作。重視修改習作這個環(huán)節(jié),從自改到互改,既是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駕馭能力,又是一個相互學習欣賞的過程,對最后構成一優(yōu)秀習作大有裨益。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