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5 00:37:34 下載試卷 標簽:閱讀 教師 高中生活 哲理故事 閱讀材料
《牛郎織女》是一篇流傳已久的民間故事,情節(jié)通俗易懂,故事色彩濃厚,有的學生一拿到書就已經(jīng)讀過了,對于這樣一篇被“嚼”過的課文,任何引導學生繼續(xù)深入閱讀,品出新意呢?思來想去,我覺得還是從帶領學生感受人物形象上入手。
片斷一:
師:聽說織女要留在人間,姐妹們都很佩服她的勇氣。仙女留在人這個想法在我們看來是一個很容易達到的愿望,為什么說姐妹們都很佩服她的勇氣呢?請大家聯(lián)系上下文讀一讀,想一想。
(學生自由讀書)
生:(讀課文)這天下午,王母娘娘多喝了幾杯美酒,靠在寶座上睡著了?椗捅娤膳姍C會難得,便一起飛到了人間。由此可以看出,王母娘娘不允許這些仙女離開天宮,仙女們也沒有機會離開離開天宮。
師:你的意思老師明白了,能不能再細細地讀讀這段話,再做深入的思考,看看能不能透過字面尋找到更確切的原因。
。▽W生再讀這段話)
師:這一下有沒有人讀到了字面背后隱藏的意思了?
生:王母娘娘每天都叫織女們織彩錦裝飾天空,織女們并沒有屬于
自己的時間。
師: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也就是說……
生:也就是說織女們在天上并沒有自由。
師:是呀,在天上并沒有自由,難怪織女要留在人間做牛郎的妻子,尋找自由的生活。可她畢竟不是人,而是天上的仙女,私自留在人間的后果可想而知,大家能不能聯(lián)系你們看過的電視劇,說說天上的生活怎么沒有自由?又有哪些天上的神仙觸犯了天條,后果如何?
生:……
生:……
師:天條就像一座大山壓在很多人的頭上,誰觸犯了天條就要受到嚴厲的懲罰?椗鰹橐粋無權無勢的弱小的女子卻做出了令一般人很是敬畏的舉動。她……
生:織女敢于沖破天條,來到人間尋找自由和快樂。她的勇氣讓人佩服!
生:織女不顧冒犯天規(guī)的危險,執(zhí)著地要留在人間做牛郎的妻子,就是要尋找天上沒有的自由和快樂。
師:此時此刻,我們是不是也從內(nèi)心里升騰起一股對織女的敬佩之情。有這種感受的同學一齊來讀讀這段話吧。ㄉR讀這段話)織女除了具有善良的心之外,現(xiàn)在,你們覺得她還是個怎樣的人?
生:織女是個有勇氣的人,敢于沖破天規(guī),尋找自由和快樂。
生:織女是個敢做敢為,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惜犧牲生命的人。
生:……
師:讓我們捧起書,帶著真誠的敬佩再次朗讀這段話吧!
片斷二:
師:王母娘娘知道了織女下嫁人間后是怎樣的表現(xiàn),又是怎樣做的?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畫出描寫王母娘娘的句子,仔細揣摩揣摩,看看王母娘娘是個怎樣的人。
。▽W生自由讀課文)
師:誰來把描寫王母娘娘的句子讀給我們聽聽。(指名讀相應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王母?
生:我覺得王母娘娘是個心狠手辣的人,織女的兩個孩子跑過來,死死地抓住媽媽的衣裳,王母娘娘卻狠狠一推,將兩個孩子推倒在地,沒有骨肉親情,因為織女是她的外孫女,這兩個孩子還喊她太婆呀,她卻將他們推倒在地,抓走他們的媽媽!
師:從你的言語當中我感受到了一種氣憤。有同感的同學可以接著
說一說。
生:織女是個無權勢的弱小的女子,王母娘娘卻帶了好些天兵天將來抓她,而且是闖進牛郎的家里,可見她的心狠,冷酷。
生:我覺得王母娘娘還是個古板老套的人,在得知織女下嫁人間后,她氣得暴跳如雷,是因為她覺得織女這樣做會給她丟面子。
生:王母娘娘也是個剝奪別人幸福的人,她不顧織女的想法,不講骨肉親情,闖進牛郎家里把織女抓回了天庭。
師:從你們的討論當中,我感到你們已經(jīng)把文中的人物讀活了,把一個心狠手辣、冷酷無情,硬是剝奪別人幸福和自由的王母娘娘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就帶著這樣的感受來讀讀課文的3、4、5自然段。(生齊讀)
師:通過你們的讀,我已深深的感受到像這樣心狠手辣、冷酷無
情、剝奪別人幸福和自由的已經(jīng)不能稱作是人了,而是……
生:是惡魔!
生:是惡勢力!
師:牛郎織女的故事大約形成于我國漢代,當時就有像王母娘娘這樣的惡勢力、封建統(tǒng)治者肆虐地壓迫、摧殘著老百姓,百姓生活困苦,只能將怨恨埋藏在心底,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要求、理想只能通過故事來表達。其實像《牛郎織女》這樣表達勞動人民不畏強權追求美好生活的民間故事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課外可以找來讀一讀,在班級內(nèi)舉辦一次民間故事會?椗⑼跄甘且蝗跻粡姷膬蓚對立面,一方個人的理想愿望的不能實現(xiàn),另一方對自己權力的鞏固和不可超越,兩者交織碰撞,矛盾尖銳突出。其實,正是在這樣的矛盾升級中,完成了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引導學生品析人物形象,既喚醒了學生的閱讀興致,又
鍛煉了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素養(yǎng)。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