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9 23:34:32 下載試卷 標簽:歷史 蘇教版 語文 哲理故事
蘇教版第六冊第8課《李廣射虎》是一篇“文包詩”式的課文,文章通過描繪盧綸的《塞下曲》一詩的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和意境。
詩的后兩句是“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課文對詩末句對應的描述是“那白羽箭深深地扎進了石頭里,任將士們怎么拔也拔不出來。”課文作者把“沒在石棱中”解釋為“深深地扎進了石頭里”,從表現(xiàn)李廣將軍的神勇無比來說沒有原則性的錯誤,但如果要幫助學生理解原詩卻不妥當。“石棱”的“棱”在新華字典上有兩個解釋:一是物體上不同方向的兩個平面接連的部分;二是物體表面上的條狀突起:如瓦棱。詩中的“棱”字顯然應取第一種解釋,是石頭的面與面的相交處,國畫中有山石紋理一說,這里的石棱就相當于山石的紋理處。
當堂教學時,我直覺地感到文中的解釋不妥,因為一支靠人力射出的箭硬生生沒入頑石中且使訓練有素的將士也拔不出來,這是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描寫,不是流傳有緒的歷史故事。當時我對學生說,我們讀書一定要有敢于懷疑的精神,書上說箭深深地扎進石頭我覺得不妥,我們把它改成石縫吧(因為我怕學生不理解什么才是石頭面與面的相交處),學生很支持我,就按我的改法把句子重讀了一遍。
課后,我再細細一想,才感到我的改法比原文還差,如果是“石縫”則必然有大有小,且李廣即使射進很小的石縫也讓人感到少了幾分神力。因此最好的辦法還是把課文的句子改為“那白羽箭深深地扎進了石棱里”,然后老師再在黑板上畫一幅簡筆畫讓學生理解何謂“石棱”,它與“石縫”有何不同。這樣既未改變詩句的原意,又讓學生多積累了一個很有用的詞--石棱,它簡潔而準確地表達出了石頭某一部分的位置,簡直找不出第二個同義詞了。
做語文老師的也許就要在這些小處著力,才能用智慧點燃智慧。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