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請尊重孩子的朋友
來源:《不打不罵教孩子60招》 2009-05-15 10:41:26
作為成年人,父母們都有一種體會:回憶起童年生活時總感覺非常興奮,對兒時的朋友更是感到特別親密,說起與童年朋友一起做的各種趣事,如數(shù)家珍。父母們的經(jīng)歷說明:孩子需要朋友,孩童時代的友誼是非常珍貴的。朋友的缺失不僅使孩子的童年極為孤獨,而且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極為不利。
因此,父母應該珍視孩子的朋友,通過賞識和尊重孩子的朋友,培養(yǎng)孩子團結友愛、協(xié)作互助的良好習慣和健康的心靈。
首先,可以通過賞識孩子朋友的優(yōu)點,讓孩子在與孩子的交往中主動學習,克服自己的缺點。
其次,尊重孩子的朋友,鼓勵孩子與孩子們交往,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適應和交際能力。
在孩子們的游戲中,常常通過“手心、手背”的方法決定由誰“當皇帝”、“當大將”、“當解放軍”、“當壞蛋”……這是一種簡單的機會均等的民主手段,卻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民主思想。孩子們常在一起玩兒“過家家”的游戲,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繹家庭生活中的各種事件,買菜、做飯、睡覺、掃地以及娶媳婦、走親戚等等。這是成人社會現(xiàn)象在孩子社會中的折射,孩子們在“過家家”中了解了很多社會知識,也鍛煉了初步社交能力。
最后,鼓勵孩子在與孩子的交往中培養(yǎng)群體意識,可以克服孩子過強的個體意識。朋友之間的群體生活可以克服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毛病,讓他們遵從群體活動規(guī)則,認識到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如果只顧自己,就會受到朋友們的排斥,孩子會看不起他,不跟他玩兒,將會促使孩子最終向群體規(guī)范“投降”。“合群 ”是人的重要品質和能力,這是父母無法口授給孩子的。
因此,父母應該鼓勵孩子交朋友,當孩子有了朋友之后,應該通過賞識和尊重,促進孩子之間的交往。
如果孩子已經(jīng)交上了朋友,父母要及時給予肯定,比如對孩子說:“真高興你有了自己的朋友,聽說你的朋友很棒,你們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或者說:“聽說你交的朋友很出色,我很想見見他,你看可以嗎?”
如果孩子還沒有朋友,則應積極幫孩子尋找。比如鼓勵孩子與家附近的孩子一起玩,與同事或同學的孩子一起玩。并適時和孩子討論他們交往的情況,幫助孩子分析并做出選擇。
另外,要歡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來。把孩子的朋友當成自己的朋友一樣,采取熱情歡迎的態(tài)度。當孩子來家里時,父母應該說:“父母們家來朋友啦,歡迎歡迎。”或者“真高興我的孩子有你這樣的朋友,你們能來太好了!”而且要鼓勵孩子認真接待,讓孩子的朋友感覺到你對他們的支持和賞識。
對于孩子和朋友的交往,父母也不能聽之任之,使孩子陷入不當?shù)慕浑H圈。而是要充分利用他們喜歡交往的心理,因勢利導,正確地引導和幫助他們建立純真的友誼。
張建有一個5歲的兒子,有一次張建帶兒子去海灘上游泳課,兒子和另一個小姑娘交上了朋友。他們玩得很快樂,最后那個女孩的媽媽邀請兒子去她們家吃午飯,張建也欣然同意了。
兩小時后,張建到兒子的新朋友家接她的時候,不得不在門廊跨過一堆垃圾,盡管是個明媚的下午,孩子們卻在起居室里無聊地看電視。母親正忙著呵斥一個大點的孩子,父親正在斥責母親。張建道了再見,將兒子接上車,系上安全帶。一貫聽話乖巧的兒子一路上都在抱怨父親:“你看倩倩說話聲大得能震破我的耳朵;倩倩什么時候想吃零食她媽媽都愿意,亮亮也可以一直看電視……”
張建聽著兒子的這些嘮叨,最后溫和地說道:“也許倩倩的媽媽可以允許她那樣,但我可不行。”
“你太蠢了!” 張建第一次聽到兒子這樣說他,他簡直有些震驚了,而一旁的兒子仍在不滿地抱怨:“你知道嗎?倩倩也不用系安全帶。”
張建第一次遇到了這樣的窘境:他的孩子已交上了他不喜歡的朋友。這時張建不得不在兩方面進行選擇,一方面是孩子暫時的快樂,一方面是出于對孩子在道德、感情和生理上健康成長的關心。最終,張建選擇了后者——告訴兒子,這樣的朋友盡量不要與她交往。
父母不能因噎廢食,還是要讓孩子積極參加各項有益的活動的,但必須得讓他們知道哪些朋友是不該交的。如果你對孩子的朋友某個方面很不滿意,就應該當著孩子的面嚴肅地說出來。當孩子沖著你轉眼珠暗示別說時,你不必大喊大叫,而應堅持以清晰、嚴肅的態(tài)度告訴他,哪些行為是不被你所贊成的。
怎樣才能做好引導孩子交到好朋友,并且尊重孩子的朋友呢?那么,你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來做做看。
1)讓孩子學會選擇朋友
父母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進行擇友引導。這樣孩子在交友之時,有了一個大的原則和方向,從而避免陷入交往誤區(qū)。
2)培養(yǎng)孩子交往的信心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當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了特長,就會為他結識新朋友提供機會,在交往中增強自信心。托馬斯·伯恩特說:“友誼建立在共同興趣的基礎上。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就努力培養(yǎng)他的多種興趣。這樣,在參加共同活動中,可以逐步建立朋友之間的友誼。”
3)指導孩子與朋友相處
在孩子交朋友的過程中,父母要不斷地進行指導:對待朋友要真誠坦率,以誠相待,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每個人的性格、情趣各有不同,交往中就要盡量尊重朋友的意愿,主動尋找雙方都感興趣的事物進行交談。另外,由于每個朋友的心理還都有心理敏感區(qū),那就要在平時說話、玩笑里,盡量避免刺激朋友心理敏感點,不要刺痛他心靈的“瘡疤”。
4)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孩子交往過程中,盡管需要父母的指導,但父母也要尊重他們的意愿,讓他們有一定的自主權。在選擇朋友方面,父母和孩子的意見常常會不一致,只要對方不是品行太差,還是盡量先尊重孩子的意見,然后在他們們交往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引導和幫助。父母還應尊重孩子的朋友,歡迎他的朋友到家里來做客。父母這樣做,既可以表示自己對孩子的尊重,也可以進一步密切與孩子的關系。
總之,賞識和尊重孩子,應該支持孩子的社會交往、尊重孩子的朋友,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的尊重而更加信賴父母,而且還可以促進孩子之間的友誼和交往,促使他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