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孩子的專職“保姆”
來源:《怎樣做·好父母》叢書 2009-05-08 17:35:53
孩子最愛聽的100句話之“你已進入了良好的狀態(tài)”
1 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
為使孩子善始善終地把某件事做好,應鼓勵說:你已進入了良好的狀態(tài)!
2 學會用這句話激勵孩子:
四年級的小莉莎很愛面子。有一次去學校上課時忘了帶作業(yè),她發(fā)覺后立刻給媽媽打電話,請媽媽把作業(yè)送到學校?蓩寢寘s說讓莉莎自己回家拿。莉莎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感到很窘,但拗不過媽媽,只好自己回家拿了作業(yè)。她希望媽媽能開車送她回學校,媽媽又是不肯,于是她又自己返回學校。放學后,她向媽媽表示了氣惱的心情。
媽媽則說:“我很愛你,這一點你知道。你為什么忘帶作業(yè)呢?”
“我趕校車忘了。”小莉莎覺得很委屈。
“這種感覺的確不好,以后你會怎么樣?”媽媽和藹地問。
“我想下次我會把作業(yè)事先放到書包里,我還可以在鬧鐘一響時就起床,不至于那么緊張。”小莉莎想了想說。
“說得好!你已進入了良好的狀態(tài)!”媽媽贊賞道。
莉莎媽媽的做法較典型地代表了許多“責任”型雙親的教育原則:教給孩子建筑的本領,而不是一座完好的大廈。這種原則聽起來很有道理,做起來也很簡單。
陳力的媽媽每天陪他睡覺,直到陳力四歲。媽媽漸漸意識到陳力很膽小、依賴性強,于是決定結束這種狀況。一開始,陳力說害怕,媽媽好言安慰他。接著,陳力又哭又鬧。媽媽看了看他,不再說話,自己看書去了。過了一會兒,陳力見無人理睬他,只好自己去睡覺了。第二天清晨,當陳力醒來時,媽媽微笑地問:“寶貝兒,昨晚睡得好嗎?” 陳力點點頭說:“我可以自己一個人睡了,只是今晚我要抱著機關槍睡!”媽媽鼓勵他說:“好的,你正進入良好的狀態(tài)。你很棒,兒子!”
對于孩子,父母總是放心不下,感到自己應責無旁貸地“幫助”他們,但有時卻是適得其反,這種孩子往往自立很晚,經(jīng)不起風雨,做事不愛動腦筋,不會做計劃,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這樣的父母在美國被稱為“尿布”型雙親。與之相比,“暴君”型的父母相信小孩子就是要打罵才能成才,同樣使孩子養(yǎng)成不必為自己行為負責的態(tài)度。這種類型的父母養(yǎng)育的孩子或感自卑、退縮,或有反抗心理,容易無理攻擊同伴。很遺憾的是,這兩種類型的組合也是一種類型,更成為許多家庭的教子風格。真的難以想象,這種“尿布”加“暴君”型的組合下培育的孩子會長成什么樣子?
當今社會的競爭日趨激烈,也給無論是發(fā)達的美國,還是發(fā)展中的中國提出了一個大的課題:父母應該給孩子留下些什么?是遮風避雨的別墅、汽車,還是一套完善的人格品質(zhì)?美國的家庭教育方式看來也是我們國家乃至全球共存的方式,只是由于認識程度不同,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各種方式的比重不同罷了。
現(xiàn)在許多的城市父母甘當孩子的保姆,事必躬親。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堅持能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做,首先從小事做起,比如玩完玩具自己收拾好放回原處。每天起床后自己收拾床鋪,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就三遍,直到收好為止?春⒆涌梢宰约合礀|西了,我們就教孩子洗襪子、手絹等自己用的小物品。頭幾次,孩子可能用了許多肥皂也洗不干凈,但我們?nèi)匀灰頁P孩子:“不錯,你正進入良好的狀態(tài)中呢!”并認真地給孩子做示范。幾次之后,孩子便能洗得比較干凈了。
不當孩子的保姆,因為我們始終認為,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天起,就已經(jīng)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有手能做事,有腦能思考,做家長的培養(yǎng)孩子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在我們呵護、關懷孩子成長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了對孩子自強、自立能力的培養(yǎng)。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