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上午8點鐘乘船逆流而上。10點半鐘忽然發(fā)現(xiàn),一根大竹竿不知什么時候掉進(jìn)河里了。于是趕緊將船掉頭,順?biāo)プ。半小時后,追上了竹竿。這根竹竿是什么時候掉下河的呢?
竹竿下漂速度=水速,
逆流速=船速-水速。
船、竿相離速度=逆流速+竹竿下漂速度=船速。
竹竿下漂速度=水速,
順流速=船速+水速。
船、竿靠攏速度=順流速-竹竿下漂速度=船速。
船、竿相離速度=船、竿靠攏速度。
所以,竹竿漂走多長時間,就要追趕多長時間。追了半小時,追上了,可見在追之前已經(jīng)漂了半小時。10點半鐘開始追,當(dāng)時離竹竿掉下河已有半個小時。由此可見,竹竿是在10時掉下水的。
綜合以上兩方面,得到
所以
在發(fā)現(xiàn)丟了竹竿,掉過船頭去追以后,
所以
竹竿離船而去,開船去追竹竿,離開了多遠(yuǎn)、追上多少距離,都要考慮竹竿和船的相對距離、相對速度。
把水流的速度簡稱為“水速”,船在靜水中行駛的速度簡稱為“船速”,船逆流行駛和順流行駛的速度分別簡稱為“逆流速”和“順流速”。那么在竹竿掉下河,沒有被發(fā)現(xiàn)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