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国产高清aⅴ毛片_久热re_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_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卡_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奧數(shù)網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家庭教育 > 學習方法 > 正文

競賽高手:競賽成績=學術水平的百分比×信心的百分比

來源:新民晚報 2007-08-27 10:29:49

智能內容

  【特約主持人】
  許以  上海光明中學  高三學生

  【談話嘉賓】

  穆曉炯
  上海市光明中學校長、數(shù)學高級教師、黃浦區(qū)政協(xié)委員

  胡嘉仲
  2007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金牌得主,今年由華東師大二附中保送清華大學物理系

  胡愷元
  靜安區(qū)教師進修學院附中預備班學生,獲中國圍棋協(xié)會圍棋2段稱號、上海市第5屆“聰明小機靈”數(shù)學邀請賽三等獎、上海市第7屆中小學生思維能力訓練活動二等獎

  丁銀娣
  胡愷元媽媽、靜安區(qū)某校生物教研員

  【主持人的話】

  這是一個和廣大中小學生有關的話題,關于學科競賽,關于升學。

  每年高考前,學校、考生和家長總是關注高考加分。具有加分條件的對象,是前一學年度舉辦的全國和市級學科類競賽和科技藝術類競賽項目中獲個人一等獎的很小一部分高三學生。

  一方面,我們注意到市教委在兩年前開始對中小學生競賽活動進行了嚴格的管理,一律不再舉辦小學階段的學科競賽活動,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國際上每年都有學科競賽,這些競賽的目的是為培養(yǎng)高中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同時也幫助社會和大學甄別特殊人才。學生除了在活動中拓寬認知、發(fā)展能力,很多優(yōu)等生因在競賽中表現(xiàn)杰出,而被國際知名高校爭相錄取。

  那么究竟該怎樣看待學科競賽?我們究竟為什么而競賽呢?

  中學校長  不要讓競賽帶有太多的功利色彩

  許以:穆校長您好,在進入光明中學之前,我看了很多關于校長的網上介紹,在采訪您之前我發(fā)現(xiàn)網上又多了很多有趣的信息。我想您一定從小就對數(shù)學感興趣,從小也參加過數(shù)學競賽吧?

  穆曉炯:是的,在小學時就參加數(shù)學競賽并獲得一等獎。我也參加過很多數(shù)學競賽培訓班,但目標不是為了得獎,純粹是興趣而已。使我獲得對數(shù)學學習興趣的主要來源是當其他同學來問我數(shù)學問題時,我會想盡辦法為其講解,我從中不僅提高了對數(shù)學的理解,也獲得了很大的成就感。

  許以:怪不得您后來考師范大學當起了真正的老師,聽說您帶出了一批數(shù)學競賽獲獎的學生,現(xiàn)在有的是中國數(shù)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員,還有的是黃浦區(qū)的數(shù)學學科帶頭人。

  穆曉炯:我其實只帶了一屆學生,做了七年班主任,從初中預備班一直到高三。盡管這些學生起點不是很高,和很多市重點中學的學生有一定的距離,但通過幾年的拼搏,尤其是團隊的共同努力,有了很大的提高。42個人的競賽小組有30個在市級以上的競賽中獲獎,其中有10個一等獎。初中團體成績名列上海市第四,高中團體第六,這對于區(qū)重點中學來說是相當不容易的。當時這一群孩子每天學習在一起,玩在一起,我還幾次帶他們進行夏令營集訓,住在一起,大家感情都特別好,從初中到高中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望和奮進的團隊精神。

  許以:團隊學習、共同進步的感覺實在令人羨慕,看得出穆校長對學生很注重用心和用情。我覺得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哪怕只是一句鼓勵的話或者一個贊許的眼神,甚至只是潛移默化的引導,就有可能使學生信心倍增,從此不懈努力。相反,也可能有些學生因為老師的一次無意間的打擊,就此心灰意冷。在競賽里,勝者永遠是少數(shù),那您通常會給學生怎樣的心理引導呢?

  穆曉炯:我從競賽培訓的一開始就告訴學生:永遠只把得獎作為一個意外,參加競賽一定要擺正心態(tài),提高能力、拓展思維、培養(yǎng)意志才是終身受用的。同學們可以通過各種競賽題訓練的過程,得到思維上的訓練,包括抽象的、空間的、邏輯的、演算的……還可以培養(yǎng)毅力和品質。就好比我們鍛煉身體并不一定是為了成為劉翔,重要的是在不斷鍛煉的過程中,我們身體可以變得更加健康,我們的品格可以變得更加堅強。我有一位學生初中參加競賽沒有得過一次獎,但她并沒有認為不得獎就毫無收獲,堅持參加所有的培訓,以此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在高中全國數(shù)學聯(lián)賽時獲得了一等獎,并且是全市40個一等獎里的第六名。如果沒有這樣一種平常的心態(tài),可能早就放棄了,我認為這樣的學生將來同樣會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應對各種挑戰(zhàn)。

  許以:我們都知道穆校長興趣愛好很多的。≡诰W上還看到您演出的京劇視頻,看了半天都認不出哪個是穆校長了。您覺得課余愛好是否會影響正常學習呢?

  穆曉炯:哈哈,我是學老生的,戴著髯口你一下很難辨認了吧!我覺得有一些愛好可以豐富課余生活,有文化含量的愛好還能陶冶情操提高品位,還可以促進全面素養(yǎng)的提升,F(xiàn)在看到不少學生為了高考加分,為了將來選學校,而拼命去爭取拿一些證書和獎狀,有的家長從小就讓孩子到處去上各種輔導班,不顧孩子本身的愛好和興趣,我覺得很遺憾。我特別希望我們的學生不要刻意地、為了功利的目的去參加各種競賽和競賽的訓練,更不要為了參加一種競賽,而放棄了其他興趣和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家長來說,孩子的個性發(fā)展很重要,而為人、性格、情商也很重要,千萬不要為了競賽而偏廢了與他可以相伴終身的好的生活習慣。

  競賽高手  競賽成績=學術水平的百分比×信心的百分比

  許以:胡嘉仲第一次參加學科競賽是在高一,被清華大學提前錄取后也不斷在參加競賽,一定累積了不同的參賽經驗。你對這次比賽有什么特殊感受呢?

  胡嘉仲:這次“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的備賽時間很長。從去年11月中旬全國選拔了400個學生參加今年3月在南京的培訓,到確定其中的5名選手7月赴伊朗參加國際比賽,持續(xù)了半年多。我很高興和隔壁班的楊運同學一起參加了賽前培訓,在這幾個月的大多數(shù)時間中,兩個人都一起在學校的實驗室里討論問題,我們共同努力的時光很讓人忘懷。后來他在亞洲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

  許以:你去伊朗,最后獲得了第四名?那可是金牌啊!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和學校的物理考試或者高考物理的出題思路一定不同吧,除了涉及到的知識更廣更深入外,有沒有讓你感到意外的題目?

  胡嘉仲:有啊,在伊朗的比賽中有一道題很有趣――讓我們解釋抹了黃油的面包為什么掉到地上往往是抹黃油的那面朝下。當然,其他更多的題是需要經過大量運算,一步一步可能有時候要用六七個公式才能解答。

  許以:看得出,你對物理已經很有研究了。你是用什么態(tài)度來對待這種“興趣愛好”的呢?我以前看過一個小說,可能是一個物理系男生寫的,在講述和女朋友的愛情故事中不斷地用物理原理來分析問題,比如彼此互生愛慕,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挺有意思的。你呢,會不會在生活中也會經常用物理來解釋事情?

  胡嘉仲:我參加競賽完全是出于興趣,尤其是物理,它已是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比如空下來經常到高校去做各種實驗,我也用實驗的方法測過很多已知的物理常數(shù);上網也經常會去看看物理興趣愛好者論壇,了解別人的想法;我也經常跟一些和我一樣對物理感興趣的同學討論物理問題,我們討論的范圍非常廣,甚至涉及到量子力學、電動力學,這些肯定在競賽范圍之外的。

  許以:你想對那些準備要嘗試參加競賽,或者已經不斷在初中和高中參加學科競賽的同學們說些什么呢?

  胡嘉仲:要有信心,這一點真的很重要!按我自己的理論得出過這么一個公式:競賽成績=學術水平的百分比×信心的百分比(請注意不是“+”,是“×”)。比如說,一百分的競賽內容我掌握了九十分,同時我的信心也只有九成的話,可能最后結果是八十多分。只有十足的信心才能保證發(fā)揮出全部的實力。

  學生家長  比賽讓我重新審視對孩子的評價與期望值

  許以:胡愷元從小就在圍棋比賽中顯露才華,第一次參加區(qū)級的思維競賽是四年級吧?為什么要參加學科比賽呢?是因為做這些趣味數(shù)學題很有意思呢,還是因為覺得它可以讓你得獎而感到快樂?這些趣味數(shù)學題對你課內的數(shù)學學習有幫助么?

  胡愷元:一開始做這樣的數(shù)學題的時候,我根本沒有想過要參加競賽。在家自己看看書,空下來就喜歡做這些題目。之后有競賽就參加了。我在看完趣味數(shù)學的書以后,覺得學校里的數(shù)學相對就比較簡單了。但是有的時候在學校的成績不是最好的,因為容易犯粗心的計算毛病。

  丁銀娣:我尊重孩子的自然發(fā)展,一直不鼓勵孩子參加這樣的競賽,尤其在小學期間。因為競賽班雖然讓孩子提前多得到知識,平時成績或許可以比其他孩子好些,可進入初中一旦沒有機會參加,孩子會感到挫敗。但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發(fā)現(xiàn)可能有的一些天賦,就不那么看了。他從三年級就對那些趣味數(shù)學題感興趣。

  許以:小愷元三年級已是圍棋2段了。我知道,圍棋段數(shù)的晉級很難,要通過重重考驗連續(xù)和同級選手競爭,最后選取勝利比例高的選手才能晉級成功。這樣激烈的競爭,很殘酷啊!

  丁銀娣:我非常感謝圍棋比賽,讓我看到孩子在心理上的成熟。胡愷元本是很內向的,而且經常是“輸不起”,第一次輸棋的時候還躺在地上耍賴。經過多次“輸”的磨練后,有了很大的改變。

  許以:這樣的磨練,讓孩子內心的成長提前了。我看胡愷元現(xiàn)在很沉著呢!你參加圍棋比賽、思維競賽的時候覺得緊張嗎?得獎了以后呢,會不會特別高興?

  胡愷元:沒有特別緊張過。得獎以后高興是高興的,但也還可以。因為得三等獎的時候,我覺得我應該可以得二等獎;而得二等獎的時候,我覺得我應該能得一等獎才對。

  丁銀娣:正確認識自己的孩子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他在1段以前一直是全勝,我們很驕傲,但在1段升2段遇到了很大的瓶頸。這時候我和他爸爸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孩子的評價與期望值,也扭轉了原來往圍棋專業(yè)發(fā)展的念頭。我覺得這個過程是每個家庭、每位家長都會考慮的問題,而圍棋比賽讓我們提前考慮了。

  許以:在比對同樣是高中年齡的中國學生和美國學生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在自然科學類的學科學習上似乎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比如美國高考(SAT Subject Test)的生物考題,涉及的范圍就非常廣,包括植物學、鳥類學、生化學……等等,對知識掌握程度的要求也比較深。而我們的生物考試則不然,似乎只在生物競賽中才會有這些國外教綱里的普通題。然而這可是對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學習啊!

  丁銀娣:國外,不僅僅是發(fā)達國家,還有我國的港臺學生,對自然科學類的學習遠勝于大陸。其實孩子們對自然科學是最容易產生興趣的!我?guī)W生的時候給他們布置作業(yè)就是回家看DISCOVERY,課上我們可能花一部分時間就此討論不同的課題。我和愷元也經常一起坐在電視機前討論自然科學類節(jié)目。

穆曉炯  

許以  

胡嘉仲  

胡愷元、丁銀娣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lczxd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