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大學:孩子頂嘴了,首先不要太氣惱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3-10 18:49:32
按照兒童神經精神發(fā)育的規(guī)律,孩子長到6―7歲時就有了獨立自主,形成性格的要求,所以從這個年齡段開始,孩子就會變得不聽話,和父母頂嘴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到了11―12歲的時候,隨著孩子接受外界信息的增多,這種反叛精神更加突出,頂撞父母的時候更多,因此有些父母會感到委屈,甚至以為孩子和自己不親了。
殊不知,孩子和大人頂嘴多數情況下是父母所逼!說白了,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偏差。大凡孩子與家長頂嘴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孩子雖做錯了事,但是對父母漫無邊際、長篇累牘的說教感到厭煩;
(2)孩子犯錯后有了悔改的表現,但是父母的處理不冷靜,讓他們感到家長有些小題大作;
(3)孩子沒做錯事,但卻遭到無端的責備;
(4)父母逼迫他們去做他們不想做或者不愿立即去做的事;
(5)父母之間鬧矛盾,孩子無端受牽連。
從以上幾點看,孩子和父母頂嘴的確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父母親應當反思一下自己,在教育方式上多下些功夫!同時還要有一顆包容的心,因為現在的孩子畢竟接受教育早,接觸的傳媒多,而且頂嘴也是孩子不良情緒得以宣泄的一個途徑,從另一方面也說明它們判斷是非的能力強了。
但是頂嘴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式,一旦習慣成自然,也不利于他的學習和成長,甚至會影響長大成人后的人際關系的和睦。所以作為家長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引導:
一、遇事冷靜,賞罰有度:作為家長無論孩子犯了多大的錯,都不要急躁,先要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再決定處治方法,不搞連帶處罰,不翻舊賬。賞罰前,要講明道理,讓孩子徹底信服。
二、注重言傳身教: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作為家長也應對其父母或上司表現出應有的尊重,少與之發(fā)生爭執(zhí),否則就會影響到孩子。
三、給孩子申辯權利:即便知道它們在狡辯,也要耐心聽他們把話講完,然后因勢利導,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讓他們選擇將功補過的辦法來彌補過錯,這往往是他們最樂于接受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