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課堂:家長孩子都該補上"食育"課
來源:搜狐教育 2008-08-07 11:02:16
從幼兒園到中小學校園中的“小胖墩兒”越來越多,校園餐桌上能把所有食物都以一一吃完的學生卻越來越少;望子成龍的家長們提供給孩子的零食和保健品越來越多,中國孩子的體質卻越來越差——在日前召開的第六屆“為了孩子”國際論壇上,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青少系教師方慧列舉出的一系列上海和全國青少年的體質調查報告,吸引了眾多專家們的關注和討論。
方慧告訴記者,“食育”,即“飲食行為的教育”,應該與我們所熟悉的德、智、體、美、勞一樣,提到目前兒童青少年的教育領域中來!皩W校和社會當然是食育的重要方面,但家長們承擔的責任更重。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父母本身就經(jīng)常不吃早餐、不注意飲食結構、不愛運動,這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同樣也會出現(xiàn)到孩子身上。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食育,是中國的家長和孩子都應該補上的一堂課!
15年間,中國男孩肥胖率翻12番
方慧介紹說,2006年底,國家體育總局公布了《第二次國民體質監(jiān)測公報》,結果顯示:最近20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的體質一直呈現(xiàn)持續(xù)下降的趨勢。從1985年到2000年,僅以中國大城市的學齡男生為例,其超重和肥胖檢出率,就從1.4%迅速攀升到了17.1%,15年間翻了12倍以上。女生的超重和肥胖檢出率也從1.5%攀升到了將近10%,翻了6倍以上。
上海孩子的健康狀況也不容樂觀。上海市2005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公告數(shù)據(jù)也顯示:2005年,上海7-22歲學生的總體肥胖率為11.5%,比2000年增加了1.4個百分點;其中,16-18歲學生的肥胖率最高,占14.8%,肥胖率全面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此外,反映學生耐力素質的往返跑、800米跑、1000米跑的成績,也較往年顯著下降。健康專家們分析認為,導致青少年體質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膳食結構的不合理和不良的飲食習慣。
方慧告訴記者,青少年食育教育的缺乏以及由此引起的不當飲食習慣,直接導致了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代謝綜合征這些原本意義上的中老年期疾病,而今卻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兒童青少年群體當中。據(jù)統(tǒng)計,在我國學齡兒童青少年中,“未老先衰”的現(xiàn)象日趨明顯,血脂異常率為2.2%,而高血壓的患病率更是高達7%。許多“頭腦高度發(fā)達”的孩子,卻“手無縛雞之力”。
家長要為孩子“錯食”負主要責任
對孩子雜亂無章的食譜,中國家長們要負起主要責任。方慧告訴記者,肥胖、體質差、發(fā)育早熟或晚熟,其實都是生活方式疾病,跟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學習習慣密切相關,而這些習慣的養(yǎng)成,都需要家長的悉心指導和潛移默化!昂⒆拥纳罘绞皆诤艽蟪潭壬隙际羌议L培養(yǎng)出來的,如果家長自己都沒有飲食營養(yǎng)的概念,認為吃飽了就行,或者營養(yǎng)越多越好,那孩子就很難學會吃什么和怎么吃。還有些家長,把去吃洋快餐當作一種獎賞,孩子成績提高了,好,請你去吃洋快餐!久而久之,那些不好的快餐食品,反而成為孩子最想吃的東西了。一旦脫離了家長的管制,孩子肯定先去吃個夠,身體又怎么可能健康呢?”
偏食也是中國孩子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對此家長也負有不容推卸的責任。方慧表示,0-3歲是一個人飲食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一時期孩子偏食、而家長沒能及時糾正的話,那么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糾正偏食的難度就越來越高。作為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長線投資”,“食育”應該從嬰幼兒時期抓起。
此外,大眾媒介對孩子的飲食誤區(qū)的形成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商家在經(jīng)濟利益的驅使下,拿出鋪天蓋地的廣告、促銷手段和宣傳攻勢,但孩子沒有足夠的抵抗力和辨別力,家長也沒有及時“把關”,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使得孩子對一些不健康食品反而充滿期待。
“食育”已在美、日大行其道
在全世界范圍內,“食育”都是一個日益引起關注的話題。作為洋快餐消費量最高的國家,美國的小胖墩兒比率也是全世界最高的。1999年,美國專門成立了委員由總統(tǒng)任命的“學校營養(yǎng)公民委員會”,對學!盃I養(yǎng)午餐”的各類必備食品作出細致的規(guī)定。但由于美國飲食結構、飲食習慣等方面的種種原因,迄今為止,小胖墩兒現(xiàn)象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方慧介紹說,鄰邦日本的成功經(jīng)驗更值得我們借鑒。2004年,日本專門制定和通過了《食育基本法》,為了讓小學生們更喜歡吃蔬菜,還將每年的6月定為“食育月”,并推出“微笑餐桌”,學校分擔家長的重擔,成為推動食育的關鍵場所。此外,為了讓孩子吃得更健康愉快,日本飲食生活服務中心給出了三點建議:第一,父母和孩子共同學習,應盡可能多和孩子一起吃飯,分享當天發(fā)生的事情,使用餐成為愉快的家庭時光;第二,拉近“吃”和“做”的距離,母子一起買菜,讓孩子多觀察、問問題,了解不同食物的種類、產(chǎn)地、價格等,做飯時也要讓他們來幫忙;第三,維持一日三餐的規(guī)律,比如早餐一定要吃好,而晚餐一定在8點之前吃完,菜色選擇容易消化的蔬菜、魚、豆腐等,以免影響孩子睡眠。
中國家長可選擇“體驗式食育”
韓劇《大長今》淋漓盡致地再現(xiàn)了韓國料理的制作過程,引起了全東南亞對韓國菜的興趣。方慧認為,中國家長要對孩子進行食育,不妨也借鑒一下《大長今》的做法,即讓孩子跟自己一起走進菜場和廚房,接觸最本真的食品。因為孩子從始至終參與,他們就會對飯菜產(chǎn)生興趣!昂芏嗪⒆訒J為飯菜是父母的工資買的,而父母賺錢是很容易的,所以不喜歡吃的東西,吃不了的東西,就很自然地丟到一邊去。但如果是他們親手制作的食物,不管好吃不好吃,他們都不會輕易丟棄。”
很多上海家長利用寒暑假,把孩子送到農村“鍛煉”,方慧認為這也是對孩子進行食育的大好機會。“食育不僅僅是教給孩子吃什么和怎么吃,還要教會他們正確地對待糧食,對待他人的勞動。中國的大多數(shù)城市孩子是從來沒有見過農作物的,可以說是‘五谷不分’。家長讓他們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他們也很難會有什么感覺。只有親眼目睹了農民們的勞作過程,他們才會相信真有‘汗滴禾下土’這么回事,從而會真正地愛惜糧食,尊重農民的勞動。這樣孩子長大之后,才會懂得感恩,有人文關懷的精神!